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传统文化的融合渗透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7期   作者:卢真真
[导读]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

        卢真真
        博兴县兴福镇厨都小学


        摘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目前小学教学中语文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将一些以前的比较传统的教育方式加入到小学课堂教学中来,再结合核心素养教育思路,可以全面培养和强化学生思考力、想象力、人格品质和价值观念,还能使得学生得到整体发展。 在充分渗透基本知识的小学语言教学中,传统文化知识的使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并在提升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能强化学生的基础素质。在本文的探讨中指出了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合与渗透,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帮助他们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加强他们对文化的认知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传统文化资源

引言
有效的小学语文教育不仅能强化学生的知识能力,不光可以使学生高校提升自觉学习的习惯,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方式方法,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传统文化资源,获得重要的成长认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将传统文化资源与小学教学有机结合,渗透传统文化思想,使学生高效率的学习知识。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保留了国家的历史特点,具有传承性。中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发展历程,作为主要语言教育工作者,教师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任务,只有把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和渗透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接受我国的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能使我国的传统文化蓬勃的发展。
        
1.充分利用课本资源,促进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的利用课本资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深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因为小学课本中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多种教学文体展现了不同的表达方式,蕴含深厚的传统文化知识。而且传统文化资源的主要内容都体现在课本上,在强化学生语言认知能力,丰富学生语言思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全面丰富学生的语言意识,能使学生掌握语言、学习、分析运用等多种能力,不仅有助于全面强化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能使学生形成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联系生活感悟课堂所学知识,并通过有效的传统文化渗透,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注重传统文化资源读写方面的运用,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读写是语文教学中的常用手段,有效的读写训练不仅能使学生快速获得知识,还能使学生有体味作者情感,体会文章包含的思想道德意识,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一笔一画的书写和有效的阅读锻炼,能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在核心素养要求下开展教学活动,学生能多元化学习知识,并促进学生明确语文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能力,它可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古诗的时候通过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使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强化学生对古诗意境的理解,通过对诗中景物的了解,感悟诗歌意境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使学生在古诗文阅读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再通过有效的抄写和背诵课文,加深学生对课文意境的深度认知,使学生能深刻体会到古人对事物抽象化的意境认识,强化对事物的认知理解,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深化传统文化的认识。



3.依托传统文化资源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根据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依托传统文化资源优化教育方式,一定关注学生的创新想象力,并根据学生个性实现因材施教。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创新主体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要以强化学生的基础素养为核心,再慢慢的去培养创新想象力,而且要结合目前教育形式的实际情况,来创造独特性的语文课。

4.依靠传统文化资源加强汉语教学体系
要想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依靠传统文化来加强教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根据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提高主动学习意识的基础上,再慢慢地增强学生的基基础汉语素养。有必要从传统文化资源中提取优质学习重点要素,关注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创新方法解决传统教学问题,在提高基本素质的前提下进行个性化教学。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老师还应该为学生创造自我表达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以增强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核心,重视发挥学生的个体性,激发学生的汉语能力。老师必须清楚小学语言课本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学生必须有一个表现和发展的环境。他们应该扩展和扩展教科书的知识,并重视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能只依靠单方面的知识灌输来强迫学生学习汉语,还要给他们时间和空间,以便他们可以获得有用的知识学习启发。老师要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基本素养与具体情况,结合实际情境建立了一个学习档案,记录学生的所有优点和缺点,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刻的了解,正确认识传统文化资源,从中获得启发,提高学习汉语的能力。

5.利用传统文化来提升学生练习语言的能力
所谓“听说读写练”一体化发展,小学语文教学更强调学生自主探知语文精神。而其中合作式、自主探究式教学是现代小学语文教学广泛采用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随机应变的方式来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课堂授课,从而来提升学生高效率的吸收知识点。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主要以教师作为教学主体,被动化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相对以往封闭、单一的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文化资源强化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应注重具有不同阅读经验及生活经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去掉传统死记硬背、机械古板的教学方法,将创新思维和更加高效的语言艺术应用到教学实践中,通过多位一体的教学体系,使学生能够更具创意的学习知识、以更为高效的方法理解传统文化知识,健全学生的语言认知模式,强化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6.结语
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渗透的过程。将传统文化资源融入到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健全学生语文认知模式,提升小学生在语言交流方面的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要根据传统文化资源中优质的教学内容,可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学生对语言的认知理解,使小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强化。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认真对待教学中的工作,引导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使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美丽。
        
参考文献
[1]杨迎霞.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OL].学周刊,2019(15):37[2019-04-28].
[2]林玉兰.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探析[J/OL].学周刊,2019(15):49-50[2019-04-28]
[3]于秀英.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合作能力的培养[/OL].学周刊,2019(13):105[2019-04-28].
[4]房殊.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277-278.
[5]孙小波.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5,08:45.
[6]童一峰.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思考[J].求知导刊,2015,23: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