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台县唐马镇人民政府 272353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进步,推动科学技术不断创新,水利工程建设近年来发展速度迅猛,颠覆了传统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模式。但目前农田水利工程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本文对当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改善策略,为相关专业及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问题改善措施
1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重要性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新,为了推动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平提高,科学技术应随着社会发展水平不断向数字化、信息化发展方向迈进。由于水利工程建设流程较为复杂,受主观和客观因素限制,运行管理会出现很多弊端。只有农田水利工程运用科学的管理机制发挥管理能效,才能强化工程建设的急迫性和严峻性。由于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会涉及众多利益方和投入大量资金,同时还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成本。因此,为了提高农田水利工程运行质量,应完善管理体系,在确保农田水利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2我国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现状
传统水利工程建设技术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人们发展需要,随着近年来水利工程领域的运行管理模式被打破,还未探索出一条适应当今改革发展的有效路径,存在一定的管理漏洞。针对水利工程设备超使用年限运行,呈现严重的破损、老化问题,影响水利工程运行效果,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相关部门应针对当前实际情况提出切实的改进措施,提高运行管理能效,推动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同时,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缺乏管理意识,专业素养不高,未能发挥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效能。
3我国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的问题及不足
3.1农田水利工程的产权和责任主体不够明确
受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传统管理机制影响,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农田水利工程归属权划分不清晰,产权落实不明确。传统管理方式是在水利工程建设完毕投入使用后,会交接给当地乡镇职能部门管理,乡镇在根据所在区域划分到就近村委会管理,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水利工程也会具体落实到具体农户,因此,很难明确水利工程的责任主体。由于机井灌溉会对周边多家农户受益,同时由多家农户管理,存在互相推诿现象,这种缺乏有效的运行管理模式,致使农田水利工程缺乏基本的管理制度,严重影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
3.2农田水利工程基础设施不完善
设备破损老化问题是制约农田水利工程发展的首要因素,农田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由于责任主体不明确,日常对设备维修保养不当,导致设备陈旧失修,甚至造成水氧化和水渗透等问题发生,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的蓄水能力,农作物灌溉不能有效满足,浪费水资源的同时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3.3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意识缺乏
我国很多水资源丰富地区已经广泛运用农田水利工程,但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工作人员忽视了日常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过度使用造成设备零件加速老化,影响设备使用年限,一旦水利设备发生故障,由于自身缺乏专业检修技能,不能采取科学有效措施实施抢修,管理意识缺乏,严重影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发展,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益。
3.4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部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缺乏完善管理模式,仍采用传统管理模式,但不能满足当前经济发展需要。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农业发展重视,推动了农业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及政府也加大了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力度和政策支持,但缺乏有效的管控机制,致使日常运维工作职责划分不明确,农田水利工程运行机制不完善,影响水利工程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导致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制约了农业发展。
4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改善路径
4.1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首先应明确水利工程的责任主体,产权划分清晰,发挥农田水利工程责任主体的管理效能。政府相关部门应将前期产权不明确的农田水利工程实行统一管理模式,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农田水利工程设施设备维修和保养,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稳定运行,满足农作物灌溉需求。新建农田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施工质量严格把关,防止偷工减料情况影响工程建设质量。其次,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引进供水设备时,应科学考察,参考设备说明书定期开展维护保养,避免供水设施问题引发水资源浪费现象。职能部门应对现有农田水利工程运行模式健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主体,促进农田水利工程稳定运行,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
4.2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设施建设
首先,要学习农田水利工程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手段,结合区域实际情况,采取相应解决措施,对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进行设备维护和技术优化升级。其次,要根据管理制度,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加强技术人员对设备的技术优化升级,定期培训操作人员设备的运行步骤,避免人为操作不当对设备造成损坏,保证操作人员人身安全,规避任何安全隐患。
4.3提升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及管理意识
针对目前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状况,应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首先,通过定期培训提高管理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从思想上认识到科学管理的重要性,打造一支专业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队伍。同时,要定期引进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加强对新入职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快速融入管理工作角色。最后,要定期组织开展行业交流、技术研讨等活动,促进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提升。其次,为了全面提高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平,还应制定管理运行方案,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工作人员在农田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认真记录参数变化情况,针对参数情况判定设备运行是否稳定,预判是否存在故障,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维护农田水利工程稳定运行。最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应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维保工作。农田水利工程设备在项目施工和投产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正常运行,管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周围环境情况,排除外部因素影响设备运行情况。
4.4重视用水管理
我国推行节能减排理念已经成为社会大众主要导向。农田水利工程发挥着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用水和节约用水的双重作用。因此,水利工程管理应重视用水管理。日常运行管理过程中,应科学制定用水、引水、调水方案,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用水的情况下最大限度节约水资源。同时要加强灌溉技术的研究创新,在满足农作物灌溉需求的同时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4.5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随着政府对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视,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为了提高资金投入产出比,应加强成本管理。管理部门要根据水利工程建设区域实际情况,通过分析地质、地貌、引水范围等因素,制定科学的项目评估方案,项目施工过程中加强全过程内部控制,规范施工人员行为,按照要求严格审核施工量和竣工条件,发挥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能效,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5结束语
针对当前部分区域农田水利工程缺乏科学管理机制现象,结合当地农田水利工程实际情况,应完善管理体制、提高管理人员管理意识、加强技术人员专业技能提升,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科学、有序、良性运行,促进农业生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韩为民.农田水利工程招投标管理问题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07):90-91+97.
[2]胡波.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07):98-99+102.
[3]王雅琴.水利灌溉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07):100-102.
[4]韩卫国.经济评价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农经,2021(06):20-21.
[5]王丽萍.农田水利工程中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与质量控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06):104-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