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住房和城市建设管理局 山东省青岛市 266109
摘要:在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受到持续关注的背景下,基层政府围绕基础设施的完善与饮水工程的建设制定了一系列规划,各类措施的落实,为农村饮水质量的改善做出了突出贡献。与此同时,饮水工程建设的运行资金不足、政策扶持力度不足等问题的爆出,制约了饮水安全管理质量与效能的提升。本文从新时期农村地区饮水工程的建设任务出发,对安全饮水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面临的形势进行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助于巩固饮水工程建设成效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地区;饮水安全;成果巩固
引言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饮用水的水质管理,关系到人类的正常生活与身体健康。在农村地区,受到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等因素的影响,群众的饮水安全形势严峻。围绕农村地区的饮水工程建设,深度调研饮水基础设施、水体污染等层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制定经济、可行的饮水环境治理措施,对农村地区饮水质量的改善以及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1 农村地区饮水安全现状
农业经济发展是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机械化设备以及高效复合肥等生产资料引入农业生产活动以后,农业的发展质量有了显著的提升。而饮水工程建设过于滞后,严重制约了农村地区饮水质量的提升与安全饮水保障体系的构建。从农村地区的建设现状来看,各地方政府围绕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农村地区的交通状况、农村人口的衣食住行状况均得到了大幅改善,但饮水工程的建设仍然存在突出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部分农村地区的水体污染现象严重,水源地保护以及水质监测体系的构建存在较大的难度,诸如此类的客观因素,直接增加了饮水工程推进的难度;另一方面,农村人口在主观上对饮水安全的重视度不足,没有正确认识饮水工程建设的意义以及水质监测的价值,主管部门的职责意识不强或者治理措施缺乏针对性,导致饮水工程缺乏稳定的资金支持与政策扶持,各类因素的叠加,使得饮水工程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针对上述问题,基层政府需要深入调研所在地区的饮水管理状况以及保障体系构建的形势、任务,在巩固既往发展成果的过程中推进饮水工程的建设,为农村人口饮水质量的改善做出应有贡献。
2 农村地区安全饮水的形势
目前,农村地区的饮水质量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地方政府针对农村供水系统建设提出的一系列规范、要求,为安全饮水工作的推进提供了重要指引。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视角来看,要保证各项经济发展措施的有序落实,首先要为农村人口的健康提供稳定的保障,而饮水安全与群众身体健康之间的关联密切,推进饮水工程的建设,在农村地区构建起能够稳定运行的安全饮水保障,是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将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纳入农业现代化的范畴进行考虑,加速饮水工程的建设,改善农村地区的供水效率以及用水质量,能够规范水资源的管理,规避水源问题引起的矛盾纠纷,稳定农村社会,并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用水的规范化管理[1]。
3 农村地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的发展方向
3.1 饮水安全的规划方向
鉴于目前农村地区的饮水质量仍然存在突出问题,政府部门应当正确认识饮水安全的内涵以及农村地区饮水管理的形势,在饮水安全的框架之下完成饮水工程的规划工作。首先,饮水安全规划需要遵循统筹兼顾的基本原则,着眼于饮水质量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组织、有秩序地完成各项任务。
例如,在现有的威胁因素中,工业废水与废气的违法排放,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以及生活垃圾的随意丢弃,可严重威胁周围水体的治疗量,继而对农村人口的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侵害。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部门应当根据饮水质量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各类威胁因素的危害,剖析饮水工程推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再分步骤执行建设任务[2]。其次,在规划期内,饮水工程的规模化发展以及建设活动的实际效益应当作为衡量规划方案的重要参考指标。针对目前农村供水存在的集中度低问题,基层政府需要根据各个区域的水资源分布情况进行合理布局,选择发展优势良好的区域,建设集中供水中心。而对于水资源总量不足、分布点过于分散的状况,政府应当考虑分质供水等方式,以保证建设方案的实效性。最后,水资源品质的保障需要从建设以及运行管理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形成“建管齐抓” 的安全规划,切实发挥饮水工程的作用。在建设阶段,主管部门需要准确了解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饮水工程的建设条件,做好设计阶段以及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管控,保证饮水工程在建成以后能够为周边地区的饮水安全提供核心保障;同时,在运行管理阶段,政府部门需要组织、领导相关管理人员对饮水工程的运行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完善供水服务体系。
3.2 饮水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
在健全安全规划的支持下,管理人员要保证饮水工程的建设成效,还应当对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引起足够重视。尤其是面对农村饮水质量问题与饮水安全需求之间的矛盾关系,管理人员应当深入思考农村地区推进饮水安全的瓶颈,依托“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优势,加速推进农村地区水务管理的一体化建设,将农村地区的供水纳入市级、县级自来水公司的管理范畴,同时划入水务局。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的优势在于,利用城市供水的理念与方法,依靠城市饮水工程建设的优势,推动农村供水管理质量的快速提升,尽快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为农村饮水问题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3]。
3.3 饮水安全设备设施的管理
饮水工程相关设备、设施的有效管理,对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有重要作用。尤其是水质监测相关设备、设施的引进,有效填补了农村饮水管理在水质监测上的空白。但要充分发挥设备、设施的积极作用,基层政府必须扎实推进设备、设施的管理工作,认真分析辖区饮水工程建设对设备、设施的实际需要,客观分析现阶段运行设备与设施是否符合饮水工程规划的要求。在资金、技术力量的支持下,政府部门应当考虑设备、设施的更新换代,以性能更加优越的设备、设施,进一步提升饮水工程的运行效能与稳定性,巩固农村地区饮水工程建设的成效。同时,主管部门还应当从各类设备、设施的特点出发,制定针对性运维管理办法,确保设备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况,大幅降低设备故障。
4 结语
目前,基层政府围绕农村饮水卫生条件的改善制定了一系列建设规划与管理制度,在资金与政策的支持下,农村地区的饮水质量得到了大幅改善。但即便如此,农村饮水安全形势仍然较为严峻,以加速推进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为核心目标,基层政府需要重视饮水安全的整体规划以及城市供水经验、管理方法的引入,以系统、全面的安全管理策略,性能卓越的设备、设施,巩固农村地区饮水工程建设的重要成果,进一步提升农村饮水质量。在制定规划与决策的过程中,基层政府需要充分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围绕饮水安全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制定发展方向与创新经营策略,为饮水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宪华.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新阶段发展方向探讨[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 2019, (022):127.
[2]夏敏亮.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新阶段发展方向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19,(004):30-31.
[3]思念.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新阶段发展策略浅谈[J].水电科技,2019,002(004):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