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
浙江省义乌大成中学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在我国展开。而在教材设计时,如何将科学理论正确使用、将核心素养全面落实,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效果更好、更加实用的教材。基于此,笔者就以浙科版高中生物教材为例,对教材的设计意图和教学取向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学习科学理论;核心素养;高中生物学教材;设计意图;教学取向
引言:随着以核心素养为重心的新生物课标的颁布,我国的生物教学将发生巨大变革。在革新和实践正式开始之前,需要解决一个关键性问题,就是适用于教师、学生且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材。为此,多方开展了教材的设计开发工作,为新课标教学的展开打下了坚实的而基础。本文就介绍了基于核心素养目标的浙江高中生物教材的特色和设计意图,并对教材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
1.核心素养生物教学的意义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国际竞争也愈加激烈,其实质就是创新力的博弈。如果要在对弈中取得领先位置,就必须注重人才的培养,一个国家的发展基础和核心就是教育,教育、知识、科技、人才已将成为了国家竞争中的核心链条。所以,教育改革是重中之重。着眼于全球的教育模式,在借鉴国际教育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我国的教育已经从“知识教育”向着“核心素养教育”进行转变。
生物学科是高中必修课程,也是六大自然基础学科之一,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学在人才培育上有重大的意义。主要为以下两方面:(1)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生物学能够很好的对唯物辩证主义进行诠释,很好的树立学生的生命观念,培养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还可以关注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环境保护意识[1]。(2)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生物学科可以促进科学品质、习惯的养成,并且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另外,核心素养作为一个先进理念,可以对生物教学中的教材、教学起到指导和评价的作用,所以,在进行教材设计时,要将生物核心素养置于灵魂地位。
2.教材的设计的理论依据和意图
在以核心素养为基础进行教材设计时,应该保证坚实,正确、科学的理论依据,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正确的研制方向,并紧紧围绕住核心素养这一目标,落实教材的务实风格。教材作为一个“作品”,创意、设计是其特色创新的保障。
2.1理论依据:学习科学的原则
在进行生物教学实践时,需要以具体理论为指导,保证课程设计、教材、实际教学可以达到期望的效果。现如今,科学教育理论包括两点:教育理论、学习理论,在教学的实践方面起到了引导作用。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学习科学为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对生物教学的实践产生了巨大的正面影响,已经成为了国际上所注重的理论依据。因此,在进行浙江版生物教材的编写时,应将学习科学的原则作为重要依据。
2.2设计意图:落实科学素养的课程目标
浙江版高中生物教材的编写团队人员构成为:生物教研员、高中优秀生物教师、生物学科研人员、生物专家和专业编辑,多样的人员构成保证了教材的全面性、科学性、权威性和可读性,内容丰富、创新、可共享。在编写教材时,团队反复研究了新课程标准,确定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其中包括:任务目标、指导思想、教材风格和栏目设计、编写原则。以上五点组成了设计框架,使全套教材的方向、特点上保持了高度一致。
3.栏目设计、教学指向
一套完善的,符合核心素养的教材需要拥有多维度并且清晰明了的体系框架,框架的构成要素之一就是栏目设计。在浙江版高中生物教材的设计中,栏目的设计就遵守了课程指向和教学目标。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导入类栏目。此类栏目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出关键问题。(2)概念类栏目。此类栏目是教材的亮点和核心,可以将概念进行具体描述,体现理论基础和学习目标指向,使学生对知识概念进行更深刻的理解。此类栏目还包含插图,例如在“生物大分子以碳原子为骨架”这一章中,就用图片来将这一概念进行了清晰的展示[2]。(3)活动类栏目。此类栏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培养科学素养。(4)总结类栏目。此类栏目可以对知识进行梳理、概括,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复习和总结,提高学习效率。
4.教材的使用和教学策略
生物学科的教学重点在四个方面:(1)以现有概念为基础。教学活动需要从学生的现有概念展开,并关注科学概念。(2)科学实践。学生需要理解科学的意义,从实践中培养科学素养。(3)搭构知识框架。指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从既有知识进行思维发散。(4)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指导学生采用多元认知法,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监控[3]。以上四条原则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实践指向,应运用到生物教学实践中。
在教材的使用和教学中,笔者提出了以下策略:(1)对课程标准进行研读,明确核心素养的要求。(2)计划课时,单元教学目标。在备课时,就能够明确教学完成后学生的理想学习效果。(3)梳理教材结构,并且建立概念之间的联系,构建科学知识框架。(4)把握重点,聚焦关键问题。在教学时应该把握章节重点,并且围绕其展开教学活动。(5)课堂互动。在教学时,应注重学生的观点,并且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指导。(6)实践。应注重教材上的实践环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展开实践活动。另外,要将教学与多媒体设备结合起来,将抽象的知识生动的展示出来。(7)进行教学评价。对教学进行反思、总结,并且进行不断地完善和改进。
结语
浙江版高中生物教材具有正确的理论指导、设计思路,并且落实了核心素养的科学目标。在教学时,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研读,并且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完善,这样才能够不断的进步,培养出符合国家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卢媛.以核心素养为统领的高中生物学教材编写——以2019版普通高中生物学(人教版)教材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21(05):51-56.
[2]刘恩山,朱立祥,李晓辉. 基于学习科学理论落实核心素养目标——浙科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的设计意图和教学取向[J]. 生物学通报,2020,55(8):13-18.
[3]袁洁旋,谢婕,龚玉莲,胡继飞.三个版本高中生物学教材“细胞的生命历程”模块的学科核心素养体现比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24):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