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与应对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陈奕明
[导读]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阅读能力是学生要掌握的基础技能之一。

        陈奕明
        紫金县瓦溪镇小学 广东 河源 517400
        【摘要】: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阅读能力是学生要掌握的基础技能之一。这不仅对于学生形成一定的判断能力,和对事物具有自己独到见解的能力有帮助,同时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学生以后的成长发展,也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基于此,本文通过阐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并以此为切入口,探究了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一、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汉字积累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单纯的汉字教学容易使学生记忆混乱,并且难以理解运用,教师通过对汉字在课文中的运用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对字词更好地进行理解,对日后汉字的运用具有很大益处。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增加阅读量提高听说读写能力,通过拓展阅读视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说话技巧、听力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培养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这对于阅读教学的质量有很大的提升,同时,对学生进行阅读兴趣的培养,对于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教学任务的落实也很有用。除此之外,学生阅读学习的提升,也间接提升了自身的文学素养,能够使学生在阅读中提高对生活的感悟。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就传统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模式而言,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有效彰显,大多数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这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对阅读教学的热情。另外,基于小学生知识体系尚不完善,且主观认知能力过于局限,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性较强,难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对学生自身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起到一定阻碍作用。最为重要的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枯燥、乏味,致使学生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兴趣不高,学生对教学内容没有兴趣,自然就难以投入到学习中,这对于学生的阅读学习来说,无疑是具有重大影响作用。这就需要教师能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或者精选课堂内容等方式,来调动学生对阅读教学的兴趣,让学生投入到阅读教学中。
三、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兴趣,赞赏式教学
        任何事情的开展,要想取得好的结果,兴趣是很好的办法之一,尤其对于学习来说更甚。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最能够提高其学习兴趣的就是一个良好的教学态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自己的教学态度,对于学生要赞赏多于批评,学生只有在得到夸奖时,才能够注意到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与教师教学内容的契合度,进而对于课堂内容产生兴趣。所以说,兴趣是学生开展学习过程中很重要的手段。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培养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同时也应注重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赏析能力,这样,学生在读到好文章时,就不会只能出现“不错”的感叹,而是能够运用专业的、有技术素养的赞美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能够从文章的辞藻运用角度、句子修辞结构和文章表达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且能够想象得出文章描绘的情景和文章隐藏表达的情感,这是一种赏析能力的培养。如此,不仅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还能培养学生对文章的认识与赏析,在潜移默化中也就提升了阅读教学的质量。


(二)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做好阅读引导工作
        小学高年级学生虽然拥有一定的阅读经验与知识积累,但是高年级的语文课文难度、深度与广度均有所增加,要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这就要求小学高段语文教师在日常阅读教学中,应当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问题、任务或话题做好阅读引导工作,赋予他们充足的空间与时间自主阅读,使其尝试分析课文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和主旨大意等,增强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三)精选课堂内容
        为了提高小学生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开展具体的教学工作之前,应对教学课堂提前规划好。在规划课堂教学的内容时,教师首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一定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为出发点,制定既符合教学要求也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也就是说,教师在选择或者制定课堂教学内容时,除了需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展开教学外,也需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需求为基础,让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学习,学生更容易接受、掌握。小学因为是教育过程的基础阶段,课文一般都围绕生字词、句子段落的语法以及文章的修辞逻辑思维等方面的教学,通过这些学习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四)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中,学生能够理解文章,并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是阅读教学的核心所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意识还没成熟,教师不应该要求学生的表达中有成熟的思维逻辑,要求学生将所讲内容表达清晰即可,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渐促进学生形成完整的逻辑思维。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阅读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充分运用多种方式进行阅读教学。教师不仅要运用以往的教学方式,还应该积极探索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教师要以学生的特性为基础,结合实际教学内容,从而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方式。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爱玩的特性,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中融合趣味性,丰富阅读内容的故事性。教师可以开展文章角色扮演小剧场,使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比如在文章《穷人》教学中,教师要首先为学生分析文章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使学生深刻把握人物特点,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了解人物,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拿捏人物进行表演。《穷人》的主人公桑娜家庭环境较为困难,桑娜具有善良的性格特点,学生在扮演之前,教师要先让学生了解桑娜的家庭状况,并对桑娜的性格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主题,虽然家庭是贫困的,但是桑娜的心灵反而更加高贵。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在教学活动中融入趣味性,活动环节避免过于僵硬、刻板,使学生在活动中产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可以真正融入表演过程中,产生良好的个人感悟。
四、结束语
        总而来说,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开展有效的教学,是新时期教育的新要求,教师一定要对阅读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尽可能的培养学生对阅读教学的兴趣,注意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做好阅读引导工作并且使用多种表达方式,从而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杨蓉. 瑞丽市傣族地区乡村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2]马晓红.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9.
[3]李玉. 部编本小学语文阅读策略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