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体育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徐玉蓉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教师也逐渐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

        徐玉蓉
        重庆市渝北区五星路小学校,重庆  40112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教师也逐渐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不断的摸索、研究新的教学方法。体育课程在小学教学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为了能够顺应新课改教学目标,需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学原则,从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全面提升其身体素质。为此,通过加强小学体育健康教育工作,一方面能够提高素质教育理念在基础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则可以保证小学生处于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状态,为其日后的人生发展打下夯实基础。本文就小学体育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方法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健康;健康教育
        引言
        在我国的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中,体育锻炼与健康素质两大课程内容已然成为小学体育日常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邵分,对强化小学生身体素质、优化课程教学效果以及推动体育与健康教育活动之间的融合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就目前我国小学校园所开展的体育教学课程而言,整个教育发展环节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制约并严重影响了体育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从而导致体育健康教育理念无法得到有效落实。
        1小学体育健康教育现状
        首先,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小学体育健康教育课的地位普遍较低。教育者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没有考虑到小学生的实际条件,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比较匮乏。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体育健康课程产生厌烦心理,影响教学效果。其次,现阶段的体育健康教学内容十分单一。很多教育者过于依赖教材,只是一味地向学生设置枯燥乏味的体育训练,同时也没有密切关注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动态化表现,此种“放羊式”的训练方式十分不利于学生运动习惯的培养。再次,很多教育者忽略了教学评价环节的重要性,在开展教学评价活动时过于视评价结果,一味地按照训练成绩来判断学生是否进步。此外,教育者在选择评价方法时也不够灵活,大多以自己的单方面评价为主,所采用的评价语言也过于生硬,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形成。最后,由于受到课程时间的限制,在没有合理设计课堂结构的前提下,很多教育者会忽略向学生渗透保健知识,导致学生在体训练中出现错误操作,提高运动损伤风险。
        2创新小学体育健康教育课的措施建议
        2.1创设成功体验,使学生树立信心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会学生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自然就是我们的责任。一个学生的心理长期被压抑,不仅容易产生心理疾病,也容易“尘封”,失去“阳光”和健康。我们体育教师要做的就是打开学生的心门。而如何做呢?用什么来打开学生的心门呢?这首先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添加点“润滑剂”、“去锈剂”。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就会更强,几率也会更高,而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就更高,成功体验多了,学生的自卑也就少了,自信也将树立起来了,所以,兴趣是“润滑剂”,润活了学生的积极性,成功体验是“去锈剂”,去掉了学生的自卑。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当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做一个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和长处的体育教师,比如有的学生弹跳性好,可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校每年运动会举办的跳高、跳远运动;有的学生擅长球类运动,可在学校内部开展球类兴趣小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尽量放大学生的优点,引导学生克服缺点,帮助学生逐步完成学习目标同时也增强自信。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应采取激励性和批评性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综合学习表现,避免挫伤学生自尊,打击学生自信心。

通过肯定、表扬、激励和合理的批评,引导学生始终朝着目标努力,让学生获得更多成功体验,不给学生压力,不然学生紧张,真正全身心投入体育运动,享受体育活动带给自己的快乐。如此,学生的自信心随之建立,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也能逐渐形成。
        2.2科学渗透日常教学,凸显健康教育地位
        对于小学学校来说,应当积极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并以健康教学为主,更加关注健康教育的内容。那么,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应当更加注重健康教学,并在当前应试教育的环境卜积极开展体育教学。但是当前许多小学学校的老师和家长更加关注学生的成绩,特别是文化课成绩,这使得小学体育教学常常被忽视。所以说,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应当积极地开展小学体育教学课程,并进一步解决其中的问题,有效地完成日常的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以便凸显出健康教育的主旨。小学体育教师要想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课程,就要以小学体育学生的学习内容为主,进一步完善体育教学中的细节,要以课程标准为主,对健康教育中的内容进行完善,并严格地依照相关规定开展。首先,小学体育教师要以健康教学内容为主,制定出一系列的健康评价体制,并将其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评价中,以便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水平。其次,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将日常的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的各个活动中,要对各项体育项目进行完善和了解,以便促使学生对体育游戏中的健康知识进行了解,更好地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思考和联想,构建高效的小学体育教学课堂。
        2.3根据学生身体情况开展身体健康教育
        每个学生的生活习惯不同,导致学生的胖瘦程度也不一致。身体过胖或过瘦,都会影响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教师应在课堂上对学生开展健康教育,给学生介绍一些健康的饮食方法,以及哪些食物和动作对人的身体塑形和增肌有帮助,并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做相关的体操动作。另外,教师可以采用交流会的形式,让学生通过交流的方式,回忆和分析以往的饮食规律,了解自身在饮食习惯上存在的问题。教师还可让学生推荐一位代表发言,介绍自身的健康计划。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开展健康教育时,一定要用词妥当,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切不可因为言语过失对一些学生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
        2.4落实健康教育,实现教育科学化发展
        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思想的整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健康思想的培养与塑造才是其中的关键所在。也就是说,倘若小学体育老师仅仅只是注重体育课程的内容教学,而忽视健康教育思想的渗透与融入,那么即使培养出体育能力强的学生,也无法真正意义上满足核心素养教育所提出的相关要求。因此,小学体育老师应当全面加强健康教育理念在体育课程中的融合度,推动健康教育思想的稳定发展。如此,才能使小学生在身体与精神上都得到应有的提升与强化。
        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健康教育所关注的不仅仅是身体和心理健康,同时对于小学生的社交能力与智力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思考力以及记忆力均得到了充分锻炼,并懂得如何在失败中重新建立信心,成为自己生命的主宰者。因此,在日后的体育健康教育中,教育者要积极创新实践活动,教给小学生一些正确的自我保健和避免运动损伤的方法,让他们将课堂中所学习到的体育健康知识合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参考文献
        [1]戴毅,沈青,钟要红,等.小学体育伤害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9,31(9):12.
        [2]汤万松.我国义务教育体育课程纲要演变[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9(5):33–34.
        [3]王亚燕,郭晓静,王月月.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进展[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20):168–169.
        [4]王德刚.纲要视角下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价值导向和实施策略[J].中国学校体育,2020(9):69–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