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和钰
广西南宁市桂雅路小学 530022
摘要:面对新时代的“大语文”热,应注重文化传承,也需开阔学生视野。为此,应关注阅读教学,使小学生具有良好的自主阅读能力与兴趣,让他们汲取文本的中的智慧和知识,助力学生综合能力协调发展。作为中段语文教师,应了解该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身心发育规律,密切教学与生活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感知力、创造力,使他们进行课外阅读、实践学习,不断地延伸语文教学广度与深度。在此,本文浅要展开对提升小学中年段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
关键词:提升;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引言:新课标中指出“应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他们的情感体验,使其获取丰富的知识,拥有良好语感[1]”。中段小学生历经低年级学习积累,语言表达能力、识字水平与阅读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师应注重教学拓展,使阅读从课堂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具有探究学习意识、广泛阅读兴趣、独立思考能力。在生本视域下,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加强多边教学互动,充分地彰显学科育人优势。
一、促进教学延伸,激发阅读好奇
在大语文时代中,既需发挥学科的基础性、综合性教育作用,也应贯彻落实新教育理念。为此,教师应具有课程开发、教学延伸意识,密切教学与生活的链接,促进多学科融合。只有避免在“经验之谈”中进行定式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探究意识,让小学生产生阅读好奇,保护他们的求知欲,使其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受到智慧启蒙,让阅读教学具有广度。
例如:在《蟋蟀的住宅》教学后,学生深受蟋蟀精神的感动。教师可趁热打铁,通过“昆虫的世界,也是自然界的缩影,甚至远比我们所能想象到的更精彩。这里有猎杀、追逐与繁衍的智慧,想知道为什么‘神圣的甲虫’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吗?蝉和蚁之间发生了怎样有趣的故事?大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仔细阅读《昆虫记》,里面有趣味故事,也有科普知识,更充满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引导,诱发学生的阅读好奇。
二、展开生动教学,培养阅读能力
为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能力,教师还应展开生动施教。比如:运用情境教学、思维导图、混合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进行阅读训练,使中段小学生告别朗读,具有默读能力,提升他们的阅读速度,使其拥有高昂的阅读兴趣。
例如:教师在《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中,可进行角色扮演教学,营造生动课堂。并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童话故事书《绿野仙踪》《格林童话》《冰雪女王》《木偶奇遇记》等,使学生掌握阅读标记方法,做好摘抄、读书笔记,提升其阅读能力。
三、关注生生交流,营造阅读氛围
构建崇尚阅读的班风,促进中段小学生阅读学习能力发展,需要教师鼓励生生阅读。只有密切多边互动,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小学生的阅读情况、存在哪些问题,对其加以针对性教学指导,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为此,可重视对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运用。
例如:教师可将不同阅读兴趣偏好的学生分组,依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2]”的原则,将学生划分到不同的组别,并展开班级的阅读推介活动、向其他伙伴“安利”与分享“我的书单”。使学生进行阅读思考、咀嚼与知识的消化,让他们在组内先进行亮点归拢、内容简述,再组织语言,推选代表在班级中发言。应使每位小组成员都可轮番发言,得到锻炼自我能力的机会。从而,形成好的学风。
四、组织实践活动,升级阅读感受
提升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助力小学生综合素养发展,体现语文科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还应组织多样性教学实践活动,以便升级学生感受、促进教学深入。
例如: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后,使学生结合阅读感受、展开想象,进行续写,并选择优秀的作文,进行分角色演绎。在提升小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中,使其具有审美意识、写作能力,拉近阅读与习作、表演之间的关系。在《普罗米修斯》阅读后,可使学生翻阅更多古希腊神话故事,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篇,展开习作练笔,或与伙伴进行神话演绎,再现经典桥段,使学生能够走进文本当中。在不同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升级小学生的阅读感受,使其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获取成长的力量,具有审美意识与坚韧的品格。
五、结语
综上,提升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并非一朝一夕之功[3]。一方面,教师不可强制要求学生展开阅读,过于重视阅读数量;另一方面,教师应优化自身教学引导方式,调动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知识获得感与学习成就感。只有营造崇尚阅读、广泛积累的学风,才能用书香浸润童心、以阅读陪伴成长,使小学生具有高阶思维,助力其形成开阔视野,进而给他们的未来成长与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甘锋.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19(11):15.
[2]王荣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解析[C].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2019(12).
[3]刘成兰.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