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关志雄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建设与发展,学生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关志雄
        湛江市第二十七中学 广东 湛江  524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建设与发展,学生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讲,更是面临升学的重大压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得到重视。本文主要针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研究,首先针对几点问题进行简单的总结,指出学校不重视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缺乏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以及忽视家庭和社会因素等三方面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分别提出了对应的措施,旨在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效的理论措施,从而保障初中生的健康学习和成长。
        关键词:初中生 心理健康 问题 策略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校针对初中生心理教育缺乏重视
        目前,部分学校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并没有引起重视,一味关注学生的成绩好坏,即使是一些学校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但大多都只是应付检查,并没有真正落实好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初中处于比较关键的学习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对于外界事物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但是心理的承受能力却较低,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特别是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讲,学习压力特别大,更容易出现心理上的问题,所以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重视,是目前很多学校面临的一大问题,这极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一些学校即使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但是课堂形式主要是采取团体辅导和咨询的形式,没有专门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进行专门的解答和辅导,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并不明显。
        2、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专业人才
        在目前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很少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出身的,大多数都是由学校的班主任、思政课老师甚至其他学科老师担任,这就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缺乏专业性。这些担任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自身并没有接受过专业化的心理培训课程,所以在实际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未能采取专业化的手段来为学生答疑解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其他课程不同,是一项对技术性和专业思想等都要求较高的一门学科,因为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应用心理学进行健康教育时,需要应用专业的技能和专业的方式方法,这和政治思想教育之间还是具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其他学科老师担任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本身就具有局限性,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疏导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果没有采取专业化的教学方法,不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还可能导致学生走向另一个极端。
        3、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忽视家庭和社会的作用
        很多学校在进行健康教育工作时,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只是学校的工作和任务,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讲,社会和家庭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我国的教育一直都有着一种不好的习惯,就是关起门来搞教育,这是一种极其不正确的教育理念, 特别是在心理健康教育上。

即使一些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有一点成绩,但是其主要也就是以课的形式来体现,或者组织一些心理健康活动等,这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也都主要是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并没有重视家庭和社会的因素。对于学生来讲,家庭是其成长的主要场所,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忽视。同样,社会也是学生成长的必然场所,在社会中也需要重视学生的健康教育。
        二、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学校要重视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学校领导层面对于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是其工作开展的关键,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也主要是由相关领导人牵头,才可以顺利开展实施,所以首先学校相关领导必须重视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要加大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传工作,进而提高学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除此之外,学校应该提高相关老师的思想知识,促进全员心理教育工作者能够达成共识,共同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出谋划策。
        2、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心理健康专业人才队伍
        教师拥有健康的心理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针对目前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性人才缺乏的状况,学校应该加大力度培训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结合理论和实践,培育一支强大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团队。学校首先应该招聘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保障师资力量。除此之外,在平常的教师管理工作中,还应该定期开展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培训工作,制定详细全面的培训计划,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认识的同时,也提高相关老师的专业化技能和教育方式方法,从而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服务。
        3、建立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对于初中生来讲,其主要的目的是学习,因此学生一天之中有大部分时间仍然是在学校,所以学校更应该重视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家庭和社会也是一个学校重要的成长环境,甚至学生很多心理健康问题并不是在学校形成的,其主要就来源于家庭或者社会,所以也不能忽视家庭和社会的因素。在对初中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同时,老师需要和家长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全面了解学生在家的状况,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环境,深入学生内心,从而更加全方位的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以此更加准确的找出解决学生问题的办法。
        综上所述,初中生正处于学习的关键阶段,学习压力大、社会诱惑力大,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初三生在面临升学压力下,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借助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坚实的后盾,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积极向上,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鹏.刍议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成才之路,2021(07):143-144.
        [2]余康发,王丽琴.初中生心理问题浅析及健康教育对策[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8,33(02):127-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