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洁芳
佛山市顺德区龙江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 佛山528000
摘要:在目前的学校素质教育课程结构中,学生绝大多数的学习时间都是在班级里度过的。班级文化教育可以通过一定的语言和行为表达方式直接地在融汇于一个班级全体同学的日常学习、工作和实际生活等多个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班级每一个学生的行为,在班级全体同学的身心中产生一种内在的精神鼓舞和激励因子,从而有效提高和大大增强班级集体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归属感。因此,班级文化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它应该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一个重要教育环节。本文将针对中职学校特色班级文化建设进行一系列的研究。
关键词:中职学校;班级文化;特色
一引言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注重学生的知识素质结构,应用技术能力和从业人员资格的培养,学生在职业教育中具有鲜明的专业特点和较强的现实应用能力。各个专业的班级由于今后所从事的工作和职业不同,其所接受的教育内容和方向也有所不同,基于此,其班级的文化建设更应独具特色。
具有特色的文化是其文化的强大生命力。马斯洛主义的动机原理告诉我们:一个人在完全满足了其基本的生理条件需要之后, 更深层次的是一种归属与爱的需要。而特色班级文化的建设则有利于让学生形成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特色班级文化的建设,首先应该确立班级精神,班级精神既是班级每个成员的核心价值观所在,又是每个成员的健康生存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和成败的关键。
二、班级文化的概念
班级文化的概念主要是对班级精神层面和班级行为准则规范两个方面的侧重。曾经美国有一些管理学者把班级文化概念定义为“班级成员在班主任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奋进过程中所形成的、被班级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业规范。”班级文化是依托班级这个平台来营造和传播的,是班级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动文化等各种文化的统一整体,它渗透到班级的各个方面,是班级整体中每个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自主学习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班级共识,是一种班级责任精神,也是一种班级组织管理文化的综合体现。
三、 班级文化建设目标
引导我们的学生以校园为家,让我们的学生一走进课室便可以拥有一种对家的归属感,让我们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都能说话,都在微笑,都在育人,促人进步,整个教室的空间充满育人气氛,使每位学生都品行端正、学习优良、专业素养良好、特长鲜明,技能突出。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互帮互助、实践探究的学习和活动方式,让他们真正立足并参与学校和班级的建设,学会学习、学会担当、学会团队合作、学会做人。
四、 班级文化建设措施
(一)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1、教室环境的布置
教室不仅是全校学生的主要学习活动场所,教室的建筑设计和环境布置也是学校各个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室教学环境设计和空间布置都将有助于教师增强其教书育人的艺术情调,美化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发挥其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精神。
教室学习环境的整体设计和空间布置都需要从实际学习角度进行出发,突显课堂学习的活动氛围、着眼于自主课堂思想教育的引导作用,给予学生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和活动氛围,使他们在良好课堂学习环境中,得到新的激励,更加认真热爱课堂学习。比如,对于学校教室内学习环境的整体设计和空间布置,可以考虑让学生亲自动手来完成。公告栏、评比栏、陈列栏及展示栏和宣传黑板报等各项宣传工作分配给班级不同的小组, 实时更新,形成班级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同时也能够让班级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自身锻炼和展示的良好机会,给班级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内课堂和课外学习生活氛围。
2、宿舍环境的布置
职业学校的大部分学生都住宿,宿舍作为他们重要的日常生活环境,也是他们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场所,宿舍布置设计上应既要保证宿舍的文明、整洁、美观、有序,又需要突显各宿舍的文化特色,彰显个性。各宿舍可在严格遵守宿舍布局和规范的基本前提下,根据各自的住宿情况,宿舍内成员的专业特点、个性和特色,创建一种充满个性、温馨似家、时尚舒适的宿舍环境。
(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1、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在班级中给学生和个人产生良好的影响和心理,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凝聚力。班级教师与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搭配与建设主要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 学生与学生的人际关系版块、教师与学生的人际关系版块、教师与家长的人际关系版块、学生与家长的人际关系版块,对于班主任,在班级教育中应努力促使这四个版块的和谐发展。
2、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
每个班级都有每个班级的特色,要真正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风,首先必定具备正确的舆论环境和氛围,这样班级才能拥有一股正气。舆论对班集体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班集体的全局的风貌,因此培养健康的班集体舆论,是每位班主任在管理班级和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一件事情。正确的集体舆论它主要来源于学校班级活动中的规章制度与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以及其对待别人的批评及进行自我批评的正确态度。因此,作为班主任,我首先用自身的言行去引导和激发正确的集体舆论,并通过各种可行性的途径,比如晨会、墙报、学生座谈等方法来引导正确舆论、挫杀错误舆论,久而久之,在班级中逐渐形成一种健康、良好的班级风貌。
(三)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班级制度体系的好坏、合理与否,是一个班级制度文化水平高低的标志。在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时,班主任首先要注意以下三个基本的方面:第一,必须与学校的规章制度一致;第二,要符合教育课堂和教学的客观规律、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班级的实际情况;第三,注意凸显班级的目标追求、价值观念、作风态度等精神和文化方面的影响。
(四)班级活动文化建设
班级活动文化建设,就是要求班主任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组织和开展一系列形式多元、内容健康的文化活动。例如,举办主题班会,联谊大赛,结合学科课程开展的各种学科活动等,让广大学生充分拓展想象的双翼,尽情地展现自己,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生活,又能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让全班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兴趣,增强自信心。
总结:以上就是针对我国中职学校特色班级文化建设进行的一系列研究。班级文化建设工作是长期的、综合性的德育教学工作,它的内涵也很深厚。班级文化的建设是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它表现了一个班级独有的思想和精神风貌,同时班级文化建设也具有凝聚、制约、激励的作用。班级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工作,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需要班集体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建设。不断完善我国中职学校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理论框架和实践,其最终宗旨是使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的影响力被发挥到最大化,以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促进广大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相关文献:
[1] 张丽;黄炜. 小议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J];各界文论;2007年06期
[2] 贺梅. 班级文化建设的几点尝试[J];辽宁教育;2009年Z1期
[3] 崔阳辉;叶莉英. 营班级文化 建精神家园——浅谈班级文化建设[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01期
[4] 张明钊. 职业中学班级文化建设调查研究——以保定市S职业中学为例[J];社会科学II辑;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