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小学语文古诗课堂的教学价值与审美引导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李伟健
[导读] 小学语文教材所收录的古诗本就是精心挑选之后留下的

        李伟健
        广州市西塱小学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所收录的古诗本就是精心挑选之后留下的,词句优美、意境深远、内涵深刻,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重要资源,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利用古诗这一资源宝藏来激发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接受与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基于这一目的,本文也就小学语文故事课堂的教学价值与审美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小学语文;古诗课堂;审美
引言
        古诗词大多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我国五千年文明精髓所在,其丰沛的文学意蕴、含蓄的意境以及唯美的意象本就能够滋养学生心灵、洗礼学生精神,让学生从小接受文化熏陶与感染。小学语文教材有收录较多脍炙人口的古诗词,而且基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分布在不同年级教材之中,与教育教学宗旨十分契合,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古诗课堂教学来对学生进行审美引导与传统文化教育,借此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审美感受以及经典的教学素材,这也是对学生展开审美教育的最佳渠道。可是就实际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现状来分析的话,教师尚未注重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也没有做好审美引导,这促使学生古诗学习流于表面,不利于学生发展与提升,为了改善这一现象,笔者也展开了如下探索:
一、小学语文古诗课堂教学价值
(一)有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
        古诗本就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从中我们能够看到较多爱国情怀、仁爱思想等,对学生进行古诗课堂教学的时候就能将这些基础文化教育直接深入到学生内心,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而言十分重要。小学生本就处在人生观与价值观得以形成的重要阶段,而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则能够让学生在古诗课堂上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于学生发展而言十分重要。
(二)有助于学生审美观念与道德素养形成
        古诗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从中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也能够从中感知到作者崇高的思想以及道德情操,教师在古诗教学过程中可以借由此来强化对于学生的道德素质以及审美培育,借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古诗之中蕴含的情感美、意境美以及道德美,进而有效促进学生审美观念与道德素养得以形成。
(三)能够丰富学生文化底蕴
        小学生刚好处在个人内涵与修养储备阶段,教师在古诗教学过程中做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不仅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感性认知,同时还能为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打好基础。我国本身就具有较为丰富的文化积淀,教师在古诗教学课堂上可以利用其中的文化积淀来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文化内涵,这样学生就能在古诗学习过程中接受良好的熏陶与教育,这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受到清新优美意境美化作用,这有助于学生文化底蕴得以丰富。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审美引导
(一)分析背景,打好基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之中有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初步具备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与多种媒体来学习语文。古诗词虽然看上去短小精悍,可是其背后蕴含的情感与内涵却是十分丰富的,学生若无法对其背后的故事形成有效理解,自然也很难真正读懂一首诗。为此,教师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借助新技术来让古诗词教学因此而人变厚、变宽,引导学生在课前自行搜集古诗词相关背景资料,借此来有效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古诗课堂学习打好基础。以《竹石》为例,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为学生设计如下问题来引导学生课前预习:“郑燮是个怎样的诗人?这一首《竹石》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而来的?他还写过什么诗?”借由这三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对作者创作相关背景资料进行搜集,帮助学生课前预习了解这一首诗的创作、时代以及人文背景,然后课堂上基于此来引导学生分析与鉴赏,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理解与感知作者表达的情感,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审美素养提升提供良好保障。
(二)细读文字,找准感觉
