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凤梅 王伟
黑龙江省绥滨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156200
摘要:在新课改进行的途中,高中的教学模式就将充当重要的角色。高中生是即将步入大学的一部分人,是国之栋梁,需要在高中加强德育教育,培养高中生正确的价值观,教师不仅应培养具有专业性知识的人才,更应让学生学会做人。习主席曾提出立德树人的理念,这需要高中教师用相对应的教学方法来进行具有导向性的教育。在改变传统教育的今天,对高中生的精神状态也逐渐重视起来,德育中的立德树人可以有效地培养全面人才,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中;德育教育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中单一地讲解死知识,导致整个课堂都在沉闷中度过,这样的学习氛围和教学模式与新课改地要求很不契合。高中地学习应该已经变成半自主学习,而不是因为教师和成绩而学习。传统教育下的德育课堂,教师未了解学生对于知识了解程度,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落下进度,这违背了新课改下的大纲要求,也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挖了一个坑。因此高中的德育教育不应该是在传统教育下实行,要进行全面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思想,对于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快速解决并有效实施,这才可以高效地使高中德育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立德树人理念对高中德育的意义
立德树人是国家主抓的理念之一,其在高中德育教育中有以下意义。(一)提升高中生的思想觉悟。百年大记,教育为本,这是立德树人的基础,教育学生不单单看成绩更重要的是思想,只有价值观正确的学生才是一名学生,当你学习后才能称为高中生。从10年过后,德智体美劳被提出,德排首位由此可见其的重要性。(二)利于教师提升自我素质。立德树人首先就是教师要具备很高的思想觉悟,到达一定的思想水平,才可以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给予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三)推动教育模式的创新。教师本着育人为先的理念,在德育的路上不断创新,让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提升思想境界。
二、建立合作共赢意识,促进德育教育发展
教师在每一个班级中都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而提出不同的教学方案,一定要注重学生间存在的差异,防止高中生的自尊受到打击。基于此,教师在每节课中都应仔细观察每一个同学,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小组,根据每一个人所擅长的方面,进行分工,让每一位同学都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课堂中的合作模式,可以让学生在理解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拓宽其他学生的想法,以开拓学生的思维。高中所采用的合作思维,在各个课堂中都有很好的表现。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会产生对于学科的兴趣,让学生很轻松的就接受立德树人的理念,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更容易构建出轻松、高效的德育课堂。
三、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体现立德树人理念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对于一件事有了兴趣,那么他将有动力一直学下去。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句话所阐述的道理,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多操作,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激发内心对于德育的兴趣。教师在讲课时,要以德育教育为中心,搜集社会焦点视频,进一步让学生喜爱德育教育,不仅如此教师在课堂中要牢牢抓住讲课节奏,时不时进行德育的渗透式教学,并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讨论中,教师要在各个小组中来回听取不同小组的意见,并及时指出不恰当的地方,当小组观点正确时,也要对学生进行鼓励。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让立德树人逐渐成为高中生的一部分。使学生高效的完成课堂的目标。
例如:新媒体的兴起,老师应好好利用如抖音、快手等大平台,收集短视频进行播放,展现以诈骗为主题的视频,来提升学生对于诈骗的兴趣,然后可以挑选一些案例,让学生实际操作,来提升学生对于诈骗的警惕性。接下来,教师应对于如何辨别诈骗进行小组讨论,并发言,最大限度上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不仅可以在小组中如火如茶的讨论,还可以提升学生上台发言的能力,使整个课堂在轻松中度过,学生又可以高效的学习。
四、构建新型课堂,培养德育意识
高中教师都应该追求的是,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中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流传至今那么多优秀的文化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古代事例来验证如今的结论,让学生明白立德树人是高中生必需要明白且做到的。教师在课堂中要重视立德树人的理念,并且在课堂教学中,要避免过多枯燥的解析,干燥地讲解整整一节课,那么学生不仅不会德育产生兴趣,反而会对其产生厌烦心里。教师利用自身语言优势,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地理念。
五、创设相关教学情景,渗透立德树人理念
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应抓住重要环节—教学情境地设置,这样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升学生立德树人地意识。在高中地学习生活中,难免会有枯燥和烦闷,因此,创设相关教学情景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在备课时,应多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从实际出发,结合同学们的焦点,以激起同学们的兴趣,并达成共鸣。这样也给立德树人的理念也可以很好的进行渗透,提升高中生的思想境界。综上所述,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合理安排时间,让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都让立德树人的理念扎根。
六、优化教学内容
传统的的德育教学中,教师所参与的时间较多,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到课本内容的研究和挖掘。不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出现,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更要注重高中生思想上的想法,使学生积极向上、健康的成长。教师在备课时,应先全面了解课本内容,充分准备关于本节课所要讲解的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使得学生和教师共同学习的理念有机会实现,这不仅可以使学生进步,更要求了教师具有过硬的知识储备。教师在选择课堂中所要讲解的材料时,应筛选出促进学生进步的,使高中生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注意规范自身行为,让学生对于德育教育不会产生距离感,从而使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升。如:高一的《市场资源配置》中,教师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说:在网络市场上我们未看见实物,且付完款要很多天才可以收到货物,那么我们作为购买者,怎要有效的发现高质量的产品?怎么规避雷区?通过一个一个问题,提升兴趣,根据每一个同学不同的优势,分为不同的小组,各个小组分开讨论,每一位同学都要上台发言讲出小组的部分观点,让学生的参与度达到最大化,后教师再根据每一位同学,每一个小组的观点,进行总结,给予评价。在课堂上通过互相讨论,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让高中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七、结束语:
综上,高中德育教育是贯穿于每一个学科中,用来提升立德树人理念在高中的地位。高中教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从各个方面来提升高中生的德育意识,在提升学生兴趣,与学生产生共鸣的前提下,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教学效率。在我国高速发展中,立德树人在高中德育教育中的渗透,在未来将会向国家输送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江波. 立德树人在高中德育教育中的渗透[J]. 读与写(上,下旬), 2019, 016(030):22.
[2]赵彦斌. 关于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讨[J]. 科教文汇, 2020, 000(008):135-136.
[3]赵彦斌. 关于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讨[J]. 科教文汇, 2020, 000(008):135-136.
[4]朱代勇. 扬州市高级中学体育教学中"立德树人"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 扬州大学, 2018.
一作:齐凤梅,1970.1,女,汉族,绥滨县,中学一级,本科,黑龙江省绥滨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高中德育教育,黑龙江省,156200
二作:王伟,1972.9,男,汉族,绥滨县,中学一级,本科,黑龙江省绥滨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高中德育教育,黑龙江省,15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