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飞龙
广西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初级中学 广西贺州 542700
摘要:在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之下,我国基本上已经实现了由原先的传统教育模式到素质教育模式的转变。研究农村中学生地理学习方法策略指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在脑海中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学习方法,从核心素养的背景出发,由此来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农村初中学生;地理学习方法
引言
初中生正处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黄金时期,与此同时,初中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地理核心素养才能在地理学习中更为有效地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因此,农村初中地理教育工作者应该将学习方法的培养方法科学合理的放到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去,从核心素养的背景出发,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针对学校当地的地理资源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学习到地理学习的有效学习方法,再促进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促进综合思维的发展
以现阶段农村初中地理教学效率来看,学生地理水平普遍偏低,各种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较为薄弱。同时受客观主管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关于地理信息的更新速度也较为缓慢,进而导致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在现阶段的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中,绝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方式存在偏差,对于各种问题的分析与理解仅停留在表面,并未深入的进行分析,进而导致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过于死记硬背,缺少一定的创新性。为此,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时,首先要帮助学生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以此加深学生对各种地理知识与现象之间关系的理解与认知。在构建知识提的过程中,学生会对所学知识进行相应的归纳与总结,因此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综合思维得以发展。
二、加强阅读理解,促进人地协调观的培养
无论在学习哪一门课程时,阅读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在学习地理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获取相关信息主要是通过对各种资料的阅读。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出人鱼地理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理念,教师在开展地理课堂教学时,应帮助学生正确认知人们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当前环境保护情况来看,经济的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步伐难以协调,知识自然环境中的多种自然资源受到破坏。因此,让学生在课堂上利用阅读的方法,去对环境加以认识,从而让学生懂得如何保护环境,促进人地协调观的培养。
三、提高用图能力,培养区域认知能力
地理这一学科中地图的解读时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对地图的解读,学生可以对地理知识进行全面的认识、回顾、拓展和重新组合认识。因此,初中地理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用图能力的培养,确保学生在观察地图时可以直接的获取到相关的地理信息。在教师培养学生用图能力的同时,教师还应积极鼓励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画图,在绘画的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学生对各种地理知识的记忆也会加深。由此可见在用图与画图的双重培养下,学生对各种地理知识的认知能力会随之提升,也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四、利用野外观察法,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对初中地理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时重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确保学生可以在实际的实践中灵活运用各种地理知识。在实际的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中,为了确保学生可以熟练、正确的应用各种地理设备完成地理实践目标,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则可以采用野外观察法,通过在野外观察各种地理特征,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学生亲身体验、观察、分析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待、解决实际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生学习 “中国的地形”这一课时,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通过对学校周边地形的探查,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周边地形特点。在学生进行野外观察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问题,以此有效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进行思考,以此加深学生对当地地形的理解以及对地形类型与相应特征的记忆。在野外观察活动中学生可以有效地观察到这些现象,在将地理理论知识有效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的过程中学生提高了自己对地理的理解,从而提高自己的地理实践能力,对我国地形的了解也变得更为深入。
五、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推动解题技能的提高
在经济与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推动下,信息技术逐渐在教学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为增添教学多样性与趣味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更加真实、直观的观察地理地质结构以及气候特征等,教师需要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借助直观形象的视频、图片、音频等功能,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专注力。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学生学习难度降低,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各种地理习题的解题方法与解题步骤。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有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提高学生的地理人文素养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是整个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际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明确掌握学生对地理知识掌握程度,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确保在评价学生时,教师拥有客观的理念来对学生学习方法以及态度进行合理的评价。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需建立相对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体制,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各种表现的观察与分析,以公平公正的态度来评价学生。另外,教师还应积极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通过对同学的观察,了解自身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以此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除此之外,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尽量用良性评价的语言来进行表述,以此树立学生学习信心,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以此为后续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七、结束语
总之,农村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培养,结合当地的地理特点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全民的素质水平,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郑丽颖.核心素养背景下农村初中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策略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0(08):38+40.
[2]陈卫东.核心素养背景下农村初中学生地理学习方法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14):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