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和建议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刘信
[导读] 摘要:近年来,消防体制改革过后,基层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在逐步完善,但是消防事故依然层出不穷。
        扬州市广陵区消防救援大队  江苏省扬州市  225000  身份证号码:32102319780103XXXX
        摘要:近年来,消防体制改革过后,基层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在逐步完善,但是消防事故依然层出不穷。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监督管理的人员素质、管理模式和方法僵化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消防监督工作的发展。因此,如何改善消防监督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针对基层消防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在管理模式、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管理手段的等方面进行研究,以便于提出合理的建议解决问题。
        关键词:基层消防;消防安全;监督管理
        引言:随着消防法的实施和修订,消防工作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在消防人员的素质、消防技术也不断提升的同时,消防安全问题也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凸显,消防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消防隐患也越来越多。这种现象和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主体社会单位不负责,消防监督人员工作量大、分身乏力这些都是消防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研究基层消防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探讨问题解决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1.消防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监督管理理念不适应社会要求
        消防监督管理是消防部门被赋予的法定职责。消防监督管理警力不足是现实存在的客观事实,因此,思考如何提升消防监督警力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消防监督管理中,管理和监督两者之间工作失衡现象非常严重,监督管理人员对于监督管理的理念认识不足。消防监督是消防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做好消防监督有利于促进消防管理的有效发展。但是,在当下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随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的任务越来越繁重,消防部门将消防监督工作进行点化监督,他们将工作转化为平时点上监督,更多的监督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的,更有甚者秉持着“一般看工作、一般看运气”的感慨。基层消防管理人员在消防管理手段和思路上存在缺陷。在管理工作时,更多的是为了检查而检查,更加注重完成检查任务。对检查之后关于如何改进以及连续监督工作缺少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和思路。
        1.2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善制约监督管理工作水平
        消防监督工作技术要求高,但是随着消防监督体制改革,监督人员的流失现象非常严重,因此,消防监督管理的人才队伍建设有待提高。首先,监督管理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不是很强,消防监督人员很大一部分没有经过专业院校的学习培训,而正式进入工作之后也培训时间也不是很长,业务能力主要靠自主学习为主。其次,近年来消防体制的变化,部分老消防监督员随着时间消磨掉了工作的积极性,在工作岗位得过且过;新进来消防监督人员在监督岗位上的工作的时间尚浅,不足以担当目前繁重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消防监督工作是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法律专业、建筑学专业、安全管理学专业知识,如果消防监督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不强,也很难在管理工作中做出成绩。而目前消防救援部门给予的相关培训大多停留在抄抄笔记、死背题库方面,真正掌握消防法律、业务知识的人员少之又少,以扬州消防支队为例,全支队监督管理人员约80人,目前通过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的仅4人,同时通过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和法律资格考试的仅1人,与目前消防工作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因此,消防管理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教育工作迫在眉睫,应该建立健全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体制,不完善提高监督管理工作水平,并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持续下去。
        1.3监督手段单一
        消防监督管理在社会单位检查时,还处于面对面检查阶段,信息化的监督系统还处于只运用于内部办公的阶段,消防监督管理的信息技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就连消防法也忽视了消防监督管理的技术应用。现在,一方面,监督管理中“移动执法终端”等设备运用也指处于低层次的运用阶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监督手段单一的弊端,消防监督管理技术远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水平;另一方面,建筑消防设施中的远程联网检测系统等大数据的应用还停留在理论层面,在消防监督管理过程中,并没有参照相关联网数据,更没有实时关注建筑设施的运行数据,并给监管提供助益和提示。因此,无论从内部信息技术还是外部大数据运用方面,提升消防监督管理的技术水平,改善监督手段单一的局势是相当重要的。
        1.4中介服务参与消防管理程度不高
