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季秋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邾城第四小学4304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体系的不断改革和发展,现阶段教师对于如何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如何改变课堂教学机制、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理念做出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索,制定了严格的标准与计划。基于此,研究将基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平台,对如何实现“教育守望”,如何提升教师素养、如何让课堂紧跟时代步伐进行相关论述,同时希望能够借助此次研究将《平语近人》中关于教育守望的看法与意见融入在其中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应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探究
结合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状况来分析,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如何应用先进的思想、如何创新教学理念、如何遵守四有好老师职业操守、如何实现对学生群体的有效关注和培养,依然存在有一定的认知不足和行动确实。在这一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与学习质量也难也得到快速的发展。最终会严重制约教师和学生的个人价值发挥。在此,研究将结合《平语近人》中关于现代化教育的理念做深入分析,将之带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应用,以此为后续个人的教育工作开展和进步提供参考依据和精神指导。
一、融合先进思想,创新教育理念
《平语近人》中提到: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书育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名教师,在对这一先进思想进行解读的过程中,需要将个人的教学实践融入到其中进行分析和探索。
例如:在日常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性的通过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培养,而对于如何落实“教书育人”却存在有一定的认知不足。具体情况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只知道如何“教书”,却不知道如何“育人”。对此,教师要结合《平语近人》中的思想,对个人现有的教学理念进行创新,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做出了解,对教书育人的本质与内涵做出解读,以此设计符合个人教学需求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学习模式,符合教书育人机制运行和发展的教学理念。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有教无类”这一理念应用起来,不得对学生进行分类,不得对学生存在偏见,而是要因人而异、因材而用,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
二、建立四有机制,深耕教育事业
《平语近人》中提到:好老师应该懂得,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因此,作为教师需要结合“四有好老师”的标准约束自己、反省自己、检讨自己、提升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给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优质的学习空间。
例如: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出了需要对学生进行基础性的知识教学以外,还需要将语文教学内容与四有好老师的发展需求做有效融合。首先,在有理想信念方面,教师需要从自身的信念出发,对学生进行社会认知能力的培养和建设,树立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有道德情操方面,教师需要结合所学知识中的内容对学生的个人素养、人格品质、行为能力等进行有效的规范和约束,促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有方向、更有目标;在有扎实学识方面,教师要从自身出发,深入研读教材内容,了解学生需求,提升教学能力,更新教学方法,实现对学生的高效培养与引导;在有仁爱之心方面,教师要秉承着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学习、关注学生认知、关注学生心理。
三、关注学生成长,引导未来发展
《平语近人》中提到:要把教书育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时候,需要对语文知识中能够提升学生社会认知的、能够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能够带动学生人格品质的、能够改变学生现有思维的内容总结起来、柔和起来对其进行有效灌输。在此,教师可以将语文知识融入到艺术中进行应用,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可以将语文知识融入到学生的日常交际中进行应用,以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或者可以将语文知识融入到学生的思维发展中进行应用,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胸怀,引导学生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更豁达、更从容。
综上所述,通过对《平语近人》中相关理念与看法的解读和分析了解到,在未来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教育现代化理念有效应用起来,将四有好老师发展机制贯彻落实下去,将关注学生群体的健康发展做好根本性的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在带动个人教学素养发展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钟晓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问题的研究[J].华夏教师,2019(36):66.
[2]李冬梅.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亚太教育,2019(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