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云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张楼镇苗楼联办小学 山东 菏泽 274200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加之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小学生接触知识和信息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果还采取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被动听课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低,学习效果不理想。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采取创设情境的方法构建一个多样化又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课堂环境,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与积极性,还能有效增加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可以说,创设情境教学法是增加课堂灵活性、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应用策略
1创设情境教学法的概念及其作用
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创新与改革,人们提出了创设情境教学法,该教学法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特点以及教学内容,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借助实物、故事、音乐、语言等一系列情境,让学生能够在身临其境的基础上,感知教师呈现出的教学内容。与其他课堂教学方法相比,创设情境教学法更加符合当前教育发展背景,其作用可以主要概括为以下两点:第一,提高课堂教学生动性。通过为学生塑造出较为独立与丰满的个体形象,让学生不仅能够融入课堂中,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将学到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进而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第二,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精神。在创设情境过程中,教师会进行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让学生进行交流,此时不仅有助于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联想到更多与该知识有关的内容,也能帮助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并积极地与其他同学共同探讨,在共同研究、共同探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精神,为学生后期的全面发展以及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2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2.1根据教学需求,构建优质教学情境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中,想要实现对情境教学法的有效应用,并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就必须要先做好对教学情境的创设与优化。因为优质的教学情境能够带给学生近乎于真实的体验,这可以在提升学生认知体验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以及学习语文知识的价值。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情境构建。
例如,在学习《端午粽》这课内容时,教师在班级中创设起了端午节主题情境。
在该情境中,班级中的板报以赛龙舟、纪念屈原为主题,墙面上张贴了与端午节有关的水彩画,窗户上都绑扎了艾草,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了教师赠予的五彩绳,同时教师还给他们带来了粽子、煮鸡蛋等端午节专属美食,以班级为单位的端午节情境由此得以构建。在该情境下,学生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还能够产生强烈的师生互动兴趣,这会让教师的教学工作开展更具有实效性,同时也能够让教学工作变得更具有针对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由此得以完成,并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2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情境的吸引力
多媒体技术是现今教学中很常见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它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直观的给学生带去新的知识。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制作精美的课件,让学生在观看课件的时候将教学内容记住;也可以根据教学的进度为学生播放视频或者音频,提高学生的语文语感,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比如在教学《景阳冈》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水浒传》的片段,让学生能够具体的感受剧中的情感变化,从而将情感转移到课本上。由于这一段故事是《水浒传》里的,可能班级里的许多学生都阅读过纸质书籍,因此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熟悉,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新鲜感,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情境的创设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在正式教学之前可以在网络上搜索《水浒传》的相关视频进行剪辑,并在上课的时候为学生播放。人物的演绎、情感的展示都能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景阳冈》的课文内容,并且在播放完视频之后会发现班级的氛围明显变好了,学生的专注力也更强了。多媒体技术运用的好处还在于它可以调动班级整体的情感,虽然每个学生都有其特点,但是大部分人在情感上还是会有共同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抓住这种共通处,让班级的情感氛围趋于一致,加速学生对课本的情感理解。
2.3组织互动交流,强化课堂知识记忆
组织互动交流是落实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重要方法,因为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学生而言,他们需要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工作后,引导他们进行知识的梳理,以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完成对课堂知识的学习,达到教师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助力。在语文课堂活动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师也可以采取不同的互动交流方式。
例如,在完成《亡羊补牢》的课堂教学后,教师就必须要发挥出自己的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够跟着自己的思维去完成对课文、字词、寓意等内容的复习,并获得知识的强化记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而在进行《田忌赛马》一课的学习后,教师在考虑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选择学生自主互动交流的方式,让他们可以在相互交流过程中予以相互学习,并进一步完成对课文内容、知识点的理解,由此做到在完成基础课堂教学目标的同时,也对学生的语文知识探究学习能力予以培养。在学生完成相互交流后,教师再对他们予以整体性评价,在实现知识的查漏补缺基础上,对他们的情境学习行为及自主交流表现予以鼓励,通过积极的评价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学生学习更积极,为学生后面相关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创设情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对创新情境教学法的贯彻落实,有效结合了学生实际生活与语文知识,在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与文化素养的同时,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于艳萍.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21(1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