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理论下的高三英语写作教学实践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曹培璇
[导读] 本文以深度学习理论为指导,结合学生写作现状,从学习目标制定,

        曹培璇
        广州市南沙区第一中学
        摘要:本文以深度学习理论为指导,结合学生写作现状,从学习目标制定,课堂活动优化
和优化评价方式三个维度介绍高三英语写作实践课;基于深度学习的写作实践能够帮助学生“亲身”发现知识参与建构过程,有助于学生分析和评价写作要素,掌握知识技能并迁移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关键词:深度学习;高三英语;写作教学

        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认为,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1]深度学习要求教师从传统角色深度教学的组织者、实践者、评价者转变,制定深度学习目标,设计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特点的学习活动,实施持续性评价。[2]下面以一节高三英语建议信写作课为例,从学习目标制定、课堂活动设计和优化评价方式三个维度,介绍基于深度学习的写作课堂实践。
        一、深度解读主题,制定写作目标
        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应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学生理解语篇的程度、思维发展的水平和语言学习的成效。主题语境不仅规约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范围,还为语言学习提供意义语境,并有机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主题意义为引领的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创设与主题意义密切相关的语境,充分挖掘特定主题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和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关键点,基于对主题意义的探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整合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学习与发展,将特定主题与学生生活建立密切关联,鼓励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开展对语言,意义和文化内涵的探究。[3]本节课写作内容为学校食堂改进提建议,属于人与社会范畴下的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为了加深学生对主题语境的理解,我提前要求学生记录自己对饭堂服务的深刻感受,并制定如下目标:1. 能够自主发现建议信篇章结构;2.学生能够把写作知识要素进行分解,明确详略;3.能够运用建议信常用句式恰当表达意义;4.能够在建议信表达中体现读者意识;5.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活动,能够运用建议句式恰当提议;5.能够根据一定标准对自己和同学写作内容作准确评价6.关注身边事,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设计重点帮助学生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积累常用表达,通过自评和互评调整巩固学习内容,实现口头和书面熟练运用建议句式,掌握写作框架体验成功;强调建议信从内容选择和语言表达上注意读者意识,以实现交流目的,有效解决问题。
        二、 创设真实情景活动,引导学生深度体验
        确定主题目标后,需要教师基于实际情景设计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引发学生的深度体验。教师要做几件事:一是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学生的现有水平以及未来发展水平;二是确定通过什么样的内容来提升、发展学生,即转化教学内容,提供恰当的“教学材料”;三是帮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现与建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4]笔者任教的文科普通班学生语言基础薄弱,虽学过建议信的框架和表达但掌握不牢固,平时不敢大胆运用或运用不当;平时的应用文写作练习中也观察到绝大部分学生写作只求完成写作任务,忽略或不具备读者意识;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内容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饭堂服务,让学生有话可写;在教学设计中由浅入深,步步引导学生发现,运用,巩固,让学生在自学,小组讨论,和相互分享中实现知识建构。本节课课前教师准备了两篇建议信,分别写给个人和机构,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两篇建议信,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写出建议信的结构并收集熟记提建议的常用句式;课中设计了三个活动:活动1为分享自学成果,邀请两组同学上讲台展示建议信思维导图和建议信的句式表达;活动2为知识运用和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完成一封给学校饭堂的建议信。活动3为发现与巩固:在教师范例引导下,小组组内根据评价表修改写作内容,之后根据评价表评价其它小组作品。
        以下是各活动具体流程和要求:
活动1. 学习和积累:掌握建议信的结构,积累建议信常用表达。
(1)学生通过分组比较自己与组内成员的建议信思维导图,讨论文章结构,分析文章内容,对建议信的结构达成共识;学生通过相互校对,熟悉积累句式表达;探讨作者使用的哪些表达体现了读者思想,使收信人更易接受作者建议。
(2)邀请两组同学分享思维导图和句式表达,教师在黑板上提前准备好空白评价表,引导学生总结建议信的结构,强调信件的格式和读者意识,分析写作难点。
(3)确定写作难点,即提建议段落的拓展以及语言表达,引导学生分析范文优秀段落,总结出其特点,即首句中心句,建议需有理有据,内容充实说服力强。
        该活动通过课前自学,小组校对,个人展示使学生牢固掌握建议信的结构和必备词汇表达,简化写作难点,激活课堂气氛,为下一步写作做好充分准备。
活动2. 迁移运用: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写作任务,突破写作难点。
        小组讨论完成重点段落写作,并从以下几方面修改小组作品:
(1)段落结构  (2)语言表达  (3)语言得体性  (4)说服力    
假设你是李华,请你代表你班同学给校长写一封信,反映一下你校食堂的几点问题,以引起学校重视,并对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1.排队时间长,浪费午休时间;2.味道不佳,浪费现象严重;3.合理建议。
Dear?Principal,
   Recently,?many?students are?discussing?the?problems?about the?canteen. Therefore,
I am writing with the hope that something can be done to make the situation changed.
        ……
邀请一位学生展示作品,教师进行示范点评,重点强调篇章结构,各个建议是否内容充实,各个建议之间的联系以及语言表达的得体性;展示另外两组同学作品,由全班同学共同进行点评和润饰。
        该环节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学生自主完成、教师示例修改、学生互评完成了难度最大的写作环节,学生学会运用例子或阐述增加说服力,提高学生写作信心和增强学生篇章意识。
活动3.迁移运用 学生独立完成以下建议信
        1.假设你是李华,请你代表你班同学给校长写一封信,反映一下你校食堂的几点问题,以引起学校重视,并对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1.排队时间长,浪费午休时间;2.味道不佳,浪费现象严重;3.合理建议。
  ……
        和活动2相比,此处写作任务学生独立完成而非小组合作,写作内容不仅仅是写作主体部分,还包括了首段写作目的以及末段的期望,目的是检测学生能否从上一环节中突破写作难点并正确运用写作框架。
2.根据评分标准,教师示例评分,班级互评,学生自评,并进行修改。
        该部分设计希望全部学生共同关注写作成果,实现自身知识技能的运用提高。
        三、优化评价方式,提供持续反馈
        有意义的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取决于教师是否提供明确具体的指导,确立互评内容以及评价标准,学生才有章可循;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提高学生积极性;另一方面有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各种主观客观问题,通过实施过程性评价对学习过程进行指引,监控,调节,补救和提高;同时帮助学生在生生互评的良性互评反馈中,通过团队合作取长补短,形成批判性思维,使得生生互评成为学生交流与合作、学习与分享的平台。在本课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以往的学习经验,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总结例文的共性,优秀段落的共性,共同制定建议信的评分标准。通过对比评分标准,学生能自主发现问题,逐步提高学习能力,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提高写作信心。


