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笑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100081
2020新冠疫情引发全球危机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深度改变世界政治与经济,与之同时悄然改变者我们的学习生活。怎样把握真实危机时刻的教学情境,结合教材中家国情怀的教育资源,以何种教学设计的策略与手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家国情怀,感恩与珍惜新时代的幸福生活,因文化自信而坚定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课程思政目标。
一、中国人物画古来尊人伦重教化
中国人物画在发展中形成了重视教化传播的独特艺术传统,在周代即有劝人惩恶扬善的历史人物壁画,至战国、秦汉,已有大量以历史事件、神话人物故事和人物活动为题材的人物画作品出现。魏晋时期,人物画由略而精,顾恺之的人物画《女史箴图》更为突出的使用描绘人物的手段达到教化与劝谏的功能,为人物画奠定了以形写神,写真性情的重要传统。唐朝人物画作品题材丰富,创作技法全面,出现了阎立本、张萱、周昉等名家,表现真实生活中的人物的精神风貌,这一时期把人物画的表现力推向了高峰。五代、两宋随着宫廷画院的兴办,工笔人物画更趋精美,题材广泛,包括肖像、宗教、仕女、高士以及表现农村与城市人物生活场景的风俗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民风民俗的记录,更是时代的画像。
使学生对中国传统人物画有基本的了解,基本的认知,是不可忽略的教学环节,可以引导学生探究蒋兆和的人物画表现形式的中西融合,表现手法“骨法用笔”,蒋兆和人物画创作手法“为民写真”的艺术特点,带有强烈的中国传统人物画基因。蒋兆和的人物画所描绘创作的内涵来源于生活,满怀家国情。
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教学目标设计的原点
在《蒋兆和的人物画》备课研究中,深受蒋兆和人物画浓浓的家国情怀的启示,是深藏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家国精神,支撑我们直面各种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也正是中国人世代相传的家国情怀和家国责任感,让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体会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背后的神韵所在。
蒋兆和的人物画作品中表现孩童的作品居多,视角清晰,情感饱满的表现少年儿童的生活状态,作品《卖小吃的老人》、《朱门酒肉臭》、《阿Q像》、《乞归》、《流浪的小子》、《卖子图》、《小子卖苦茶》、《一篮春色卖人间》等都是建国前的人物画作品,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上世纪50年代创作的《给爷爷读报》、《把学习成绩告诉志愿军叔叔》、《小孩与鸽》等,表达了他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之情,家国情愫可见一斑。
围绕家国精神的作品内涵,选择赏析蒋兆和表现少年儿童的人物画作品,从作品的内容、表现形式分析、感知画家的创作意图、理解画家“为民写真”的写意人物画的特点,达成“双基“目标。
通过欣赏、观察、分析、评述的手段感知蒋兆和人物画的特点,了解蒋兆和的写意人物画的题材、表现形式的特点,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分析并掌握中国人物画的主要表现手段有哪些。通过课堂学习任务单和课后书写欣赏评述的练习,巩固对蒋兆的人物画作品中家国情怀思想内涵的理解,形成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
鉴赏与分析蒋兆和的人物画,理解蒋兆和人物画“为民写真”的艺术特点。学生能够在文化生活实践中探究与发现中国人物画的表现手段与作品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珍惜热爱新时代的生活,发现生活之美,热爱传统文化,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内涵与高度,是在教与学的全过程中落实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三、探究蒋兆和的人物画作品“为民写真”是如何“为民”
蒋兆和曾说 “……师我者万物之形体,惠我者世间之人情,感于中,形于外……”蒋兆和先生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最执着于用水墨人物为底层民众呼吁呐喊的画家,1949年新中国建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蒋兆和饱含热情的用画笔为人民大众的讴歌,画家所关注的是人民的生活,表现新时代中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民群众。
教学环节中设计鉴赏有代表性蒋兆和的人物画作品,分析判断作品中所表现了哪些人物?从作品表达的内容探究作品的思想内涵,以学习任务驱动学习活动,与学习伙伴共同观察画作、分析人物形象、探究问题。通过归纳分析作品所表现人物与内容,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蒋兆和的人物画是满怀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的“为民”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始终秉持“为民写真”的创作理念,这是以人为本的现实主义精神,“为民”是蒋兆和人物画的重要特点。
蒋兆和的人物画选择生活中典型的人物形象,如《工地》《休息的时候》,为学生所熟知的《杜甫》《祖冲之》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来源于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作品有感染力才能教育人民、鼓舞人民、激励人民。他说“对我来讲,离开了人民大众,离开了生活,艺术则无从谈起。”这段话明确指出,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是艺术的唯一源泉,满怀家国热情的“为民”是艺术创作的源动力。
学习任务驱动的主旨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蒋兆和画的是当代的人,身边的人物,用写意人物画的手段坚持为民写真,这是以人为本的现实主义精神,是“为民”。学习任务的驱动、教学资源的引用、教学方式的选择、学习活动的设计,无不指向学生感知理解蒋兆和的人物画作品蕴含满腔爱国热忱和中华民族精神。
四、蒋兆和的人物画是怎样做到“写真”的
选择蒋兆和典型的人物画稿,尤其是与学习群体年龄接近的表现青少年人物的作品,组织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进一步探究画家所关注的是人民的生活,表现的是新时代中的人民。选用人物形象对比,比较其美术表现手法的方式,从美术表现技法的角度,探讨画家是用哪种美术表现手法,真实又生动的描绘出这些人物的?
使用表现志愿军的作品局部细节图片,分析画家运用中国画线条表现手段使所绘制的人物极具表现性。加入了素描的手段增强造型表现力,深厚娴熟的笔墨基本功,使蒋兆和先生在人物画创作中表现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而谦恭地观察时代生活,研究社会人物,只有诚挚地表达自己炽热的感情才能做到“写真”。
课程思政不是生硬的说教,亦不是在教学中简单的植入“思政”而是寻找一个单元的课程,一个课时的课程中最打动人心的精神内涵贯穿辐射整节课,整个单元的课程设计的每一个环节。欣赏作品、观察、分析讨论,探究问题,通过归纳总结使学生理解蒋兆和的人物画,满怀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为民写真”,实现课程思政目标。
蒋兆和毕生践行“为民写真”的理念,通过一个个小人物呈现出时代的大背景,折射出社会生活的真实和人民的生活面貌。他的人物画曾经激发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表现新中国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品鼓舞人心,可谓“写尽苍生”,成为百年来中国历史变迁的时代见证。展纸笔墨间挥洒渲染的是撼动人心的爱国热情与深切的中华民族情感。?
有前期的欣赏评述领域的教学铺陈,再在进行创意实践的作品表现,创作“全民抗议”“学党史我学我画”“学红船精神 做时代工匠”为主题的人物画,用自己的画笔描绘新时代生活中的人物,“为民写真”,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传统,革命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