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学习对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朱小红
[导读] 混合式学习是将线上利用互联网+的学习优势和传统的线下课堂学习方式的优势融合

        朱小红
        广州市花都区新雅街镜湖学校   

        【内容摘要】混合式学习是将线上利用互联网+的学习优势和传统的线下课堂学习方式的优势融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本文通过分析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的重要性,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设计和实施来提高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  初中英语  教学质量

        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将线上利用互联网+(E-learning)的学习优势和传统的线下课堂学习方式的优势融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混合式学习包括学习环境和学习工具的混合、学习资源和学习内容的混合、学习策略和方式的混合、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的混合。混合式学习体现了当今教育科学发展的核心理念,互联网+进入教育领域,通过拓展网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打破了传统面对面教学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更加自由的学习场所。
        一、实行混合式学习的重要性
        国内对于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萌芽期、发展期和高速发展期。2014年至今为混合式学习的高速发展期,因此,混合式学习的重要性也凸显其中。
        (一)促进教学理念的更新
    混合式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由传统教育的“以教师为中心”和“以教定学”转变成互联网+时代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教育目标转变成“追求学生个性及学生学科素养培养。”这就促进了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理念,把追求如何使教师“教好”变成如何使学生“好学。”
        (二)促进学习模式的变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采用班级授课制,对不同的学生采用相同的教育模式,很难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而互联网+时代的教育,以大数据等先进的技术手段为依托,根据学生的学习轨迹定制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从而使教育达到“量身定制”的最高目的。
        (三)促进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混合式学习集了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互联网+学习的优势,线上、线下的学习无论在学习内容还是学习方式上都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补充和变革。线上学习突破了传统班级授课制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更加的灵活。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学生可以利用微课、慕课平台提供的学习资源实现“时时处处皆可学”,最终实现把课堂的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实现跨学科学习。
        二、基于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依据布鲁姆目标分类法,基于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必须把调动学生高阶思维的深层次学习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参加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从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出发,利用同伴互助,采用有效的办法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做中学、用中学。”为了使混合式学习更加有效,笔者从实施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开始,融合了线上线下的教学实践,对提高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有较大的帮助。
(一)课前线上资源的设计与实施
        丰富的教学资源是支持混合式学习的物质基础。为了使混合式学习更加有效,课前设计好适合学生学习的资源显得尤其重要。
        1、课前线上资源的设计
        课前线上资源包括学生学习的微课资源、学习要求和效果检测任务等。线上微课资源可以是某些APP平台已有的微课,也可以是教师根据线下授课内容自行录制的微课。学习的要求和检测的任务可以以研学案的形式呈现,也可以设置成游戏冲关的形式呈现。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笔者发现更多的学生倾向于把学习任务设置成游戏冲关的形式,对于这种形式的学习任务,学生都是在“玩中学”,从而使学习达到“潜移默化生成”的境界。例如在组织学习广州牛津版英语9A Module 1 Geniuses Unit 1 Reading这篇文章前,课前线上资源设计部分,笔者用了一个英文版的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动画版微课,形象生动地讲述了质量守恒定律,让学生明白纯金子和非纯金子的东西放在水容量相等的坛子里,所溢出来的水是不一样的,原因是因为质量守恒定律。在学习任务设计方面,笔者用了单词接龙冲关的游戏方式,把Unit1里的部分单词有效地融入到其中,让学生可以提前掌握部分单词。因为有了课前的线上学习,学生对于Archimedes and the golden crown这篇文章的理解就显得容易多了,因此线下的课堂教学就可以有更多留白的时间和空间。
        2、课前线上学习的实施
        课前的线上学习必须是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通过个体自主观看微课等形式完成学习。