        古诗词因为自主限制,诗人在创作的时候都会精挑细琢,十分注重用词的精准恰当,这也促使古诗词文字隽永含蓄,一字一词都蕴含了较为丰富的情感和内容。教师在语文古诗词教学课堂上,一定要善于引导,引导学生对古诗文字展开细读,指导学生感知文字背后蕴含的情感与思想,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对于古诗词内涵的把握,从而有效起到良好的审美引导效果。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泊船瓜洲》教学的时候,对于“春风又绿江南岸”其中的“绿”,和“明月何时照我还”之中的“照”,教师即可引导学生进行品味,尤其是其中的“绿”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推敲,让学生思考其含义以及在诗中表达的意思?这能进一步提高学生文学积累。如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对于其中的‘绿’这一字你们觉得可以用别的字替代吗?”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古诗词字的斟酌与品味中感受到作者“绿”这一字应用的巧妙之处,同时有效帮助学生感受到整首诗都没干,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感知到作者表达的思乡之情,从而真正有效在一个字的解读中实现见形、见色、见情,而学生审美能力、古诗词鉴赏能力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提升。
(三)深入意境,涵泳推敲
古诗词的美体现在画面、意境以及音韵之中。在古诗学习过程中,意境是其中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意境的营造从某些方面而言也是我国古典美学之中较为宏大的一个范畴,也是古诗词创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构成。意境主要指的是作者情思与客观物镜交融之后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也是让读者深陷其中的艺术世界。教师在小学古诗课堂教学实践期间,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意境来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和韵味,通过沉浸式体验与推敲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古诗词意境这样才能真正有效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以及审美素养,从而真正优化古诗词教学。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十五夜望月》这一古诗的时候,教师即可在教学课堂上通过引导的方式来带领学生深入意境:“请同学们会‘树栖鸦’三个字的特点,对于诗中的‘落’我们可以将其改为‘在’吗?为什么?这一首诗之中最能够让人产生丰富联想的句子是那一句?为什么?请简要分析以下‘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表达了什么……”这样学生就能在教师一步步指导下深入意境,领悟作者表达的思乡之情,从而有效优化小学语文古诗课堂教学。
(四)把握诗眼,解读诗魂
古诗词大多有较为丰富的情感,而情感的源头则是体现在诗眼之中,其可谓是整首诗的灵魂所在。教师在语文古诗词教学课堂上要想有效做好审美引导,还需要在教学实践期间引导学生把握诗眼,以此来指导学生解读诗魂,从而真正有效点燃学生情感共鸣,为学生诗词理解提供良好环境。为此,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从诗词字眼着手来作为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感知诗词意象之美、情感之美,这能进一步深化学生理解,同时还能发展学生古诗词审美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泊船瓜洲》教学的时候,其诗眼就是“春风又绿江南岸”其中的“绿”,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即可基于此来引导学生合作分析:“同学们有人说用‘染’来替代‘绿’会更好?因为其能够更好地表现出江南春色盎然生机,你们觉得呢?”在这一过程中为了深化学生理解,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出江南春景图,整个画面处处彰显勃勃生机,一派“绿”色。这样学生就能在直观体验下感受到满目的绿意盎然与无限生机,这样学生自然能够意识到“绿”字的巧妙之处,同时有效帮助学生感受到整首诗的美感与情感,从而有效优化教学、深化学生理解与感知。为此,教师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课堂上,一定要意识到诗眼的重要性,在教学课堂上通过引导学生把握诗眼来引导学生解读诗词灵魂,这样学生就能从丰富的意象中更好地领悟到作则的内心世界,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古诗词审美能力及素养。
(五)拓展空间,提升思维
古诗词教学活动实施不能只是简单的解读诗词,其关键还是在于解读与品味诗歌意境的同时,让学生能够有效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同时让学生语文思维以及语文修养得以提升。为此,教师在语文古诗课堂教学期间,自然不能进行灌输式教学,需要在课堂上尽可能举一反三,在拓展中不断深化学生对于作者的理解和感知,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对于古诗词学习与探究的兴趣。对于这一点,一方面教师可以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拓展同一主题亦或者是物象的不同诗文,让学生在课前搜集相似类型的古诗,借此来实现课堂拓展与延伸,例如,教师在进行《迢迢牵牛星》教学的时候,即可要求学生思考相同题材,即“相思”情感的故事,指导学生在对比分析中获得认知。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在教学期间引导、鼓励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行自主创作,通过这一方式来有效提高学生感悟,促进学生提升与进步,从而最大程度优化古诗词教学,而学生则能够在有效拓展思考中发展自身思维、丰富自身文化修养与底蕴,最大程度促进学生发展,真正落实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古诗教学一直都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古诗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构成,本就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以及思想价值,教师若能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价值与底蕴,就能让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有效传承下去,从而有效提升古诗教学效果,同时还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审美引导,为学生正确审美意识形成提供良好保障。
参考文献:
[1] 汪雷.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古诗教学与传统文化渗透[J]. 速读旬刊, 2017(5).
[2] 王秀萍.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3] 潘昕迪.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D]. 集美大学.
[4] 刘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分析[J]. 新课程(上), 2018(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