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融合创新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贺成禹
[导读]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到现在还存在许多问题,

        贺成禹
        贵州省桐梓县蟠龙高级中学  563200


        摘要: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到现在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对落后,不能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的教学方法主要还是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而没有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进步,教学方面也应该进行相应的创新,以适应新时代发展。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创新
引言:本文将从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能力,联系教学与生活方面,从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来探讨如何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进行创新,如何调动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的教授主要包括学习的目标,学习的重点以及学习的难点,传统的教学方式下,要求学生能够在课前进行自主的预习,与同学进行探究,在课程学习中达到对基础知识应有的学习,在课后完成相关练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僵化不利于学生生动形象的认识到所学知识的内在规律。学生在单一的教学模式中会缺乏对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缺乏相应的思考,对于学生来说,局限了他们以后的更高层次的学习。就教师而言,大多数教师未能认识到他们应该培养的是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而仅仅是做到知识的传授。教师观念落后,重知识的传授,而不看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乏味无趣。
        如今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不能很好的跟上时代的发展,停留在传统的教学层次。学生无法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而更多地采取从老师那里接受知识进行练习题练习,最后再接受考试考核的传统方式。在教学、练习、考试的过程中,学生都未占到主体地位。有效的学习过程应该是老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在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感兴趣的点入手,以生动有趣的例子引入,以图像化或简单的思维导图的方式向学生展现课程内容。枯燥呆板的课程教学必然会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不利于学生今后的信息技术学习,而缺乏思考的课程将会导致学生思维受到局限,无法向更复杂的信息技术问题发出挑战。大多数的信息技术教师都还未认识到信息技术素养对于高中生学习和成长的意义,教学观念落后,只重视知识而没有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形成应有的底层逻辑。


二、高中信息技术学习与联系生活的融合创新策略
(一)利用现代教学技术走进生活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课堂的内容可以更生动形象,更具象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以在多媒体教学中引入生活事例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图片视频动画等一系列的教学资源辅助学生进行更好的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将决定他们在此课程上能达到一个多么深的层次。通过生动活泼的多媒体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逆向思维及他们主体参与的意识,将传统的由老师主导的课程颠覆,课堂转变为学生自主进行思考。根据学习金字塔模型,低层次的学习也是效率最低的学习是老师向学生讲授知识。这一过程中老师占主体地位。更高层次的学习即更高效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占主体地位,学生采取主动性学习。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将知识达到应用层面,并能够向他人转述问题。通过现代的多媒体教学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根据多媒体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和与同学互相探讨得出对于事物的理解。多媒体教学上引入与生活相关的
(二)联系生活事例
        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解答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老师可以给学生讲授一些真实的案例,比如个别不法分子在网络上发布了大量含有诱导性的诈骗信息,诈骗对象主要是社会经验不足的学生,有许多学生都通过网络被诈骗,经受害人员报警后,网络警察很快就找到了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躲在网络后面,没有留下网络信息以外的任何痕迹,那么网络警察是怎么抓住犯罪嫌疑人追回赃款的呢?这就涉及到了网络中IP地址的范畴。接着老师告诉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他们也能够做到将信息技术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通过生活中实际发生的案例能让学生了解到信息技术的实用性,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意愿。
(三)布置具有实用性的教学任务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使用者也越来越低龄化,高中生群体在学习与生活中都免不了要使用计算机知识,信息技术老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比如对office软件的灵活运用。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课后任务——让学生制作一套PPT来记录自己的生活见闻,或者用Excel表格来记录自己的考试成绩,再通过各种表格与统计图来更好地了解到自己在各科目的学习情况。通过布置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培养起将知识与学习生活充分结合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意愿。
结束语:教育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当今的信息技术教育要改变教学模式,更多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孝丽?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J].才智,2013,(2)。??        
[2]卓文静?优化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