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情绪管理策略浅谈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 江晓明
[导读] 小学班主任情绪直接影响着班级管理。班主任通过管理自己的情绪

        江晓明
        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小学     510630
        内容摘要: 小学班主任情绪直接影响着班级管理。班主任通过管理自己的情绪,调整消极情绪,提高积极情绪,对于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    班级管理    情绪管理     积极情绪    
1、班主任情绪管理重要性。
        近年来有关我国中小学教育所存在问题的新闻报道,屡屡引起社会关注。仔细研究这些问题,从中可以看到我国小学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方面存在不足的真实情况。2021年3月,某市中学班主任嘲笑学生“你家长一个月挣多少钱?”“人家家长全都是当官的”的事件引起社会轰动,掀起了社会对师德的讨论。不可否认,该名班主任的消极言行深深的伤害了学生的心理。老师消极情绪和言行引发对学生伤害的事件频频曝光。这些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的中小学教育实践出现的案例,都不同程度的折射出作为小学班主任在班级情绪管理方面不足的事实。人的情绪、情感会影响甚至会支配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探究影响情绪管理策略对于班主任班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1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我国,小学班主任要全面负责所教授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学校生活等工作。从现实情况来看,小学班主任由于跟学生接触时间长,少则一年,多则六年,班主任的管理对学生心智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身体、智商、情商的快速发育期,缺乏情绪的有效自我识别和管控能力,表现在比较调皮、不听话、打架斗殴、校园欺凌、谈恋爱等现象。面对这些事情,小学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能力的高低、策略的有无和是否有效,都直接影响班级管理效果并有可能潜在的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运动会经常是学生情绪爆发的导火索,在我校一次运动会接力赛,由于我们班L同学掉棒,使我们班与第一名失之交臂。同学们开始埋怨、指责L同学。L同学坐在班上头也不敢抬,一直在哭。看到大家如此苛刻,我作为班主任,心中更是夹杂着焦虑、愤怒、悲伤、厌恶。我立刻意识到自己的消极情绪,及时深呼吸,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我平静抱住了掉棒的同学,这时,他哭得更加大声,同学们都呆住了,谩骂声没有了,换来的是大家抱在一起大哭。过了五分钟,我安慰大家说:“看到大家哭这么伤心,我很感动,能感受到大家都很爱这个班级,这份爱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在老师心中,这样的班级才是第一名。”同学们听了,纷纷跟L同学道歉,大家哭着哭着破涕为笑了。我想,如果我当时只是批评的话,只会增加学生的消极情绪,并不能有效的解决这个事件。
1.2影响老师教育方式的选择
        班主任消极情绪一般指在管理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焦虑、愤怒、悲伤、厌恶等等消极情绪。教学任务压力大,上级布置的各种任务繁多,家长给班主任的压力,学生矛盾等,这些现实导致班主任长期处于消极情绪状态,带着消极情绪管理班级,使整个班级弥漫“低气压”。比如,如果学生没有按照班主任老师的要求去做,该班主任就存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谩骂、身体上的变相体罚或体罚现象,这其实是班主任老师缺乏情绪管理策略而导致的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差、最简单粗暴的情绪宣泄的表现。
        在《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也提到,本规则所称教育惩戒,是指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等,而非是为了惩罚而惩戒,注重育人效果,但是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不调控好情绪,容易受到自己消极情绪影响,偏离教育目的。比如一个孩子在放学排队的时候吵闹,老师会因为生气而让其他同学“连坐”,惩罚全班同学留堂或罚站,这样,并没有起到教育的作用,而是集体的恐惧和厌恶。教师会用到惩罚,或是惩戒,但是惩罚的后果可能一时有效,但是对于长期来说,它带来的回馈是愤恨、反叛。这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业的发展,更会对学生心理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2、班主任情绪管理策略:
2.1坚定班主任信念,接纳学生情绪
        习近平总书记是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工作并与师生举行座谈会时,提出并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和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的。好老师要有高洁的个人品德。

