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康盛
四川省汶川卧龙特别行政区卧龙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学校安全管理是一个大的领域,包含诸多内容,而校园运动安全教育管理则属于其中一个专项领域,《校园运动安全管理与教育》则是校园运动安全领域的研究成果。小学体育运动安全事故直接影响到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甚至对学生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减少学校体育安全事故发生是学校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该文针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规则意识培养探析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体育;学生安全;意识培养
引言
社会发展要求个体具有更健康的身体素质,以便更好地应对社会竞争带来的压力,以充沛的精力胜任各项工作,因此体育教学颇受重视。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中国基础教育领域,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正在显现,小学体育教学训练与考核正在逐步纳入到升学主要评价指标体系中。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始终不能疏忽,二者共同构筑起学校体育运动教学的安全防火墙,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运动安全防护,保障学校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
1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研究
1.1促使学生感受体育魅力
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与运动习惯培养尤为重要,当学生们感受到体育带来的乐趣后他们会自觉地参与到各项体育运动之中,并且在未来的日子里始终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将终身体育目标落到实处。在教学活动中,教学情境的设置能够使原本枯燥且略显无趣的体育教学变得妙趣横生,学生能够通过直观生动的方式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在参与的过程中真正爱上体育,进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各项体育活动,这也是体育课堂情景设置的重要作用。
1.2培养学生的体育审美情趣
体育展示了人类身体强大的一面,力量、技术与智慧的结合使得体育运动有效契合了人类的审美需求,这也是无数人为体育痴迷和疯狂的重要原因。教学情境的设置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体育的美好之处,运动健将的矫健身姿、团队合作的流畅自然、艰难困境中的坚韧不拔等等,这些都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之美。
2小学体育安全隐患原因分析
2.1体育器材的购买、维护与管理方面
学校体育器材的购买把关不够严格,没有严格遵循程序,让供货商有机可乘以次充好,部分不合格的劣质器材进入校园,导致体育器材质量上存在安全隐患。当前中小学存在使用时间过长或出现损坏的器材,没有按照严格程序及时进行检查维护与更换。体育器材的安装有相应的标准,场地器材的安装缺乏专业人员的规划与指导,造成器材安装不科学、不合理,导致学生运动时,身体与器械碰撞。
2.2体育运动场地、设施、布置与修善方面
运动场地日久失修或检查和维护不及时,是导致校园体育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比如某学校篮球场边线处表面下沉,导致发生学生踝关节闭合性创伤的情况。再如有些学校的单、双杠与天梯运动场地是水泥地面而没有铺设软式地胶或使用沙地、草地的情况,这就会给体育课堂和学生课后自主活动带来了重大安全隐患。
3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规则意识培养
3.1科学管理体育器材与运动场地,完善并严格执行相关制度
体育器村的购买是根本来源,把好第一关非常重要,学校的体育器材购买程序要严谨,依法依规,特别是球架、球门等重型和危险性高的器材。其次,学校体育器材的使用,应该根据相应器材的特征,对于特殊器材的使用必须由教师指导,并做足过程安全措施,如标枪、铅球、铁饼等。另外,在器材的管理方面要科学到位,构建合理的管理与维护制度,实施专人专管。
3.2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加强落实运动安全知识教育
在当代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应积极采用新的技术与方法,尽量选用小学生认可或者喜爱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认可度,改善安全教育与管理效果。当代小学生的自我意识与独立意识更强,他们大都对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持怀疑或者反感态度,若体育教师在课堂上依旧采用刻板的语言教学方式灌输运动安全知识,学生未必能够用心学,可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对小学生来说,有几种安全教育与管理方法通常来讲是比较容易接受的。第一种是在体育运动实践中,一边进行运动训练一边开展安全教育与管理,由于有具体的应用场景,安全教育可以随时示范,并且非常具体,学生通常会愿意了解并且配合做好运动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毕竟这与其自身运动安全密切相关,此外学生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有利于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第二种是案例教学法,中学生虽然反感空洞的说教,但是对于具体案例教学还是充满兴趣的,因为这一年龄段的他们具有强烈的探索与求知欲望,教师可以搜集各类运动安全事故案例,通过具体详细的案例展示,包括图文、视频等,让学生感受到运动安全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主动学习运动安全常识的积极性。第三种则可以结合现代信息科技,如短视频、互动微课等教育模式,大部分中学生都会接触网络或者智能手机,他们会将观看短视频等视为娱乐,短视频介绍的运动安全案例与知识,通常言简意赅,生动具体,学生在观看相关短视频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接受了相关知识熏陶,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以运动安全为主题的互动微课,要求学生自由安排时间来完成,从而了解学生的运动安全知识掌握情况,从而对体育运动教学中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做出针对性的调整与安排。
3.3认真落实执行体育课堂常规管理
在小学运动安全教育与管理方法拓展过程中,并非要一味追求创新,更多还应注重实效,根据实际体育课程运动安全需求来选用合适的方法,设定合理的目标,确保学校体育运动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开展落到实处。在现实中,部分小学的安全教育习惯于跟随潮流与形式,当某所学校出现运动安全事故之后,有的小学就会基于该安全事故开展安全教育,并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调整与安排,然而未必实用。
结束语
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小学校体育安全事故偶发的主要原因以体育器材、运动场地、都应该高度重视,从学校管理制度到教师综合素质,都要完善和提升。建议构建科学完善并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安全知识教育、体育课堂常规管理,为后续完善小学校体育安全的管理与实施,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张青,王勤.我校小学生体育伤害事故原因与预防处理机制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19(20):4-6.
[2]马浩帮.初中体育安全问题的规避与应对策略[J].甘肃教育,2019(3):30.
[3]罗京宁.体育教学设计要规避安全隐患[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6):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