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课程分层次教学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李相龙
[导读]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水平逐步提高,小学教育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

        李相龙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江沿小学校    150010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水平逐步提高,小学教育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由于身体层面的因素,不同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表现完全不同,使得一些学生的兴趣受到了影响,同时也很难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为此,教师便需要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对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设计不一样的目标,进而确保其综合水平得到提升。文章主要描述了小学体育课程分层设计的模式,并对于应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方面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体育课程;分层次教学
一、引言
        从现阶段发展而言,通过开展分层次教学的方式,使得班级中的所有学生都能够有效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认真体会体育运动的乐趣所在,提升自身综合水平。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体育课程分层教学的价值意义
        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模式还能提升学生对课程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的基本情况是不同的,身體素质和体育运动的兴趣都是不同的,运用分层教学模式,将能够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来开展教学工作,以针对性的教学工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身体素质实现不断地提升。另外,运用分层教学法还将有助于维护教学的公平性,对传统单一化教学模式是一种改变,在课程教学中确保学生体育知识的学习和自身的身体素质是一致的,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体育课程知识学习的要求,从而提升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体育课程实施分层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针对性的问题
在具体的分层教学中,小学体育老师往往存在着针对性不足的问题,对分层教学的目标和具体举措和标准往往缺乏明确化的设定,这样就容易造成分层教学模式停留在课堂教学的表面,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和实施,将直接降低了分层教学模式的效果。
(二)教育理念的问题
分层教学作为当前的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模式,是以分层来推动学提升学习效果。当前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模式,还存在着教育理念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有的老师在运用分层教学模式的时候,将学习好的学生当作精英来培养,作为优等生和差等生区别教学的一种模式,但是这样就会造成新的教育不公平。特别是对差等生来说,将会对他们的学习心态和学习自信心产生严重的影响。
四、小学体育课程分层设计的模式
(一)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分层
由于学生的基础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对于不同运动项目的喜好也有所不同,对于运动的追求也有着很大的区别。为此,教师便需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分层。

一般来说,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三个档次,不同层次学生设计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均完全不同,以此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
(二)以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对于教学活动来说,必须对于教学目标予以明确。为此,教师便需要结合教材内容本身,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基础能力,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在制定目标的时候,首要工作则是面向全班学生,设置相应的基础目标。其次则是结合学生自身差异化特点,应用个性化模式,以此为其设定更为合理的目标。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将学生的自身情况考虑进来,不能强加于其身上,必须注重教学引导,以此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基于自身目标不断努力,完善自我。
(三)以教学过程进行分层
不同层次学生差异化十分明显,无论学习能力还是接受程度都有着较大区别。因此教师便需要合理把握教学尺度。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设置一些难度相对偏高的内容,并给予其充足的时间进行独立练习,自主训练,将目标更多放在能力提升层面。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可以基于适当难度的内容展开练习,通过巡视指导的方式,将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结合在一起。而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则应当以基础知识讲解为主,对学生给予更多的鼓励,促使其不断提升自身学习积极性,树立信心,养成优良的态度。
五、小学体育课程应用分层教学的方法
(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设置体系内容
基于体育学科的基本特点,并对国际发展的相关经验予以借鉴,为各个地区的课程制定不一样的指导模式,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有效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不仅如此,基于多元目标本身,还需要做到有所侧重,从而可以将体育课程的价值全部展现出来,确保其更具可操作性特点,基于计划的要求,促使学生逐步完成教学内容。对于学习目标来说,还应当合理划分,包括水平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位目标以及课时目标,以此创设有着较强完整性的综合体系。
(二)结合学生兴趣调整课堂内容
对于教师而言,应当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设定最具针对性特点的基础目标。同时还要与学生积极展开沟通,了解其真实想法,听取其提出的各方面建议,将各个学生之间的差异化特点考虑进来,以此制定出多个不同层次的目标。之后再以此为核心,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充分融入其中,理应保证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人兴趣存在联系。
(三)确保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
由于体育运动的种类有很多,部分学生的基础水平较为薄弱,可以让其自主进行运动项目选择。不仅如此,对于不同的运动方式,还要设计不同的目标,以此展开分层次教学。例如,对于一些身体素质较强的学生,可以为其提供一些全身性运动项目进行选择,诸如足球、篮球、排球以及垒球等。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师同样需要对早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通过应用分层次教学方式,全班学生都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提高,完成符合自身能力的学习任务,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如此一来,学生的整体水平必然會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海灵.新课改背景下中学体育分类分层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普洱学院学报,2016,26(6):45-48.
[2]水波.新课改背景下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新课程,2015(6):118.
[3]张红学,山林林,高海荣.新课改视域下大学体育课程分层次教学的实验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7(1):76-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