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凤亮
广西南宁市上林县白圩镇文岭小学
【摘要】对于面对小升初压力的小学六年级学生而言,语文是三大主科之一,在考试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但是语文的学习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上年累月的积累,对于在农村就读小学的学生来说,学好语文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将提出一些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们学到更多知识,为即将到来的小升初考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升初 语文 教学效率 教学策略
【正文】对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而言,老师的教学仍然是学生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而在小学需要学习的三门学科中,语文是最需要积累的学科。在备考小升初中,从知识的广度或者深度来考量,语文学习对于学生提出的要求都将比原来难上很大一个台阶,所以这个阶段,需要教师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们快速汲取知识。这对于农村小升初语文教学而言是很重要的问题,接下来本文将探讨这个问题。
一、布置明确的课前预习任务
1.1做好课前预习的必要性
课堂只有四十分钟,在这几十分钟,教师如果给同学们留出足够的预习时间,那么很有可能无法将原本准备好的教学内容完全讲授给学生,或者节奏混乱,不管是哪种结果,都不利于学生吸收这节课的内容。只有在课前让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才可以有一个精彩的、师生全心投入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对于教学而言,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在讲授一篇课文前,让学生独立标注课文中的段落、生字、生词,并且自行查字典或者利用互联网,对这些生字词进行标注、造句,并且学会课文的正确读音,在课堂上,教师考察学生们对于生字词的理解和课文朗读,从而起到一个很好的预习效果。除此之外,可以让父母加入学生的预习任务中。对于很多农村读书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父母都在外地工作,很少能见面,打电话可能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可以以此为契机,让父母考察孩子读课本背课文,从而增进父子间的关系。来自家人的肯定,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也是最珍贵的奖励。
二、准确掌控课堂节奏,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把控课堂教学时间与节奏的方法。教师应该针对小学生的注意力安排教学内容,例如把学生最感兴趣的部分放在课堂中间的位置,这样学生们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听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就会重拾听课的热情。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所以在学生注意力不太集中的时候,可以安排课堂讨论或者随机提问等,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思考和掌握之前所学的知识点。总而言之,掌握教学节奏的方法就是,要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情况灵活应变,例如根据重难点进行调整,简单的知识点也可以让学生们讨论自学,即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们的反应进行合理的安排。
三、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
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在于,通过有意识地设立情景,更容易让学生对角色产生共情,从而提高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并且因为其新奇有趣,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创立情景前需要学生们对教师充满信任,因此教师日常应该给学生们营造一个温馨宽松的语文课堂。对于即将小升初的六年级的农村学生而言,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要远远胜于城市的学生,因此教师可以经常跟学生们讲村子外的事情,让学生们对于外面的事情充满热情与期待,从而对学习充满热情与期待。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合作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发挥主导能力,合理地进行小组分配,并且关注每个小组的情况,从而让小组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发展。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们分组做任务,从而加深对于课文的理解,并且有利于学生们集中注意力,提高自学能力,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通过创新提高学生兴趣
4.1如何通过引导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于语文教学的目标而言,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是语文课堂对于学生和教师的要求。在这四部分的学习中,阅读理解是其中很重要的部分,因此教师应该想办法让同学们读得下去,即通过一些方法让学生们对于阅读这件事情产生兴趣,这是需要教师进行引导的。
当学生们接触到一篇文章时,首先看到的就是题目,题目往往也是对于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题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阅读文章,并且通过课文推断整篇文章想表达的内容,进而通过教师之后的讲解,对文章产生更深度的认识。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彩色的翅膀》时,我给学生们放了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并且通过对于这首歌的讨论,让同学们明白隐形的翅膀背后代表的含义,从而让同学们对彩色的翅膀产生同样的疑问,并且带着这样的疑问和思考进行课文的学习,提高了课堂效率。
4.2深入浅出,层层深入,巧设问拓展学生思维
在语文课堂中,学习一篇新课文时,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体,因此教师在提问时,需要从整节课、整篇文章的视角出发,从而提出问题,充满引发学生们的思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对问题进行层层分解,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浅入深,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吸收。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凡卡》时,其中有个情节是,凡卡给爷爷写信,但是并没有写地址,这样爷爷肯定不会收到。在这个情节可以设问,假如爷爷收到了凡卡寄来的信,爷爷会怎么想?会怎么做?这个情节的设置是想表达什么?从而让学生们拓宽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结束语】在小升初这一关键的事情,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方法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围绕新课标的要求,根据农村教学的特点,设定合理的教学计划,结合每个同学的实际情况,做出轻微的调整,从而让每个同学的语文知识素养都得到提高,为即将到来的小升初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1]耿娟.浅析小升初语文课堂教学的衔接[J].读与算,2017(28):45.
[2]龙玉成.如何做好小升初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J].基础教育研究,2012(20):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