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琴
日照市商业学校 山东 日照 276800
摘要:进入新时期,中职语文教学在定位、导向、目标上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切实凸显学科特性,更好服务专业发展的大背景下,语文学科在中职学生专业基本发展、道德品质培养、人文素养塑造等领域的作用愈加凸显。然而,就中职语文的实际开展现状来看,依然与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有着很大差距。尤其是教师教学方法相对落实、师生重视程度普遍不足、学生学习兴趣比较低下、课堂教学效率难以保证等困境的凸显,直接制约了学生人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提升,甚至对学生专业技能提升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此,教师应以中职语文教学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为基础,加强对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优化、教学定位导向的明确拓展,以确立更为高效、深入、充分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与深度实践中近距离感知语文之价值与意义,为确保自身综合能力发展而提供铺垫。
关键词:新时期;中职语文;现实困境;应对策略;探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水平、质量的持续提升,社会各界对中职教育教学的效能与现状也给予了更多关注。而且,由于中职生源的复杂性、特殊性,以致很多中职院校在育人导向、办学定位、教学方式上依然存在很多不尽人意之处。其在语文学科的表现尤为突出。一方面,受到学生自身素质的影响,很多教学活动的开展,只能停留于表面,并非真正对中职学生语文素养培育、综合能力提升、身心发展满足提供帮助。另一方面,受到师生思想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比较落后,强制灌输、直接讲授、被动学习等现象比较普遍,其直接制约了中职语文育人功能的发挥与教育作用的凸显。针对这些问题与困境,每一位中职语文教师都应引起重视与关注,并在切实变革、优化、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手段途径、落实对策上寻求突破,以构建出更为宽泛、多元、丰富的教与学生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与专业融合的基础上,更好应用所学语文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使中职语文教学的开展切实满足每一个学生的认知发展需要,更好服务于新时期的中职教育教学发展。
一、新时期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
语文学科在中职学段各学科教学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不仅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与发展,且可以更好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水准的进步。但是,就目前很多中职院校语文教学现状来看,依然存在诸多困境。尤其是学生认知发展受限与教学定位不准的矛盾,直接制约了中职语文育人作用的发挥,势必对中职语文教学效能的提升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1.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普遍不高
受到诸多因素制约,以致中职学段的很多学生语文基础普遍比较薄弱。而且很多学生都是在面临中考失利、或者升学受阻的情况下才进入中职学校。其在语文学习习惯、思想认识、知识基础、综合能力等方面问题居多。而进入中职院校后,面对以就业发展与技能提升为重点的教育导向,其语文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加之自身自控能力不足,叛逆心理较强,以致其对语文学习基本持以得过且过的态度。这些不良意识的影响,使得很多中职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举步维艰。
2.教师教学定位存在显著偏差
相比中职专业学科而言,以语文为引领的文化基础学科在中职院校的关注度、重视度本身不高。加之很多中职语文教师教学思想观念比较滞后,且对于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的吸纳、借鉴、研究不够充分。以致很多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学生认知发展背离甚远。由于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难以凸显,很多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机会比较匮乏。课堂上,强制灌输、直接讲授的现象极为普遍;课堂外,死记硬背、大量训练的情况比较突出。同时,在教学评价与定位上,多数教师依然以成绩为主,对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实践应用能力、良好学习习惯、基本学习意识的关注不足,无形之中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抵触情绪。
二、新时期改进中职语文教学困境的应对策略
针对新时期中职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与困境,教师应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并以校本、生本实际为参考,积极探寻改进对策。构建出与学生认知特性相契合的多元化、丰富性、实践性教学生态,以确保对学生人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将中职语文教学推向全新高度。
1.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深度实施教学研究
中职语文是一门兼具人文性、综合性为一体的基础性学科。教师对语文教学的定位与认识,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塑造。因此,教师应切实转变自身思想观念,并以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为引领,来设定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指导,为确保教学困境突破提供铺垫。一是加强教学研究。根据不同专业特性,学习、了解与学生专业发展相关的科学性、有效性、针对性教学理念、思想,并将其有效应用至语文教学,以全面提升中职语文教学的发展性。二是发挥示范作用。切实规范教师在教学中的用语、行为、指引等,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与学生和谐、平等、民主相处,让学生在思想、认识、态度上切实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进而在教师科学方法手段的引领与驱使下,实现对中职语文教学困境的突破。
2.充分关注专业特性,不断变革教学模式
为了使中职语文教学的开展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延展性,教师在落实教学指导时,应该充分开掘、利用语文教材、课文、知识中的一切资源,将其与学生发展有关的各类因素深度融合起来,并在教学导向、定位、目标上有意向专业方向靠拢,让学生在全方位、多层次引领下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的工具作用,实现专业知识学习与语文学科学习的互促并进。例如,在开展《红楼梦》节选篇目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专业特性,在教学中融入对应的实践应用与展示互动环节,组织旅游专业的学生以贾府中的故事、人物、建筑等为载体,扮演导游,自行规划讲解线路与方向,站在专业的角度对课文开展二次加工、展示、分析,在班内进行导游展演;而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则可以引导其结合课文中不同人物的衣物造型、风格,建筑的结构、特性等,融入专业语言,让学生在专业实践中拓宽语文学习路径,在专业实践中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在多元化教学模式的驱使下,实现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育,以促使中职语文教学效能的提升。
3.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针对传统中职语文教学方式方法的不足与缺憾,教师应在不断优化、创新教法上寻求突破。将诸如“分层教学法”、“实践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更为贴近中职学生认知特性的教学方法引入中职语文课堂。并始终本着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分类推进等原则,来设计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生生、师生互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认识、观点等即时表达出来,并由教师、学生集中开展研讨、论证。随着教学方法的日渐丰富,学生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机会也会显著增强,中职语文教学的生命力、感染力、影响力势必会显著提升。既凸显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又提升了中职语文的教学效能。例如,在开展《劝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设定以“公司发展劝谏书”为主体的课外实践任务,让学生就自己未来职业生涯领域可能涉及的问题予以调研、了解,然后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开展实践与探索,在“教学做合一”的认知过程中获得语文综合素养的塑造。
三、结论
总之,中职语文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根本与关键。若离开基本人文素养、文化涵养的支撑与保证,学生的专业技能发展自然无从保证,中职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也难以彰显。而且,面对诸多不良育人困境的束缚,中职语文教学的效能、价值、作用也无法发挥。对此,教师应以学生实际与教学现状为基础,加强研究与分析,积极探寻有效对策与变革途径,并借助对各类资源、素材的开掘,进一步丰富中职语文教学的内涵,拓宽中职学生的视域,打造出更为多元、高效、宽泛的教学生态,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人文素养,以切实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将中职语文教学推向全新高度与纵深领域,为确保每一位中职学生成长为符合社会需要、满足国家要求的高素质、全面性、综合型人才而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毛惠芬.中职语文教学的现实困境及应对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27):19.
[2]孙月霞.中职语文教学的现实困境及应对策略[J].中国文艺家,2019(06):203.
[3]李名宇.浅析新时期中职院校语文教学的困境及改革思路[J].科学中国人,2017(08):269.
[4]杨艳.对新时期下中职语文教学的现实困境及应对策略研究[J].才智,2016(3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