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徐 鹏
[导读] 基于小学数学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特点

        徐 鹏
        贵州省黔西市文峰街道黎明小学  贵州毕节  551500
         
        摘要:基于小学数学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特点,根据大数据统计更多学校已经开始转变传统的应用题教学理念,创新应用题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和积极探索性,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导作用,训练他们的思维方式,以此构建学生完善的思维体系。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对策
        
        教师要让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金钥匙,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方法,让他们掌握应用题学习中的主动权,从而获得更进一步的提高。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用心的培养,并且也注意引导学生在数学思想方法方面不断探索研究,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水平。所以,应用题的教学需要教师对学生数学学科的学习有更加宏观的引导,并且从微观的角度了解学生数学应用题解答过程中的认知策略,调整他们的不良策略,建立起更加高效的策略,这样才能使得小学生在应用题的学习中有着更加高效的表现。
        一、盲目追求多样化和忽略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教学水平和相应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适用于教学的数学教学手段越来越多,一些教学为了体现出时代性和多元化,盲目跟风,并没有把握住多媒体教学和新型教学手段的精华,反而是休息,弱化了新型教学手段的根本目的和有效性,好的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过分的强调课件的美化,而忽略了实际教学内容的讲解,使得本末倒置,反而降低了学习效率。
        在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教师虽然在新的教学大纲指导之下进行教学,但是对于数学的教学理念仍然没有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是重视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传播,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题能力,以及对于数学的自主研究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从根本上并没有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反而会大大降低数学教学效果,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学生数学教学能力的缺失会导致学生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产生对于数据虚的迷惘状态,无法使得小学生在教学工作中取得长足进步。
        二、中国式教学对于例题和习题忽略必要技能培养
        这是我国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于数学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忽略解决问题所需要的重要技能,往往在对于例题和习题的选择中,更加容易注重的是教学过程中的场景,而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小学生往往会盲目跟风。以往的教学形式是以老师填鸭式的教学,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自身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过程非常忽略,因此在学生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够举一反三地解决新的问题。
        近年来,很多老师和学校都意识到了这种传统填鸭式教学,对于小学生数学教育中天性的泯灭和教学技能培养的缺失。

在新的教学大纲和新课改的要求之下,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纷繁复杂的生活场景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方法,然后自己总结出在生活过程中的数学问题,要求学生能够非常熟悉和了解日常生活情景,从而能够自然而然的解题列式,不需要对于数量关系进行过多的解释,更不可能因为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复杂性而束手无策。
        三、从问题中找方法实事求是的解决教学问题
        数学解决问题的模型建构是一个在偷盗的不积极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要求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于生活常识和数学原理之间的结合,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解决问题。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一个非常注重对于数量关系的分析,应该在应用题几题基础时被强调,对于数学,内容框架和整个问题骨架的认识,也就是说,我们生活中许多常见的数量关系,即使数据化的也是生活化的,本身,数学就是通过实际的生活来提炼的因此我们要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用数量关系来解读和解决问题。
        在生活中的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数学问题,也因此有相应的计算公式和数量关系式来,解决相应的问题,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学习相应的数学解决方法,分析和描述生活中各种数据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来总结生活中数学的规律,并且掌握各种各样的数学公式和定律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完成考题的相应要求。数学是一个假设、猜想、运筹帷幄的过程,虽然不能够简单地以数量关系来分析和代替生活中丰富的内涵,但是在进行数学研究和总结过程中,我们可以让老师以一套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实际的数学操作和模拟过程中逐渐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隐晦的关系明朗化,结合数学公式和定义的总结,帮助对于数学思路的叙述和表述,从而最终解决问题。
        四、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知识体系不完善,对数学符号思维能力弱。小学数学应用题考查学生对数学变量代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学生对数学符号所表示变量的数学意义感觉有些抽象性,理解和代换有困难,对所学习的数学数据与数学符号间不能进行很好的知识迁移,综合分析能力弱。小学生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解题中一方面没有利用好上一步已经解答出的结果,作为一下个问题的条件来进一步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存在综合分析问题的不周密和不全面,仅仅考虑了一两种可能出现的结论,遗漏了其他可能的情况。小学数学应用题一种是给出了图形,另一种是自己根据题意绘制图形并解答。对于第一种学生读题目,粗略地看图就说自己不会,读题的过程中没有把相关的量标注在图形相应的位置上,自然找不出图形的特征和数据间的规律;对于第二种大多数学生光读题目不绘图,没有将文字转化为形象的图形,解题时困难重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常见的问题都是围绕学生作为教育主体所产生出的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本身的专业知识是足够用的,问题在于,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加强更多的互动以及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由于学生只是一张白纸,因此需要老师主动去了解他们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组织安排教学计划,培养积极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九红.配套光盘条件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0.
        [2]刘春红.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2,000(018):24-24.
        [3]姚小霞.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2):1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