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的地理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 刘少龙
[导读]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考命题方式与命题特点存在一定变化

        刘少龙
        河北省定州市第二中学 073000
           
        【摘要】在新高考背景下,高考命题方式与命题特点存在一定变化,而高考具有“立德树人、服务选拔与导向教学”三大功能,那么高考的指导性与选拔性,既影响学生的发展方向,也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想把握好高考的指向性,最好的办法就是分析和研究高考试题动向,把握高考试题的命题特征与考查方向,从而帮助考生更好地制定备考策略。
        【关键词】新高考;地理教学;高考命题
一、关注顶层设计,把握新高考改革方向
        “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教育的本质规律与价值目标,鲜明反映出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时代要求与历史定位。2014年9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从“选分”到“选人”,高考制度迎来40年来最大变革。
        在高考政策导向研究中,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份政策文件:①、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2020修订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教学改革方向;②、2019年出版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明确指出了高考改革方向;③、《中国考试》2019年发表的《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明确指出了高考命题特征。
        对比03版和17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其变化主要表现在课程理念的变化上:增加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内容、地理课程结构;并以地理核心素养为纲要更新了教学内容、制定了学业质量标准、倡导培育和创新地理学习方式、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同时对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等均做了调整。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高考评价体系主要由“一核”“四层”“四翼”三部分内容组成。回答了“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同时,高考评价体系还规定了高考的考查载体——情境,以此来承载考查内容,实现考查要求。
二、新高考备考建议
(一)一轮复习:转变备考观念
高考命题深化考试内容改革,由考查“基础知识”转向考查“必备知识”即学习高校课程必备的知识。这就必须摒弃“全面覆盖、面面俱到、盲目备考”的习惯,根据高考命题规律,大胆删减或淡化与高校课程学习无关的内容,采取“精简内容、高效复习、精准备考”的策略,变“高耗低效”为“高效低耗”。
1.复习时编制单元或专题的细目表导引复习,有利于理清复习目标和要点,使学生明确复习重点、难点,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减少盲目性。


2.复习不能“简单重复”,要在重点内容上做到深度理解,体现“温故知新”。高效率的复习是以新带旧,即利用新知识引领旧知识的复习,利用新问题深化旧知识的理解。
3.学什么比怎么学更重要。高考复习的基本依据是新课标和评价体系。模块分割、支离破碎是现行高中教材的突出缺陷。各科高考试题都突出了对知识之间甚至学科之间内在关联的考查,反映了命题专家对学科知识体系的重构。在教学和复习过程中,需要根据高考实际,打破现行教材的体系,甚至打破必修选修界限,整合教材内容,重构学科体系。
4.选科组合不同,学生的学业基础、学习水平不同,决定着升学目标的高低。因此不同层次学生,对复习内容的要求应当有所不同。复习备考要从“一刀切”转向分层策略,不同升学目标的学生要有不同的精简要求,量力而行,增强复习的实效性。
(二)二轮复习:构建体系,提升能力
1.关注社会热点,开阔区域视野。新高考强调在真实情境中分析、解决问题时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高考材料以基础知识为起点并与时事热点越靠越拢,且命题区域随机性增强,因此考生在备考时更要关注各个不同区域的热点问题并将其与已学相关知识联系,避免因材料陌生而影响答题效果。
2.提高图文判读能力,快速寻找答题要点。高考改革后图文材料涵盖答题要点增多的同时信息量也增大,这就要求考生在短暂的考试时间内快速读取图文信息并抓准关键点,提高审题能力。考生可多做定时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审题判图能力,提高答题速度。
3.注重答题语言流畅性与逻辑性训练。高考改革后试卷各个题目围绕材料呈串联分布,各个试题逻辑性增强,相应的各个题目答题要点逻辑性也增强,答题时应注重对因果关系与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同时师生应注重对知识、思维与答题方式的建模,构建主干知识体系,提升地理思维素养,规范答题行为。同时又要避免照搬照抄,分析某一具体问题要学会拆模,对模板中的答题要点进行取舍,进行精准化答题。
(三)三轮复习:全真模练,提升能力
三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全真模拟训练,提升能力。通过组织高强度模拟训练,再以考点突破、错题重做等方式配合进行,全面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在模拟试卷组卷时要依据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一脉相承,求新求变。2019年的全国卷试题分析指出试题命题三大思路分别是:一、凝聚学科德育合力,铸强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二、加强体美劳引导,助推学生全面发展。三、发挥高考的选才功能和素质教育导向作用。2020年全国高考命题评析中表示,试题体现三大主题思路:一、铸魂育人,突出高考立德树人导向。二、落实改革,重点加强关键能力考查。三、引导教学,助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对照两年命题评析,我们可以看出:认知水平、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考核成为高考改革的主旋律,以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归纳概括、演绎推理、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为代表的思维品质考核作为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手段。
三、总结
我们必须适应高考的变化,不能再用原来高考的思路要求学生,不能以为自己经验丰富就掉以轻心,因为对手变了。虽然我们生源不同,但是我们尽全力让每个学生考他能考的最高分数,必须分层教学,以抓优秀学生为根本任务,但又不能对其他学生放弃,做到全员育人。
参考文献
[1]刘东良.基于有效教学的高考地理复习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273.
[2]丁良之.地理高考试题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以山东2020年新高考地理试题为例[J].地理教学,2020(20):44-49.
[3]吴捷.高考地理复习“三阶九步法”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反思[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3(02):103-108.
[4]彭清思,范泰洋.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新高考地理试题分析与复习策略——以浙江省2019年4月选考29题为例[J].地理教学,2020(08):54-57.
[5]田甜.新高考改革下高中地理教学的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9(34):7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