        本节课中,笔者使用了多种评价方式,例如小组互评建议信句式表达,学生自评思维导图,师生共建评价表,如表一的制定: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篇章结构、主要内容,语言表达,文章连贯性,以及各成分赋分,共同制定建议信的篇章结构评价表:
        How many parts do the letter of advice consist of?
        What information should be included?
        What expressions should be used to better express your ideas?
        How can you make your?article?coherent?
        How about your handwriting?
        How many points should be given for each part?
        制定建议信评分表的过程中,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关注了建议信的要点并注意到提建议的段落组织和语言表达是建议信写作的重难点,并赋予较高分值,该表最终成型如下:
                             表一 建议信评分表
        项目            评分内容            分值            得分
        结构            称呼,写作,署名             2            
        内容            自我介绍/写作背景/写作目的,提供建议,期望和祝福。            10            
        表达            语法结构正确,语言表达准确丰富,多用高级句型。            9            
        连贯            使用恰当的衔接手段            2            
        书写            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2            
        总计            25            25            
        表一的制定既为学生自评课前阅读的建议信思维导图提供批评标准,也让学生明确写好建议信的注意事项。在师生共同生成评分表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并确定了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引导学生重新学习研读例文中两个优秀范例,共同总结出优秀段落的具体特点:
                                         表二 如何让你的建议更有说服力
        What makes up a good passage of advice?
        a topic sentence
        suggestions (reasons )
        effective expressions
        coherence(conjunction)
        Handwriting(neat and clear)
        在活动1中,学生通过组内互评和生生互评补充完善了建议句式表达,通过互评思维导图巩固建议信篇章结构和写作内容,最后通过表一建议信评分表明确建议信的全部写作注意事项。学生利用不同的评价手段逐步认识掌握学习内容。
        在活动2中,各小组完成段落写作后,教师选取两份范例展示,邀请其它两个小组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改进不足;教师点评,并借助提问:建议是否合理?语言表达是否得体?是否运用新学到的表达?引导学生多角度评价修改完善段落。在活动三中,各小组完成建议信写作任务后,教师选取一份范例,引导学生根据评分表的各项内容逐一为自己的建议信打分,邀请一个小组展示介绍,并进行点评总结。多种评价方式的运用,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实现了深度学习教学。深度学习要求教师根据评价活动的目的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反馈时机和反馈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反思,改进学习。当反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最终成果时,反馈就会极大促进学生学习[4]。评价和反馈应当重点关注学生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过程中的进步情况,努力程度和反思能力。
        综上所述,只有当教师转变为深度教学的组织者、实践者、评价者时,创设与主题意义密切相关,贴近学生生活的语境,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整合语言知识技能培养思维品质;设计兼备实践性、关联性和综合性的学习活动;运用多种评价方式贯穿整节课,才能培养学生从记忆理解的浅层写作学习提升到应用分析和评价的深度学习中,并通过学习成果的激励保持自身学习能力的信心。
        
参考文献:
[1]何玲, 黎加厚.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 现代教学, 2005(5): 29-30.
[4]郭华. 深度学习之“深”[J]. 《新课程评论》2018(06):7-8.
[3]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
[4]Black P. William D. Assessment and Classroom Learning [J].Assessment in Education: Principles, Policy and Practice,1998,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