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素描教学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王纯
[导读] 素描,既是一个独立的画种,又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

        王纯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汶南镇第二中心小学      邮编:271229
        
        素描,既是一个独立的画种,又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美术课程中的素描教学,教师既要指导学生眼、脑、手的配合,还要训练学生在平面上表现出客观物象的空间感、堆积感和质感,使学生的素描作品具有一定的美感和艺术感染力。而小学素描教学又是美术课程训练的基础课题,其目的是通过素描训练,提高初中学生的观察能力、认识能力、想象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水平。基于以上认识,笔者依据平时素描教学的实践和体会,本文试图粗浅的谈谈初中美术素描教学的拙见,请方家赐教。
        一、对素描及小学素描教学的再认识
        素描,不仅仅是一种绘画技法,它在当今视觉艺术中已具有完整的广泛的艺术表现力,它提出了一些新的艺术概念已经深深地影响了其它的艺术门类。素描所具备的这些品质,成就了它自身即为艺术品的独特地位。素描知识和技法蕴含在一切造型艺术当中,如结构、点、线、面、黑、白、灰、质感、量感、空间感、运动感、对比、节奏等等,这些素描的因素构成了整个绘画、雕塑及现代艺术的空间。好的素描作品都有独特的个性风格,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它们良好的精神风貌,另一方面也展现了素描艺术独一无二的魅力。因此,引导学生欣赏经典的素描作品,会对素描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小学的素描教学是美术教育的基础教学,不同于专业美术院校,笔者认为必须打破传统的“明暗”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一方面从技能训练入手,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观,双关齐下,使初中学生既能掌握素描的基本技能,又能培养起良好的审美观。初中学生普遍初次涉及素描,基础较差,如何使他们掌握素描的基本技能,树立良好的审美观呢?首先要抓准素描的培养方向。学生在进行素描的时候,一定要寻找规律性的东西。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使学生掌握观察事物的正确方法。其次,简化现行教材的内容,采用精讲多练的教学形式。笔者在素描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即把现行教材中的素描教学内容划分为三个教学阶段:一是引导学生理解物象的外型结构;二是锻炼学生观察物象的最佳视角;三是培养学生掌握物象的明暗关系。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顺着学生学习的程度,因材施教。
        二、引导学生理解物象的外型结构
        在素描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物象的外型结构,就是强调物象客体的外轮廓结构。首先把素描绘画的重点放在刻画物象的外轮廓结构上,平视物体,理解用二维空间表现三维空间的物体外形,只抓大形,不添画任何明暗,以简单概括的线条把形体比例、结构特征准确地画下来。要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就要有具体的物象和亲身的实践。

在素描教学时,结合山区中学的特点,除选取石膏像外(我校石膏像极少),笔者就地取材,发动学生摘、取自家的弯瓜,圆的大、小南瓜、西瓜,长的丝瓜;圆的、尖的包包菜,大白菜;苹果、大甜梨等瓜果蔬菜;茶壶、茶杯、热水瓶,以及花瓶等等,作为形体简单的静物,引导学生理解外型结构。从这些形体各异的物象上可以看出,剔徐了表面细节和其它特征因素以后,具有鲜明的基本形体特征。在表现这类形体时,要力求透过表面的因素和细节领悟物象内在的基本形体特征。然后,分别摆上静物组合,引导学生理解整体外形。
        教师再带领学生到田园、山坡观察自然景物,亲身感受自然物体那丰富多彩的外形结构。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了基本形体的造型方法后,学会选取形态不一、形体分散的自然物体写生,使他们创造性地运用已学过的观察和表现的方法,在对物象客体的感受、理解、提炼、加工中,学会把握形体结构的关系。在这样由表及里的引导下,学生的形象思维就被激活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磨刀不误砍柴功”。只有理解好外形结构,才能进一步学好素描。
        三、锻炼学生观察物象的最佳视角
        学生进行素描时,在平面上要把一件物体的立体感表现出来,要利用多种视觉元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外形,选择最佳视角。怎样帮助学生把握好视角呢?要重视刻画物体与空间,物体组合之间的主次关系。笔者在素描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用辅助线的方法抓住物体的大小关系,如长与短、粗与细、明与暗、直与曲、疏与密、虚与实等等。去捕捉物体的内外结构线,对于物象的结构、动势、比例、特征、明暗,从观察触摸到默记于心,强化理解,提高基本能力。
        在素描教学的这个环节中,还要强调体积感的表现,引导学生用大小明暗块面去辅助画面的效果,但并不完全依赖调子要素,使之达到结构合理、比例适当、透视准确。画面既可以体现出形体透视、结构造型的严谨性,又可以体现出形体透视、结构造型的绘画性。这样步步深入,才能使学生加深对表现物象的理解,认识物体在不同的视角中产生不同的美感,从而培养初中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审视美,去体现美,去领略美,去展示美。
        四、培养学生掌握物象的明暗关系
        在素描教学中,所谓掌握明暗关系,是指以明暗调子为主要手段,以物象的体积、空间和质感等因素为目的的一种训练方式。光线在物体上产生的明暗变化,一般归纳为三大面、五大调子。光影素描训练自始至终强调整体观察。整体观察中强调的重要问题是:使观察固定在一个焦点上,由此产生的空间秩序必须符合视觉科学的规律。由于初中学生初步接触素描,所以只作一般的几何形体后景物练习。依赖光去描绘物象,旨在培养生的审美观察能力,只要求理解单色的色阶变化对物体造型的作用就可以了。从简单有趣的绘画活动中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特别有利于那些绘画兴趣较浓的,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在质感上的审美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此外,教师还应该从比例关系、空间关系、线的组合、排列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素描技能培养和训练。
        现代美育要树立大教育观,教育要为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素描是美术教育的基础,要从最简单的物体绘画入手,唤起学生对美的认识和追求。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