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春芳
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保和镇第一完全小学 邮编 674600
摘要:哈佛大学有句校训:人的成功除了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科学 ,去活化我们下一代人的思维。这才是科学带给孩子最重要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一直把“科学素质教育”列为他们教育主要大纲的原因,也是我们国家提倡“科教兴国”的真正意义所在,只是目前我们国家的教育模式无法在学习过程中去滋润孩子成长的需要,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索科学教育的正确方式,提高科学教育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对策;重要性
引言:科学教育是现在教育必不可少的。学生在上科学课的时候在玩乐中就学到了好多知识。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观察—思考—提问—动手—合作—表达,促进孩子观察力、思考力、认知力、动手力、组织力、表达力的全面提升.孩子们不但对科学知识感兴趣,对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也会大大提高。因此,教师应该提高对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视。
一.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1.科学教学能解决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儿童和成人都对探索自然世界有着天然的兴趣。在科学学习中,孩子们学习自然知识并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科学为满足儿童天生的好奇心提供了机会。提出问题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见识,并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周围的环境,但是孩子通常无法做出良好的口头表达。老师可以引导孩子观察物体,操纵物体以及观察他们在操纵后获得的结果。在观察和操作过程中,儿童应与老师或同学沟通。这样,孩子们可以学到很多关于他们周围世界的知识。
2.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儿童应该学习科学的另一个原因是要培养他们的科学素质。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使儿童为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做好准备。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已经戏剧性地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理解。几乎每天都有新产品和程序被发明或发现,它们为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社会需求。一些困扰人们的问题和争论--健康和老龄化、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交通、通讯、福利、平等越来越需要创新思维和同情心。
3.科学实验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教育与科学密不可分。适当的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科学实验是直接培养学生科学意识的有效途径,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科学实验时,遵循某些科学程序,观察结果、假设、实验、测试、结论等。当学生进行这些科学实验时,他们逐渐学习某种科学方法,掌握某种科学思维,具有某种科学精神,并且愿意探索并不断寻求真理。因为科学精神的实质是从事实中寻求真理,所以科学实验是学生从事实中寻求真理的重要手段。例如,六年级科学实验中的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混浊。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应的原理,并培养他们在上课前观察、分析和反思,准备相应的教具并开始创造情景的能力,让学生进行假设,然后通过自己的相应实验操作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并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索,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小学科学的重要性在于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关键的基础科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科学兴趣和思维习惯,带着科学的精神不断成长。所以教师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小学科学的重要性在于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关键的基础科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科学兴趣和思维习惯,带着科学的精神不断成长,为以后初中、高中、大学的理、化、生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5.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小学科学的学习中,观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学生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但是小学生的观察意识较为薄弱,在科学教学课堂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培养观察意识。这种观察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而是要通过现象看本质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教师在教学“拱形的力量”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比较纸梁和拱形的承重能力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将硬纸卷一卷平放在桌面上,再不停的放置垫圈,引导学生观察拱形的受压能力,最后得出结论拱形比横梁承受的压力更强。通过这样的观察实验教学学生全神贯注地关注着教师的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促进学生的思考。
二. 推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发展的对策
1.扩大小学科学教育的师资力量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因此为了推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发展,应当扩大小学科学教育的师资力量,为课堂提供具备专业素养的科学老师。为了提高科学教师的整体水平,应该鼓励师范类院校开设小学科学教育专业,把自然科学知识融入到小学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学习当中,不断加强对未来教师科学素养的培养。这样一来师范类院校就可以为小学科学教育提供优质的师资力量,从而提高小学科学教育课堂的教学质量。此外,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可以对现任的科学教师进行统一的科学素养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2.增加小学科学教育的课时
针对小学科学教育课堂时间不够用的问题,学校方面应该增加小学科学教育的课时。让教师拥有更多的课堂时间开展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保证课堂实践探究的进行,加强学生在活动中的思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另外,学校方面也要加强对小学科学教育的监督,不让其他科任教师占用小学科学教育的课堂时间,确保小学科学教育课堂的有序进行。
3.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工具
为了推动小学科学教育课堂的发展,学校应该加大对小学科学教育的资金投入,为课堂教学提供充足的资源工具。这样可以便于教师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可以投入到课堂的科学实践中进行探索和研究,从而获得新知识,也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小学科学教育是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周围的生活环境。因此,教师在开展科学教育课堂的时候,要与生活紧密联系,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例如在教学“使用工具”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前要求学生收集自己在生活中所见到的工具,并把它带到课堂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工具进行分类,并带领着学生学习这些工具的属性和使用方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也让课堂教学变得丰富有趣。
结语:总之,科学是一门需要思维和创新的学科,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科学课堂上展翅高飞。
参考文献:
[1]范静.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当代家庭教育,2020(26):144-145.
[2]赵允聪.谈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的重要性[J].当代家庭教育,2020(14):150.
[3]马光昆.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求知导刊,2020(16):52-53.
[4]闫志宏.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性[N]. 吕梁日报,2019-12-3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