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君梅
安徽省合肥市莲花小学 230601
摘要:科普阅读有很重要的意义,但科普阅读在小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要推广小学科普阅读,就要重新认识科普阅读的意义,学校要从多方面入手,布置校园环境,提供优质图书,加大教师的推广力量,开展丰富的科普活动,推荐科普读物等,同时还要做好与家长的合作。
关键词:科普阅读 现状分析 重要性 推广策略
随着社会上全民阅读的开展,人们越来越重视阅读。科普阅读作为阅读的一部分,人们逐渐意识到科普阅读的重要性,但在小学生科普阅读的情况却不容乐观。通过对我校学生科普阅读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科普阅读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阅读科普书籍的量很少。分析发现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家长方面来看,大部分家长接触到的科普书籍少,不知道给孩子买什么样的科普书籍;学生接触到的科普书籍比较单一,得到科普书籍的途径少,觉得科普书籍不好看,没有兴趣。目前阅读的最多的是《十万个为什么》,其次是《昆虫记》。从学校方面来看,阅读是教学的一部分,但主要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所以学生阅读的书籍更多的是由语文教师推荐的文学作品。科普阅读的书籍更多的应该由科学教师推荐,但小学科学专职教师少,教学任务繁重,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中。教师自身科普阅读的意识不强,没有很好地将科普阅读融入教学中。
为此小学科普阅读需要进一步推广!如何有效推广小学科普阅读?
一、重新认识科普阅读的重要性
科普阅读是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水平的必然选择,是青少年增长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的基本途径。
小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发现、好奇是十分宝贵的科学精神。如今小学科学课程越来越得到重视,科普阅读作为科学教学的拓展和延伸[1],也同样是科学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开展课外科普阅读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更一步对激发他们对世界探索的欲望,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视野,锻炼思维。
科普阅读还是考试的需要。现行的小学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每册都有一个单元是关于科普的课文。小学、初中、高中的语文测试中阅读理解部分经常会有关科普类阅读的文章。
二、校园营造科普阅读氛围,创设科普阅读文化
良好的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力量,以其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着学生的精神和到头提升,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校要尽可能多地营造科普阅读氛围。
如我校在校园里专门设置了科学智慧墙,学生在课间可以在这里玩科学,学到科学知识的同时,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将一系列的有趣的科普小知识做成漂亮的框架贴在墙上,供学生课后阅读。在学校在连廊处专门开设了科普阅读天地,书架上放满了各种科普书籍,有舒服漂亮的凳子,学生闲暇之余可以在这里自主阅读。学校每周有校园广播,设置了科普专栏,由教师、学生投稿,借助校园广播让全校师生都能听到有趣的或者前沿的科学知识。还利用了板报、标语对科普阅读进行宣传。
三、优化学校图书馆,加强班级科普阅读
要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作用,让图书馆里的优质图书在学生中最快的流动,就是以班级的形式借阅。
如我校清除学校图书馆中一些质量差的、知识末更新的、陈旧的科普书籍,学校采购了大量的优质科普书籍,增加了学校图书馆中科普书籍的比例,供学生借阅。每个班级都建立了图书角,定期到图书馆借书,要求所借的科普书籍达到三分之一,扩大科普书籍的流通量。教师鼓励学生将自己喜欢的科普图书带到学校和同学分享,可以设置专门的阅读时间,学生之间互相借阅科普图书。
四、开展丰富的科普活动
科普活动也叫科普体验式阅读[2]。科普阅读与科普活动相互促进,学生在科普阅读中获得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在体验科普活动时,更加具有主动性,在活动中对知识进行理解、感受、感悟、发现,同时科普活动还会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积极转变,增强学生的科普意识,促进学生通过科普阅读获得更多的乐趣。
所以,学校要开展丰富的科普活动。例如,开展科普知识抢答竞赛;校园科普读书日;邀请专家到学校进行科普讲座;班级开展科普读书交流会,分享阅读的收获; 开展“科普模型比赛”、“植物标本制作”、“科普小制作”等活动。这些丰富的科普活动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知识,有的还能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五、各科教师共同参与推广
科普阅读是阅读的一部分,当前推广科普阅读的主要科学老师,推广力量薄弱。这就需要更多的教师参与其中。因此各科教师需要转变阅读观念,特别是语文和数学等学科的教师,在推荐学生阅读的时候,要增加科普书籍的比例。学校可以组织各科教师参加科普阅读的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科普阅读能力;在学校读书会上,有经验的教师向全校教师宣传科普阅读的重要性,分享阅读科普书籍的心得,推荐科普阅读书籍。
六、推荐合适的科普阅读书目
教师推荐的科普书籍要适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与知识储备。一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要推荐科普绘本,字少图多;三四年级学生开始由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能够建立简单的抽象思维,所以推荐的科普书籍要图文并茂,并且要具有趣味性;五六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可以推荐以文字为主的科普书籍,加大对文字理解的深度。
在考虑学生思维特点前提下,还要考虑学生知识的储备量,不能超出学生理解范围,如不能向三年级的学生推荐《时间简史》,但可以向六年级学生推荐。所以推荐的科普书籍可以按各年级的书本知识来推荐,根据语文、数学、科学书本涉及到的知识来列出合适的书单。此外,还可以推荐专家推荐的书目,如《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推荐的书目。
将推荐合适的科普书目列出书单,教师备课时留意一下本课或者本单元所能推荐的科普书籍,课堂上或者课后教师就能轻松、快速地向学生推荐,让更多优秀的科普读物被学生知道和选读。
七、家校合作,共同促进科普阅读
家庭教育所发挥的作用有时比学校教育更大,学生长期形成的阅读动机、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与家庭阅读环境紧密相关[ 3 ]。学校在科普阅读方面做出多方面努力的同时,还要和家长做好沟通,让家长也参与到科普阅读中。教师可以线下推荐,也可以线上通过QQ、微信等软件向家长提供可供阅读的书目,由学生和家长自主选择。目前有小部分家长已经认识到科普阅读的重要性,但仍有很多家长需要更新阅读观念,教师和学校要向家长多宣传科普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家长要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科普阅读资源,除购买科普书籍外,还可以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社区书吧阅读或借阅;还可以和孩子共读一本科普书,与孩子讨论书中的问题。家校共同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普阅读习惯,体验阅读的快乐,激发学生科普阅读的兴趣。
综上所述,加强科普阅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需要学校、教师、家庭等多方面共同努力,营造学生科普阅读的氛围,开展丰富的科普活动,给学生提供得到适合的优质的科普书籍的途径,培养阅读习惯等。科普阅读推广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只有大家都重视科普阅读,积极地寻找推广途径,完善科普阅读体系,才能让科普书籍成为学生爱阅读的常态。
[1] 胡成清?. 加强课外科普阅读,提升学生科学素养[J]. 学周刊,2018(5):142-143.
[2]俞芳芳. 从素材到素养——以学生科学素养为指向的学校科普阅读推进实践初探[J].小学教学研究,2019(10):80-82.
[3]宋乃庆,肖林,程浩??.小学生阅读素养的背景因素探析——基于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17(2):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