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邓醒建
[导读] 作为自然学科的化学教育,其学科属性,决定了教学中

        邓醒建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新铺中学
        摘要:作为自然学科的化学教育,其学科属性,决定了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实验,利用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化学能力,其中包括科学探究能力。为提高初中生的化学知识学习能力与效果,本文将利用化学实验过程,研究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思路。教师需要做好引导,使学生感受与理解实验设计目的。学生用小组合作,配合教师的指导,推进实验教学,学生规范化的完成知识学习,完整记录实验过程,由学生自主改进实验思路,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实验;实验教学方法;科学探究;素质培养

前言:化学是一门十分有趣的课程,化学教育中,学生走进自然、科学的背后,感受生活、自然的魅力。化学包括万千,学生生活中可见、可听、可感的事物,都和化学反应或多或少有一些关系。学生在化学实验中,能够对知识建立深刻印象。学生在观察、研究和思考中,爱上化学知识学习。学生主动探究实验,想要了解实验背后的知识奥秘,合理开展化学实验对学生的未来学习与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时期化学教育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重要性分析
        我国新课标指出,化学教育中,必须将实验作为重要内容,引导学生科学探究,使学生形成科学探究素质。化学教育包括很多内容,学生需要经历众多活动,才能完成知识学习过程。包括资料查阅、资料调查和资料推理[1]。实验探究属于化学学习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能够充分反映化学科学本质。实验是检验知识、论证知识的最好方法。实验中,应做好变量因素的精准控制,开展严密思维活动与操作。以客观事实角度出发,总结和研究物质的变化规律,保障科学探究学习效果与质量。
二、初中时期化学实验学生科学探究素质培养方式
        化学教育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实验中,学生科学探究素质得到充分培养。学生需要身体力行的主动加入到实验过程。过去教学中,虽然教师也会安排学生实验。不过方式比较简单,没有体现出教学重要性[2]。教学中,需要教师严格按照化学教育本身规律,做好实验教育优化,调整和创新实验教育方法,增强学生探究素质与科学实践能力。
(一)组织学生认知理解实验的设计追求
        众所周知,实验本身属于目标性活动。实验中的各个步骤,有着特定的记录方式、操作方法和选择追求,以上都和实验目标有关。课堂教学期间,实验探究需要让学生先明白,实验到底是为了什么,发展培养学生的实验诉求和欲望。教师教学期间,使用提问方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学生内心世界提出明确活动目标,展开思考和实验学习追求。
        比如在二氧化碳制取与性质实验中,一共包含了五个实验步骤。假设此时学生没有目标思维。探究中,学生只是生搬硬套的按照课本中的提示操作,那么学生的实验过程很容易出错。教学期间,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尝试性的走进文本,读一读课文当中的说明文字,之后提问学生: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如何收集,怎么才能证明我们搜集到了二氧化碳。学生在探究中,先是回顾了过去学习的二氧化碳性质知识点,学生意识到,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出现碳酸,并且二氧化碳无法支持燃烧。之后师生一同研究和思考,展开二氧化碳性质探究,分析和思考实验设计意图。用这一步骤和方式,完成以问促思[3]。

学生能够了解探究目标、各个步骤关联性。
(二)共同设计实验方案
        在学生了解了实验原理和目标知识点以后,此时学生形成了实验方案设想能力。过去教学的时候,一般按照教材实验方案组织学生实验,此时学生并没有将思维融入其中。学生在探究实验期间,完全跟随教师脚步学习和操作知识。为实现学生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培养,必须转变思维,更新理念。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作为追求,在教师的指引和带领下,一起完成实验学习步骤。
        比如在氧气制取与性质实验中,作为初中化学重点实验,学生接触到这个实验的时候,感到十分新奇。学生首次触碰各种专用的实验材料。实验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对实验用的材料观察一番,说出实验中使用了什么材料。随后教师引导,让学生思考如何搜集气体,如何生成气体,让学生自己思考实验,设计实验构思。
(三)小组合作共同实验
        学生在实验中,享受知识学习乐趣,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初中时期,学生没有很强的探究能力,需要教师用小组合作方法带领学生实验操作,通过合作学习过程,实现师生共同进步与成长。
        首先应做好组内合理分工。化学实验有着许多繁琐的实验步骤,各个步骤的要求比较明确,需要学生在组内合理分工,然后进行活动。以初中时期的化学实验难度来看,一般每个实验小组的人数为三人即可。不同实验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要求,分工并不固定,分工方面,学生自行调节即可,能够锻炼学生管理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总结能力等。教学期间,使用分工操作共同观察与学习方法。学生应明确步骤复杂度与要求,学生一起确认最后的操作结果。
        比如在常见金属的性质实验中,研究各种金属性质时候,有许多需要操作的项目,对学生合作能力的考察有很高要求。教师需要在组内设置组长,组长带领学生一起操作与活动。小组活动进行前,组长和组员沟通,确定每个人的任务。组员默契进行合作。在稀硫酸中的不同金属变化探究中,有一名学生的工作是添加各种金属块,另外一名学生则将稀硫酸滴加到试管当中,还有一名学生记录变化,保障实验没有问题。由所有学生一起确认实验过程,保障活动有序进行。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学生在小组合作,相互帮助中,亲身经历了实验探究过程,掌握了化学实验知识。
        学生操作实验中,难免会遇到困难。教师需要不断巡视学生的小组操作过程和方法。为学生提出的问题,提供个别实验指导与帮助。学生操作实验的时候,教师针对性观察易错点,包括学生的操作有没有问题,坩埚钳使用是否正确,材料的添加顺序有无问题。将教师指导和学生自学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效果和质量。
结语:新课改全面推进中,如今初中化学教育开始强调能力本位。教师需要重视实验过程,实验过程能够将动脑、动手结合到一起,关注学生实验方法、实验过程指标,提高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让学生掌握正确探究方法与原则。

参考文献:
[1]徐拴生.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36):112-114.
[2]李萌萌.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20(50):289-290.
[3]周胜英.基于信息化视野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