还要特别关注一点,就是通过本次的学习,不但要达成“预习”的效果,而且要能产生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
(二)课中线下资源的设计与实施
        在课中,更多的时间是让学生带着线上学习所产生的疑问走进课堂,通过师生面对面共研共学来解决问题。所以,课中的线下学习资源的设计必须跟课前的线上资源的设计形成互补和延续。在课中要做到有效融合线上学习,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集中讲授与小组讨论相结合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在固定的40分钟课堂完成自己预设的教学任务,都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用“一言堂”的模式完成教学。在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学生通过课前线上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于大部分知识已经获取了,如果教师还是采用“一言堂”的模式进行授课,将会造成学生厌学现象。因此,基于混合式学习模式下的线下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针对学生产生的疑问,通过集中讲解或者抛出问题的主线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来达成学习。例如在组织学习广州牛津版英语9A Module 1 Geniuses Unit 1 More Practice“Cao Chong weighs an elephant”这篇文章时,为了能让学生准确掌握曹冲称象现场所用到的动词词汇,笔者设计了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角色扮演曹操、曹冲和士兵,把故事演绎出来,特别是称象现场和每一个称象动作所使用的动词lead...onto, walk onto, go lower into, draw a line, mark, take off, be filled with, reach, weigh......
        2、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相结合
        基于混合式学习模式下的线下课堂教学,教学的目标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把课前线上学习的知识系统化。因此,教师适当的引导还是有一定的必要性。但是现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中小学的英语教学是要培养具有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的学生。因此,在中小学的英语课堂上,教师通过设置一定的情景,让学生自主探究或者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语言和思维的碰撞,从而使语言的训练得到强化。在组织学习广州牛津版英语9A Module 4 A taste of literature  Unit 8 Reading The gifts时,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主人翁的心情,笔者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揣摩每一个角色的心情和每一个情景的氛围,然后通过小组演绎课本剧的形式呈现出来。由于学生在课前对西方的圣诞节有足够的背景了解,知道在圣诞节互送礼物的重要性。并且在演绎的时候配合学生自己制作的情景图片,在演绎的环节都把人物的心情呈现得淋漓尽致。
        3、成果展示与自我评价相结合
美国爱德加·戴尔提出的金字塔理论提到在“做中学”或“实际演练”,两周后对于该学习内容的记忆可以达到75%。如果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两周后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因此,在线下课堂学习中,学生通过教师的集中讲授、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等方式对学习的内容进行了再次学习,最后面的环节如果能让学生把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则让学生实现“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从而可以使学习效果达到最大化。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其实就是对学习进行回顾和自我反思,对于课后学习也有一定的帮助。在笔者的课堂实践中,成果展示的形式经常是自主探究成果展示和小组合作展示。而自主研究成果展示则以思维导图展示为主,因为思维导图可以有更多留白的空间,在展示的过程中,可以由师生一起探究进行知识的补充,更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
(三)课后线上资源的设计与实施
        课后的学习,更多的关注点应该放在学生的成果整理和知识迁移方面。因此,在课后线上资源的设计方面,设计内容要让学生对课堂上的学习成果进行系统的整理、总结,并通过线上自测、线上交流、线上答疑、线上作业等方式完成知识的内化与拓展,最后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例如在组织学习广州牛津版英语9A Module 4 A taste of literature Unit 7 Grammar时,学习完由关系代词that/who/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后,笔者设计的课后线上资源是让学生以游戏的方式完成该知识点的思维导图框架,完成对该知识学习成果的整理;然后让学生观看由关系副词when/why/where所引导的定语从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
        实践表明,采用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英语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课堂互动明显增多。在传统的课堂中经常打瞌睡的同学也能够主动参与到小组活动和课堂讨论之中。在平时的当堂检测反馈和基于学习任务的课堂实践中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语言的使用更加丰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更加强。

【参考文献】
1. 杨凤,互联网+背景下基于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7
2.陈郡,李梅,孙健敏.“互联网+”背景下基于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04):33-35.
3. 付文瑶.小学英语混合式学习活动的设计研究[D].导师:吴艳.上海师范大学,2018.
4. 陈莹莹.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导师:蒋宇红.上海师范大学,2020.
5. Singh H, Reed C.A White Paper: Achieving Success with Blended Learning [J]. Centra Software Retrieved, 2001,(5).
6.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 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下)[J]. 电化教育研究,2004,(3-4)
7.【美】洛林.W.安德森等,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修订版)[M].蒋小平,张美琴,罗晶晶,译.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