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吴园 钱婷 殷书乐
[导读]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属于综合数学能力培养及学生学习数学中较为基础且重要的能力之一

        吴园    钱婷  殷书乐
        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城关小学  237200  安徽省霍山县落儿岭镇中心学校  237200  安徽省霍山县文峰学校  237200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属于综合数学能力培养及学生学习数学中较为基础且重要的能力之一。在培养学生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和过渡”,不断的对小学数学课堂进行创新,将课堂还给学生,促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自主探究与学习,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强化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培养途径
        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就是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合理、正确的思考能力,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对事物进行分析、观察、比较、概括、抽象判断、推理等等方面的能力,运用科学的逻辑方式准确的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1]。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日常生活问题的处理等方面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和作用,能促进学生们利用逻辑思维看待数学问题,更好的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数学素养的培养,从整体上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1.精心的设计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逻辑思维意识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和开启学生的逻辑思维意识,教师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等精心的设计探究性、多元化、趣味性及丰富多彩的启发性问题,以此吸引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融入问题中进行相应的探究及思考,打开学生逻辑思维的大门[2]。如在进行“认识分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探究性的问题:“A、B两位流水线工人一起加工同一批食品,计划A加工的零件个数是B加工的2/5,实际A比计划多加工了34件食品,正好是B加工零件个数的7/9,请问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教师在提出这一问题之后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独立的空间对问题进行逻辑思考,大多数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能准确的判断2/5、7/9两个分率都是以B加工的零件个数为标准量的,但这两个标准量的数值并不相等,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出现一定的障碍。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引发学生进行逻辑思维:“A、B加工食品的件数是B的2/5,那么说明A、B计划加工食品的件数的比值是多少?”通过针对性较强的问题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由分数联想到比的过程的本质就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转折过程,克服学生的思维障碍,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2.创设初步逻辑思维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动机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水平等营造轻松、愉快及自由的教学氛围,丰富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氛围,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及平等对话,让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的与教师交流自己的思想,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意识,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的学习,并主动融入数学知识点中大胆的进行猜想和提问,提高数学问题解答的有效性,为学生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提供相应的教学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教学主导作用,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数学教材内挖掘相应的知识因素,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明确数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产生相应的逻辑思维动机,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
3.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逐渐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习惯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每一位学生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均在心理、生理及文化基础等层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正确引导学生围绕着课堂教学的三维教学目标及自己的思维习惯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讲究严密的逻辑及解题过程中每一步的意图,引发学生的举一反三,通过不同的解题途径得到最终的答案,促使学生们通过逻辑规则的计算思考方式更好的解答题目,促进学生逻辑思维习惯的养成,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在进行计算题“2995+5005=?”的计算教学过程中,最直接的解法就是将两个数相加,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5005拆分成5000和5进行计算,让题目变得更加的简单易解,促使学生按照加减法计算的逻辑规则解答题目,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4]。
4.结语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实施精心的设计数学问题、创设初步逻辑思维的教学环境及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在丰富、多元化及创新的教学形式下不断的思考、学习及探究,活跃数学课堂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数学综合素养的培养,从整体上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黎健英.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 新课程(小学), 2018,10(7):35-36.
[2]黄玉柳. 小学数学课堂中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J]. 读写算, 2018, 000(020):136.
[3]蒲蓉清.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 成功:教育, 2017, 000(013):P.77-77.
[4]罗守奎.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 小品文选刊:下, 2019,22(7):0086-00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