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验教学提升初中生物课堂效率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谭敏光
[导读] 按照现在的教学理念要求,课堂上要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谭敏光
        惠州市龙门县龙田中学  广东 惠州  516800
        摘要:按照现在的教学理念要求,课堂上要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够打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本在此背景下,分析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利用有效的实验教学形式,打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实验教学;初中;生物课堂

        前言:实验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改善课堂枯燥乏味的现象,通过学生的实践和教师的解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掌握不懂、不理解的知识内容。本文以实验教学的开展为核心,重点探讨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发挥实验教学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使学生在轻松、融洽的环境下,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识。
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越来越多高科技技术手段已经广泛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动画、微课等各种各样教学的手段,能够直接地把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利用其直观的效果,优化学生学习的质量,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此环境和背景下,很多初中教师利用高科技的手段代替了课堂教学的实验操作,没有意识到在生物教学中实验课堂所具有的独特性,有的教师仅仅关注课程目标以及教学计划完成的情况,没有花时间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只利用多媒体进行简单的实验示范,对相关的知识点,学生只能死记硬背,降低了学生对生物知识学习的兴趣,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的提升。
        除此之外,在传统教学理念影响下,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僵化,教师常以自己为核心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远距离观看。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不能掌握很多细节性的内容,再加上学生没有进行实操,导致对实验过程记忆并不牢固,最终整个课堂只能够走完形式化的流程,无法真正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这也是当前初中阶段生物课堂实验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二、基于实验教学提升初中生物课堂效率
(一)改变教学的方式方法
        针对初中生物课堂的具体情况和现状,课堂上涉及到的知识内容很多是学生生活中不常见的,如果教师没有采取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得不到提高。基于此,实验教学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在应试教育思想理念下,很多教师一直以来在课堂上采取的就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无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为了提高初中生物课堂实验教学的效果,教师应该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改变原有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及时更新课堂实验设备以及相关的材料,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构建起生物知识学习体系,更好地掌握知识。例如:在讲解第18章第一节《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课时,涉及到细菌、真菌、病毒的内容,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细菌和病毒的图片,然后把相关的理论知识融入到课堂中,激发起学生参与实验活动的好奇心理。随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实验,深入地进行探究,在实验过程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实验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解决问题,从而更好的掌握和理解知识内容。在实验教学时,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动手的能力,激发学生实验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动手的过程中,把实验的过程和细节牢牢地记住,以此引导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知识学习之上,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规范实验操作,提高教学效率
        在生物实验课开展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预习相关的内容,使学生对实验过程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同时,让学生自主查找资料,研究相关实验步骤,把曾经学习过的知识内容应用到课堂上,提高学生知识学习的效果,有效的预习非常重要,能使课堂变得活跃,学习更加高效。例如:在操作显微镜教学时,教师最主要的就是纠正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所存在的失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形成认真观察的思维习惯。思维习惯形成后,实验教学就有保障,这也是学生在参与实验过程中所需要形成的关键品质,更是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才能够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又如,在讲解第5章第一节《光合作用》一课时,涉及到叶片的结构这些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制作叶片的横切面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具体结构,让学生对叶片的上下表皮、叶肉、叶脉、气孔等具体的结构清楚地了解。在观察的前期,教师提前让学生了解植物细胞的具体结构,同时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在实验的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学生的实验就能够带有一定的目的性,以此激发起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实验过程的兴趣,从而打造良好的实验课堂教学环境。
结论:综上所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学生觉得生物课堂枯燥无味、不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由于这些问题的阻碍,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了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基于以上的内容,提出实验教学模式在生物课堂教学的具体应用,发挥实验课所具有独特优势,以保证学生能够在一个最佳的环境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识,以此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伏志康.浅谈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J].学周刊,2019(14):93-94.
[2]任素珍.“参与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课堂上的应用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8(09):81-82.
[3]董专山.浅析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考试周刊,2019(24):11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