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7期   作者:朱蕊新
[导读] 目前,我国的教育在不断改革完善,口语交际能力是沟通的基础

        朱蕊新
        莘县俎店镇中心小学  山东聊城  252400
        
        摘要:目前,我国的教育在不断改革完善,口语交际能力是沟通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以保障小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流畅表达。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口语交际是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在小学语文实际教育教学中,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机会成空白状态,教师几乎不会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对孩子口语交际进行培养,这给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带来莫大阻力。现今社会孩子主要通过学校教学接受教育,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们应积极探究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及应对方法,培养小学生们勇于开口,言之有物。
        关键词: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引言
        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语言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它也是服务于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的重要工具。具备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才能更好的适应生活需要,满足成长需要。教育工作者要看到小学生群体在口语交际方面的特征特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推动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进步发展。
        1引导学生演绎情境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最好的策略就是让学生投身到沟通交流、思考表达的情境中,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切身的交际实践中不断提升有关技能,如语言应用和语言思维等。所以,为了充分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帮助学生构建相关的实践交际情境。如,教师可以在契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情境的演绎,让学生在演绎情境的过程中展开积极的沟通、交流和思考,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宝黛初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情境的构建来引导学生进行情境的演绎。首先,教师需要契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贾宝玉和林黛玉初次相识时候的视频,以此来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在视频播放完毕之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视频情境的演绎,由不同学生分别扮演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等角色。在情境演绎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课文作为台词剧本,然后模仿视频中的人物动作进行表现和交流,或者学生也可以在领悟了相关人物的性格特点之后进行台词的自由发挥。最后,当学生成功的演绎完毕这一场景情境之后,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表达技巧和语言能力进行全面的点评,包括优缺点所在。同时教师需要给予表现最好的学生一定的奖励。在这样一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演绎情境,充分的将自己置身于沟通、表达的实践学习中,这对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意义重大。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显著提升教学质量。
        2在互动辩论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语言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媒介,通过语言的交流,彼此了解相互的想法,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是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进度,有意识地安排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技能技巧。日常教学中,经常会看到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做基本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然而无法达到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效果,因此教师需要改进教学方式,科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主题辩论活动,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辩论中,以此提高每一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说开展一次“知识改变命运”的主题辩论会,认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能够改变命运的为一个小组;认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的途径,作为一个小组,然后组织这两个小组的学生展开辩论。

实际上两种观点都可以成立,从这个角度讲,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辩证的思考问题,全面考虑问题,那么他们的眼界就开阔了,思想境界就提高了,对人生对社会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那么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是高尚的。所以,通过一定的主题辩论活动,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在辩论的过程中,让他们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3树立口语交际课程意识,明确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
        审视新课程关于口语交际的理解,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理念而不是课程,口语交际缺少独立的课程形态。体现在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只是一些零碎的口语训练,口语交际教学缺少自己应有的体系和地位,既没有独立的课程形态,也没有专门的教材体系,更没有规定的时间和空间。口语交际课成了教师的自留地,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想种多少就种多少,想种什么就种什么。正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教学大纲的表述变化主要体现在理念的更新上,而实际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测试系统还有待完善,操作系统的不完善使理论与教学现状分离。‘理论先行、实践不足’成了我国中小学听说教学一直难以摆脱的困扰。”孙绍振先生在谈到新课程口语交际时尖锐地指出,(教材)编写者对于口语缺乏起码的研究,甚至缺乏常识,又没有钻研学术成果的愿望,就望文生义地把口语当成了用嘴巴讲出来的话。事实上,一个人不可能先学说话,然后学习讨论,再学会演讲与辩论,一种交际目的的实现,可能要调动多种口语方式,既有讨论,又有即兴演讲来阐释你的观点,也可能为了某个观点进行针锋相对地辩论,所以围绕交际目的的口语交际方式是多样的。美国的中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课的交际形式无非是会话、讨论(包括小组讨论和自由讨论)、讲演、讲故事、辩论、演说、采访、视听教学等。但是同一种训练方式在不同年级有不同的要求,从而形成了口语交际能力的螺旋式训练梯度。
        4培养学生的自信
        交际是一种社会活动,心中有所积蓄,就常常产生倾吐的愿望,生活中遇到问题,就常常想找人帮助解决。但有不少学生总是把话装在心里,长期积淀,致使自己出现压抑感或者焦虑感,甚至产生抑郁症状。而产生这种症状的原因,主要是学生的不自信,即学生不能勇敢地主动地去和别人交流。所以,培养学生自信,是口语交际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师要在课堂中,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要告诉学生:说不好不要紧,说错了也不要紧,只要说出来,就是好的。这样训练,学生自然就敢说了,敢说了就有自信了,有自信了,就能够在经常的训练中逐步说好,在越来越好的体验中,掌握交际的其它技巧,比如说话时的神态、语气、眼神、手势,比如倾听时的耐心、对方观点的捕捉和理解、讨论时的“焦点访谈”等等。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充分凸显学生主体位置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演绎情境、组织课堂辩论活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及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来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沟通、表达和思考,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此,在帮助学生获得了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之后,学生将获得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李万顺《解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名师在线》2019年第26期.
        [2]张克利《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实效策略》,《学周刊》2019年第23期.
        [3]杨秀圃.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探究[J].考试周刊,2019(54):70.
        [4]钟筱原.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路径探析[J].考试周刊,2019(53):69.
        [5]程璜英.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青年时代,2018(29):2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