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行为,既是职业道德的规范要求,也是个人品德的集中体现,作为小学班主任更应该有高洁的个人的品德,更要趣味高雅、远离低级趣味,抵歪风邪气、珍视自己的名节,并且还要时常检讨反省自己言行、防微杜渐,坚守住个人品德的底线,不忘党规党纪的高压线,不去触碰法律的红线,养成好的职业操守,做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这才是小学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的首要之策。
        小学班主任要培养自己识别学生情绪的能力,接纳学生情绪。小学生在本阶段身心所处的特殊性,其情绪情感易冲动、易改变、易盲目,自我调节能力较差。作为小学班主任,要善于学会察言观色,要能够及时察觉学生的情绪状态。班主任可以通过小学生表现出来的外部情绪形态,例如面部和语言表情状态、肢体动作和行为活动上的特征等,如果一旦出现消极情绪,这也能为下一步有效调控情绪奠定基础。五年级的学生处于自我意识和价值观念的转折期,遇到事情情绪容易激动,总会因为经常有同学因老师的一句批评就哭得气都喘不过来,上课还爱顶撞老师,经常故意说一些引人关注但无逻辑的话语,逗得班上同学哈哈大笑。这种情况,如果老师一味的焦虑愤怒无奈,都会错失教育契机。老师要感知学生的情绪,可以课后邀请这个学生来到办公室,给他倒杯茶,面对面静静坐几分钟,告诉他的情绪状态“你看起来有些委屈”或“你看起来有点不好意思。”引导学生接纳自己的情绪,老师在顺势引导,因材施教。让学生自我分析自己的错误,心甘情愿的改正自己的错误。
2.2积极情绪引导,“正面管教”助力
        班主任积极情绪是指班主任满意、幸福、喜悦等情绪表现。班主任在工作中采用积极班级情绪管理策略会使大脑处于最佳状态,它还能激励人热爱生活、宽容待人,让其拥有充沛的精力和愉悦的心情,从而能最大程度发挥班主任管理的潜能。在具体工作中多采用积极班级情绪管理策略,在学生情绪低落时能及时有效的对学生进行疏导,学生犯错误时也能够耐心的倾听并理解,对待后劲生能够细致耐心和鼓励,看见学生进步会及时进行表扬。所以,班主任采取积极班级情绪策略使得班级管理更有效率,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让老师和学生心情舒畅,进而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正面管教”创始人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倡导的“和善而坚定”,就很好地阐释了教师积极情绪对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师里的正面管教》开篇就提到“老师们普遍实行的是以奖励和惩罚为基础的管教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控制学生”,而正面管教“是让学生们参与专注地解决问题,变为鼓励学生,激发内驱力,以一种合作的方式与学生们共同努力。”和善正是在提醒教师慢慢改变改变自己的思维,控制自己的情绪,坚定班级管理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而是坚定于解决问题本身。
        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打扫教室卫生是一件很难很耗时间的任务。当孩子们费时大半小时终于把班级打扫干净时,一个小男孩,他将拖桶当作火车,将拖桶推倒了,脏水泼了一地。看着花费大半小时打扫的课室变得一团糟,老师看到满地脏水,火直冒,一股脑地批评孩子,把孩子吓得不知所措。如果老师能够意识到自己情绪所处的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用正面管教的方式:深呼吸,数到10把手放在心口。老师控制好自己的消极情绪,不要发怒,转而轻轻地问:“我感觉到你现在很无助,感到你也不是故意的,你觉得现在有什么好办法让班级再次变美丽吗?”用一种积极的力量去引导学生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样的教育会更有效。
        
2.3参加专题培训,调整消极情绪
        目前,有关部门和学校开始关注对老师的情绪管理内容的培训。老师要积极参加相关技术培训,学习专业的情绪管理知识。例如,在教师的继续教育学习中,选择学习情绪管理课程;咨询学校心理老师;
积极参加各种教师活动,提高自己的幸福感。我所在的广州市天河区,教师发展中心会定期举行班主任正面管教,积极情绪心理课程。我所在的L小学,设有心理咨询室,有专业的心理老师帮助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要优认知自我情绪的能力,接纳自己的情绪,学会调整自己的消极情绪。学习尝试缓解自我不良情绪的方法,例如:让不良情绪者痛哭一场、找知心好友倾诉、读书看报、体育运动、逛街购物、唱歌听音乐甚至做家务、忙工作等等;再比如让自己心情平静下来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肌肉、静坐冥想、到公园里散步、听听舒缓的音乐等;再比如情绪宣泄的方法——如痛哭、找人聊天、作画、唱歌等等。也可以尝试和同事做情绪交换,在沟通心理学中交换理论认为,人际交往过程是双方相互交换和相互回馈的过程,当我们获得来自他人给予的正面帮助或正面奖赏时,我们也要给予对方相应的正面回应,从而增进双方的情感和友谊。
3、总结:
        综上所述,人的情绪是经常变化的,对个人情绪进行有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生正处人生中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班主任通过管理自己的情绪,调整消极情绪,提高积极情绪,对于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傅小兰.情绪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美]K.T.斯托曼.情绪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3.邱莉.教师课堂情绪调节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06).
4.朱朕红,罗生全. 教师情绪智力及其培养[J]. 教学与管理,2014,(01).
5.李赫. 小学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D].黑龙江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