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英杰
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平城九年制学校 山西省大同市 037500
摘要:语文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学科之一,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认知发展,更体现着教师素养。但是,由于受到长期以来一些传统思想观念的制约,以致很多师生对初中语文的认识依然停留在表面,总认为语文就是字词的识记、课文的阅读、习作的书写、训练的强化,并未将语文教学活动与学生发展需要关联起来。长此以往,面对枯燥的教学生态、乏味的教学模式、单一的死记硬背、重复的习题训练,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渐渐丧失,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自然大打折扣。殊不知,对于正处于认知过渡阶段的初中学生而言,其对于语文学习依然有着更高期待,更愿意在高效、多元、丰富的认知生态内学语文、用语文,以实现对自身人文素养的塑造与综合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教师应以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为引领,在切实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果上寻求突破。从不同领域出发,来激活学生认知潜能,为学生提供更为多元、丰富、深入的认知体验,以达到切实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增强;教学效果
构建高效课堂已成为新时代初中语文教学得以高质量、深层次发展的必然趋势,且必将成为诱发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导向、策略得以全面变革与切实强化的主要途径。其既有助于教学效果的增强,又有助于学生认知需要的满足。而且,由于很多初中学生在语文认知上已经具备了一些基本的素养、能力、意识,且个性夙愿更加迫切,更希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语文、用语文。基于此,教师在落实初中语文教学指导时,应以构建高效课堂、增强教学效果为导向,科学创设教学情境、深度拓宽教学路径、高效整合教学资源、适时创新教学模式,切实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探究、深度实践、协作互动的机会,让学生在符合自身认知特性的视域内探究、感知、领悟语文的价值与内涵,在语文阅读、写作、表达、交际等领域内逐步提升综合素养。借助高效课堂作用的发挥,实现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深度培育。
一、加强对教学指导方式的变革,在高效课堂引领下促进学生发展
高效课堂引领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指导,应以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多边互动、深度交流、有效协作为载体,以实现对每一个学生认知发展需要的满足。这使得教师必须在教学指导方式上寻求突破,深入探究与影响高效课堂构建的各方面因素,进而设计出精准的教学目标、高效的教学活动、流畅的教学环节,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内尽情遨游,实现思维的激活与认知的提升。一是研究学生和教材。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需要,搜集、整合、借用有效资源,并对其予以加工、改造,使其灵活渗透至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同时,教师也应该及时关注课标要求与定位,尽量以学生的视觉来设定教学各个环节的侧重点、重难点、关键点,使教学设计尽量向着高效化、多元化方向而发展。二是确立目标与活动。在确保深入掌控教材、把握学情的基础上,教师便应该着力于对教学目标的确立与教学内容的设计,使教学目标更加明晰、精准,教学活动更加多元、生动。在课堂教学开展前对诸如课标、教材、学生、目标、难点、板书、作业等予以全面设计,统筹谋划,使初中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得到全面凸显。例如,在开展《春》教学前,为了使教学指导方式更为高效,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认知特性的兼顾,来设计辅助性朗读接龙游戏,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并明确每一小组的朗读任务,让学生在接龙朗读中感知、品味课文魅力,获得认知发展需要的满足,实现对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落实对教学问题设计的优化,在高效课堂驱动下激活学生潜能
高效课堂目标的达成,与辅助性教学问题引导作用发挥有着紧密关系。而且问题本身就是衔接师生有效互动的桥梁,更是激活学生思维、认知、理解能力的关键所在。
因此,教师在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时,应该以问题为驱动,并将其充分渗透至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组织学生在分析、探究、解答问题中进行思考、激活思维、提升认知,并在质疑、设问中学习新知识、产生新感想、形成新认知,在问题与知识的迁移中促进自身认知蜕变。而且,随着课堂教学中问题作用的发挥,学生的探究意识、质疑精神、创新思维也会得到切实提升,预期教学效果自然也将更为显著。例如,在开展《看云识天气》教学时,教师可以以多媒体为辅助,向学生展示有关云与天气之间的视频,组织学生在直观感知中思考:天上的云与之后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有关联吗?让学生在探索、假设、分析中结合现实生活经验来探寻其中的奥妙,获得思想认识的提升与理解能力的增强,完善自己的认知构架。既提高了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性,又实现了对学生探究、研讨、交流、分享意识的培育。这种以高效问题设定来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组织方式,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得到切实增强。
三、借助对教学活动途径的拓展,在高效课堂辅助下塑造学生素养
进入新时代,可供借助于高效课堂领域的教学资源、工具、素材等也比较丰富,其可以从不同领域、角度、方面实现对教学效果的强化。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各类教学资源的借助与利用,设计出诸多与学生认知特性相契合的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带着浓厚兴趣、饱满热情、迫切夙愿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感知、领悟语文之美,在赏析美、探究美中丰富自身语文认知。一是采用多元化朗读活动。组织学生在分角色朗读、对话式朗读、接龙式朗读等朗读体验中领悟蕴含于课文之中的思想和情感,通过语音、语调的变化,感知课文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情感之美,在美的陶冶与洗礼中诱发心灵共鸣,增强认知能力。二是借助丰富性读写实践。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写作,在写作中阅读,以读促写、以写助读,用更为多元的学习方式,在读与写的转化与过渡中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塑造学生的语文核心素昂。例如,在《济南的冬天》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深层次、近距离感知“济南冬天”的美,教师可以选择多媒体信息技术实施高效课堂构建。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图画、视频等引入课堂,组织学生去观摩、领悟、体味,让学生在多元化刺激下获得认知视域拓展,落实对高效课堂的构建。
四、结论
总之,为了达到构建高效课堂、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使初中语文教学的教育功能与育人作用得以切实发挥。教师在落实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组织、打造时,必须将具体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实际紧密关联起来,以学情定教情,在充分研判、掌控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设计出多元、丰富、高效的教学活动,对学生思想、认识、能力等方面给予全方位、多角度的有效刺激,促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鲜活的认知体验中感知语文之美,激发学习热情,培育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真正达到教学相长、教学互促的目的,帮助学生在高效课堂的驱使下开启属于自己的全新认知发展旅途。使初中语文教学的开展更为科学、高效、充分,从不同层面来激活学生的认知潜能,为学生认知提升、人生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王守义.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读写算,2019(30):172.
[2]曹根时.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构建高效课堂[J].新课程(中学),2019(10):146.
[3]丁桂平.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增强初中语文教学效果[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50-51.
[4]李娟.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自主学习—精讲互动—达标测评—拓展延伸”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9(0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