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与突围方式探寻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   陈肖娟
[导读]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由于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初始阶段

        陈肖娟
        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宾亨镇中心学校  526345
        摘要: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由于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初始阶段,班级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开展不仅有利于形成良好班风,与此同时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中也发挥了重要性作用,是当前课程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就目前来看,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保证“德育教育”工作的合理化渗透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主要剖析了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就问题突围方式展开了深入探讨,以此来推动学生全面化发展。
        关键词:德育教育;班级管理;面临困境;突破策略
        引言:在现阶段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初始阶段,确保“德育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合理化渗透,从某方面来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同时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程教学氛围。就目前来看,由于低年级学生本身极易受到外界多方因素的干扰,故此在具体化实施过程中,班主任需立足学生实况对渗透策略进行不断优化调整,以此来确保学生的全面化发展。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面临的困境
        (一)德育理论基础教育内容的缺失
        相比其它小学基础性课程来讲,抽象性和逻辑性是课程的显著特征,作为班主任他们的职责不仅是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与此同时确保班级管理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也是十分必要的。但目前来看,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时,往往是凭借以往的班级管理经验,即面对学生的错误行为和思想,教师往往采取“说教式”的管理方式,在接受批评中学生却不知道自己的错误点在哪里,德育教育工作形式化较为严重,学生的全面化发展也由此受到了一定影响,整体课程教育教学工作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德育管理工作方式方法较为落后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新时代如何开展班级德育教育教学工作是目前班主任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尤其对于小学班主任而言,虽然他们本身具有极强的逻辑性,但面对身心正处于初始发展阶段的小学生来讲,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往往难以落实到位,学生对德育教育的认知也较为模糊,长此以往德育教育工作形式化较为严重的同时,课程整体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也没有取得预期的教学成就。除此之外经大量调研数据分析可知,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教育形式的单一化和落后性问题的普遍存在,导致德育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再加之教师教学的重心始终集中于文化课教学,学生对德育课程内容的认知度较为局限,学生的全面化发展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三)德育工作的开展缺乏系统化指导
        目前来看,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由于未能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导致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没有落实到位,再加之部分班主任德育教育活动践行过程中,往往只是按照教育机构提出的教学计划和要求,来制定教学计划和班级管理任务,未能综合考虑班级实况,学生的整体发展由此受到了一定影响。


        二、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德育教育渗透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课程教学中提高德育教育管理意识
        德育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在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同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三观以及提高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经调查相比说教式教学,实践教学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从某方面来讲,在深化课程教学知识的同时也保障了高质量教学目标的实现,是学生道德品德有效培养的重要渠道。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需从根本上提高德育教育的重要认知,通过设置科学化的德育教育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以此在改善当前教学现状的同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采取丰富的德育教育管理手段来达到预期管理目标
        在现阶段课程班级管理过程中,为从根本上改善当前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现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班主任需采取多样化的德育教育管理手段,在不断增强德育教育实践性的同时,技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此在确保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有效落实的同时,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除此之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改革下,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要想取得预期的教学目的,班主任需从学生的实况出发,通过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究、实践,在确保主管能动性充分发挥的基础上,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的和班级管理成效。
        (三)德育教育与学科课程知识进行有机结合
        从某方面而言,在德育教育践行过程中,倘若只是单纯地依靠教育工作者,德育教育工作目标不仅难以实现,与此同时班级管理工作也难以取得预期管理目的。因此为从根本上改善当前课程德育教育教学现状,班主任还需深度挖掘教材中含有的德育教育成分,将德育教育与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由此消除学生对课程抗拒心理、抵触情绪。除此之外小学教学内容中涵盖德育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除了课程教学内容外,例题、情景图、小故事以及实践活动中其中都含有德育教育的知识点,需要班主任去进行深度挖掘,以此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结语
        概而言之,作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初始阶段,小学生道德文化素养的培养近年来受到了各界的高度关注,为从根本上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和班级管理现状,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教育工作者需将学生的个人发展和道德素质提升进行紧密关联,进而不断地提高小学生自身能力和品质修养。
        参考文献:
        [1]刘桂敏. 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中如何加强德育工作[J]. 读与写,2021,18(5):266.
        [2]李滨滨,张嘉华,李志通.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6,15(04):133-135.
    [3]王跃,刘元霞,陈金国.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德育课有效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15(08):122-125.
        [4]吴四凤.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教育渗透方法分析[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3):2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