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溧阳市消防救援大队 江苏 2133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蓬勃发展,扩大了城市建筑的规模,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由于大型建筑物具有复杂的分布格局,以及多样化的功能,再加上部分基础设施有不同程度的磨损,增加了出现消防事故的概率,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引起火灾,危害人民的生命安全,因此,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传统的消防安全管理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目前,消防机构的主要任务是加大监督力度,有效解决消防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关键词:消防安全管理;现状;消防监督管理模式
鉴于火灾的实际情况,目前投入的安全管理成本与力度往往是不够的。在制度层面或实施层面上,由于工作人员缺乏条件而无法开展工作的现象比比皆是,同时消防管理本身的成本也相对较高。为了防止问题的发生,甚至有必要投入比问题后处理更高的费用。因此,一些单位降低了消防管理水平来节约成本,导致火灾事故层出不穷。针对这种实际情况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本对此展开详细探讨。
1消防安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1消防设施不完善
消防站、消防基站、消防车道等都是消防公共设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重大火灾的发生,为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会有很多特大或者是重大消防事故发生,发生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私家车占据消防通道、消防基站供水量不足、消防设备老化等等,这些原因看起来并不致命,但当所有的问题一起发生的时候就会对火势失去控制,给社会造成巨大的威胁。虽然说各地的政府部门也在积极加强消防设施,提高了火灾预防能力,但是因为安全隐患较多,解决的时候并不十分的顺利。一般情况下,在市中心建立消防基站的可能性不大,很多都是在偏远的郊区或者是城市的次中心,一旦市中心发生火灾,消防车在短时间内不能赶到现场。而且在城市偏远地区,消防供水系统也有很多问题,供水管道的口径小、压力不足等等,这都对消防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阻碍。
1.2消防安全管理队伍建设不足
消防安全管理队伍建设不足的具体表现如下:首先,防火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当前,高层住宅及商用房建筑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相应的消防技术也进行了革新与升级,部分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仍然采用落后的技术进行管理、监督及检查,导致管理工作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当代建筑物防火需求。其次,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不足。消防人员资源紧张,部分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既需要完成管理工作,也需要针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寻求解决办法。由此来看,当前消防安全管理资源不足、专业型人员匮乏。
1.3缺乏完善的消防监督管理机制
在部分企业管理人员的观念中,认为消防管理工作与自身无关,而是需要消防部门解决问题,起到了错误的示范作用,导致员工缺乏消防意识。在部分地区,缺乏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尚未建立有效的消防监督管理机制,影响了消防工作的发展潜力。在建筑工程中,对于消防责任的划分,施工单位与建筑单位尚未达成统一标准,导致缺乏齐全的消防设施,无法充分发挥出设备的实际价值,尤其是在工程验收时,由于缺乏严格的审批程序,导致日益加剧了消防问题。此外,在部分消防机构中,管理人员过于重视消防管理工作的实体,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程序的重要性,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
2消防安全与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创新对策
2.1加强监督检查
加强消防监督检查非常重要。首先,可以成立一个社会消防监督小组,组织一支高素质的监督检查队伍,以管理本地区的消防安全,并改善管理现状。
政府主管部门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成立消防检查组,保证检查组成员的专业性,支持消防管理工作,做好具体检查和执行工作。检查组的工作人员来自不同行业,不一定来自某一特定行业或职业。其次,要做好成员的职业培训和考核工作,然后将职工分散到不同区域的道路上,对每个小区的消防情况进行检查和监测,及时报告情况,使消防管理更有针对性,避免火灾的发生,防止浪费人力资源。最后,政府对其进行培训和管理,以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一旦达到标准,他们就分散在不同的城市和道路上调查消防工作。监督检查组和当地消防单位必须保持联系,以便成员发现隐患时,及时解决问题,及时与消防单位取得联系。
2.2建立专业的消防队伍
相关部门需要成立专业的消防检查队伍,可以增强监管力量,提高防火安全的监督管理水平,有效解决消防安全问题,以下提出几点建议:第一,消防人员需要不断地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消防的技能,当达到一定程度后,参加国家考试,取得消防安全证书。第二,相关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规范消防人员的操作流程,提高职业操守。第三,对于企业而言,需要加强对消防人员的培训,制定完整的安全教育计划,并且健全消防安全培训台账,贯彻落实考勤、试卷、教案,达到100%的安全教育覆盖率,确保所有人员持证上岗。第四,消防人员需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仔细检查个人装备与车辆器材等,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情况,自行处理存在的问题,若是发现无法处理,则需要第一时间上报上级部门,确保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第五,消防人员需要定期总结消防工作,合理部署下步的工作计划。
2.3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保障机制
首先,建立约束机制。转变以往由上级领导决定管理力度的状态,构建公众、消防部门多元监督体系。一方面,设立消防安全管理决策小组,组内成员由具有多年管理经验并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的人员组成,负责沟通并共同决策重要及有争议的管理行为,保证消防安全管理的公平性、可操作性及透明性;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公众的主动性,搭建消防举报平台,实现消防管理的全面覆盖。其次,建立服务机制。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本质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因此要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以维护公众合法权益为己任,规范自身管理行为。最后,建立长效机制。将管理质量纳入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中,激励管理人员投身工作。同时,对于管理人员的不作为行为进行严厉惩治,维护消防部门形象。
2.4加强基础消防设施建设
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提升消防安全管理的水平。我们需要加强消防基站的建设,消防基站在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对于消防管理的效果有很大影响。因此,要加强消防基站的建设,政府部门在建设消防基站的时候需要根据地区的面积、人流量以及救援需求来建设,并且按照国家规定为消防基站配备相应的设施以及工作人员。政府部门还需要强化供水设施建设,在进行城镇规划的时候,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到这一问题,合理的预留消防水站以及消防栓的位置,计算这一区域所需要的供水量以及地下需要掩埋多少消防管道,保障火灾发生时有足够的水源,最快控制火势。
结语
在消防管理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问题排查和监督管理工作,使全体人员共同努力,清楚地认识到安全管理对自身生命财产安全的价值,并能提高自律意识,从而有效地减轻消防监督人员的压力,提高火灾防控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华.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创新[J].商品与质量,2017(30):80.
[2]杨印来.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创新[J].中国科技纵横,2017(13):168.
[3]杨伟.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创新[J].消防界(电子版),2020(12):45-46.
[4]庞鑫,赵楠.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创新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0(0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