        因为消防管理工作涉及的方面较广,例如:电气、化工等方面,消防监督管理人员不可能都一一具备,也不能就行全方位的进行监督和管理,提供专业化的隐患整改建议。

但是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更行各业的中介服务机构也不断地增加,而由专业人员从事专业性的工作,才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工作的效率和效度,例如,应急管理部门已经建立专家库,将一些中介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纳入其中,在管理过程中,聘用中介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检查工作,大大提升了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和效率。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消防部门将中介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引入消防管理的意识并不强,在监督管理工作中,消防检测、维保服务、电气设备维护等方面中介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在社会消防管理方面参与度并不高,因此提升中介服务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消防管理程度是相当重要的。
        2.创新消防监督管理的对策
        2.1监督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加强消防监督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升监督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管理理念和管理能力是解决当前监督管理警力不足,提高监督管理效能的需要。首先,我们必须建设一个可以拓宽消防监督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管理能力等的平台,提高消防管理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健全消防管理监督人才队伍建设体制,为专业人员的提升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引导消防管理监督人员主动学习和研究提升业务水平的知识论和方法论。其次,我们要提升消防监督管理人员的政治、生活、工作上面的待遇,尽可能的减少人员流失。最后,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行定向培训,让专业人员能够在自身岗位做到精,在自身岗位发挥专业水平。
        2.2提高监督管理信息技术运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不断发展,我们应该利用这一环境背景,提升消防监督官工作的技术水平,实现信息化管理,提升消防管理水平。首先,充分利用远程监督管。例如,在119中心建立城市远程监控中心,对消防设施运行和管理进行实时监督,并进行信息共享,对出现故障信息和隐患信息的及时传达到相关辖区监督人员和社会单位管理人员,运用大数据系统充分开展远程监管,实现远程实时监控社会单位消防设施的运行和消控值班的情况。其次,应加强建筑消防设施信息化的采集和信息处理,虽然远程联网系统目前已逐步开始设备运行,但是,距离城市化的体系化运转和数据云处理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无论是从采集信息的量还是准确性都有所欠缺,还存在大量单位未能连接入网,同时,“放管服”体制下,由于没有强制性规定,多数单位未能实现智能化设备的信息共享(不愿意承担远程监控设备和联网费用),监督管理信息技术运用的体系化和制度化的规定还有待出台。
        2.3整合社会资源推行中介服务
        消防救援部门要规范引导行业协会在消控中心管理、消防检测、设施维修保养、电务服务、日常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安全评估、消防培训等消防管理领域充分发挥专业技术的优势,提高社会面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国家或地方要依托专业机构和相关部门制订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技术规范,规范服务标准,发挥行业公约,规范服务行为,推动专业中介机构开展消防管理技术服务工作。建议消防救援部门通过购买服务或者签订共建协议的方式,将中介机构中专业技术能力强的专家纳入人才库,共同开展社会面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升中介机构消防安全管理的大局意识,并鼓励和引导中介服务机构积极开展消防管理的志愿活动,在志愿消防管理工作中宣传中介结构服务水平,实现消防管理工作提升和中介机构效益的共赢。实行消防中介服务机构资信等级制度与消防管理志愿活动挂钩,提高中介服务机构参与消防监管志愿活动的热情。消防部门应当为中介服务机构参与消防管理和服务搭建公开、公正的平台,引导社会单位开展专业管理外包服务。
        结语
        消防监督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面临很多挑战,消防救援部门监督管理改革是大势所趋,监督管理的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不仅缺少精湛的业务能力,而且思想上也存在相应问题,有着得过且过而倾向,消防技术和监督模式也存在僵化的的现象,有待改进。因此,我们应该建立健全人才队伍建设,在整体上提升消防管理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提上他们的专业水平。此外,我们还要外向要监督力量,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效能,对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雪豹.加强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的对策建议[J].今日消防,2021,6(04):4-5.
        [2]吴春雨.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创新[J].今日消防,2021,6(04):72-73.
        [3]龚关.消防监督工作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今日消防,2021,6(04):102-103.
        [4]陈黎州;曾自立.基层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和建议[J].消防界(电子版),2021,7(06):40-41.
        [5]叶宸辰.基层消防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策略[J].消防界(电子版),2021,7(06):92-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