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思维导图教学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潘志松
[导读]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法和思维法则

        潘志松
        广西河池市都安县菁盛乡菁盛小学  530731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法和思维法则,运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还比较少见,但是其具有高效的运作能力和培养能力,所以这并不代表思维导图教学手法就无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在此,研究将基于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和论证。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导图;教学策略
        教师在利用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时候,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清楚什么是思维导图。只有学生彻底了解思维导图的作用和实施方法之后,才能有效的进行学习。而在现实应用中,教师可以结合思维导图的“思维”和“导入”模式,设计符合逻辑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案,以此通过循序渐进、层层深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一、导入课堂:构建师生融合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应用的大都是课堂教学以及课后练习教学模式。通过车轮战术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维上的碾压,以此夯实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内容的学习基础,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这种方式相对来说对学生的成绩提升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培育却没有任何意义可言,甚至还有有悖于学生的思想发展与建设。在此,教师需要结合转变师生角色的方式对学习的知识体系进行全新的架构。
        例如: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的时候,可以将重点围绕个人与学生之间的思维对话做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处于一个“课堂主体”的地位上,教师的教学工作开展是围绕着自己的兴趣与需求而进行的。这对于学生的内心会造成较大的触动,从而带动学生更加积极的学习与思考。在这一模式下,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整体上的知识结构体现。以此为法,可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撷取学习与分析,从而真正做到“哪里不会学哪里”。
二、课上学习:借助思维导图教学原则设计合作方法
        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展示出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所绘制出来的思维导图进行课堂讲解方位的设定。特别是针对班级学生在某一知识点上大范围出错、或者大范围理解不透彻的时候,要对其着重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切记帮助学生理清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个知识点之间所存在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这样,学生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会更加有层次感,能够以层层深入的方式来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内容。


        例如:教师可以和学生相互配合完成课上学习,并且依托思维导图指正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然后再通过班级小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把自己所存在的问题说出来,记下来,设计到思维导图中。随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绘制一个集体性的思维导图。这时候教师要强调,当多个学生遇到同样的问题之后,要详细的记录下来,这样可以方便教师在后期的教学中有更侧重性的讲解相关知识。以此为法,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课上学习,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发挥出思维导图应有的作用。
三、实际教学:融合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解决抽象问题
        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思维导图教学机制的应用,注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与引导,并且将之与较为抽象的问题融合起来对学生展开教学。以此为法方可在帮助学生理清数学概念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塑造与延伸。通过把抽象内容形象化,把概念性内容具体化的方式,可迅速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印象和记忆,而且可以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利用信息技术中的各县功能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可通过语音功能帮助学生做出课堂解题思路的提示。
        例如:在学生学习“直线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便可结合信息技术中的动态功能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把直线的各种原理通过多媒体或者视屏教学体现在大屏幕上,以动画的形式或者生动的表达方式将不通长度的直线呈现出来。或者先在画图板上设两个点,然后将之用直线连接起来使其形成一条直线,再将之间进行无限延长。此时教师为了体现画面感,可以将延长的概念设置为“地球到宇宙”的距离。这样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大的视觉冲击效果。此时,只需要教师简单的引导学生便会明白:直线可无限延长,而且没有终点,也无法度量。
        综上所述,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分析与探索了解到,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通过发散性思维来极力开发学生的大脑和认知能力,让学生对数学课堂中所存在的一些抽象性理论简单化和层次化。思维导图具有激发个人社交能力、精神认知能力、语言交际能力、身体记忆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将之运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效率,满足学习提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唐海燕.小学数学平面图形面积思维导图构建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165.
        [2]罗雪梅.完善认知结构,提升数学素养——浅析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