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思
湖北省监利市实验小学
摘要:语文要素可以理解为“语文学习要素”,即“学什么”“怎么学”。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就是“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到的内容是什么”“怎么更好地学习语文阅读内容”。教师的阅读教学工作应围绕这两个问题开展,让阅读教学更加具有条理性,学习目标更明确。
关键词:语文要素;单元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
小学语文是我们开始进行汉语知识学习的初始阶段,根据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我们能够发现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目前很多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缺少一定的兴趣和动力,所以教师必须要创新和完善教学方式,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入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通过分析我们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单元都会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在开展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能够从这一个个主题出发,进行整合阅读教学往往能够获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让课堂阅读教学变得更具有连续性,也能够让学生获得比较持久的兴趣。
一、基于练习目标,整合单元目标
不同版本的教材在教学立意上有所差异,因而,即便是同一篇课文,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所要强调的教育目的也不尽相同。《蝙蝠与雷达》是一篇具有科普意义的文本,也曾出现在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中。在过去的语文教材中,针对这篇课文,大多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文章内容”、“思考科学家们如何通过蝙蝠获得思维启迪”。与此不同的是,新出版的统编教材将该课文编写在提问策略单元中,要求学生结合内容自行设计问题。这也就意味着,教师不能沿用老旧的教学办法来进行教学,而应当根据该单元教学侧重点进行课堂活动设计。如何才能立足于统编教材,从单元的整体出发确定好明确的教学目标呢?可以从细节抓起,找准单元要素与课后习题之间的联系,明白编者意图,进而去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蝙蝠与雷达》这篇课文中,课后练习部分共设计了三道习题,其考察目的分别指向问题的梳理、分类以及实践运用,这样的问题设计,能够有效引导学生针对疑问点进行具体化提问。从学生发展特征来看,小学生当前所具备的理性思维能力较弱,能够提出的疑问通常只停留在内容层面,鲜少有学生能够针对文章结构、写作方法等进行提问。对此,教师应作出以下几点教学安排:第一,善用预习环节。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将遇到的难题标记出来,并整理成学习清单,尝试性通过多次阅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参考其他同学的问题和课后习题,并结合生活经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第三,根据以往学习经验,善于从不同角度提出质疑,并通过与他人的相互讨论对问题进行总结和梳理,最终提炼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
二、提前导入单元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想要语文教学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单元主题阅读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以单元主题的导入来吸引学生的关注,比如,教师可以选用学生常见的事物以及当前已具备的知识经验来引起共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春》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于春天情景的阐述,春天在学生的眼中是什么样子的,学生是如何感受到春天的到来以及春天给学生是一个怎样的感受。
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以进一步对学生提问“如果让你来描述春天,那么你会怎样去描述?”相关的问题,最后,再将相应的问题进行拓展,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问答式讨论,让学生进入到以“自然风光”为主题的单元教学中来。在此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并且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再告诉学生本单元要学习的文章有哪些,还可以让学生找这几篇文章存在的共同点,以及它们为什么被纳入同一个单元中。
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借用多媒体设备对学生不熟悉的内容,进行相应的配图。比如《忆江南》一文,学生有可能不知道江南的风景,就没有办法理解作者为什么会写这篇文章来回忆江南的美景,更没有办法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好的学习体验,以及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意图,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江南风光以及初春时候的美景图片,让学生先对江南的风景有一定的感受。为了学生拥有更好的图片体验,教师还可以利用背景音乐来渲染课堂氛围,丰富学生的视觉及听觉感受,激发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好地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学生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并对教师所讲的内容进行有效的积极反馈,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三、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内涵
和传统语文教学中单篇阅读教学的方式有所不同,这种单元整合阅读教学更侧重对单元内文章的整合。语文教材是教师开展语文教学工作重要的工具,其中也包含了丰富的阅读教学内容。而纵观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我们也不难发现,每个单元基本都有一个比较鲜明的主题,这样一来更方便了教师开展这种单元整合阅读。而为了能够借助课本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全面地落实单元整合阅读教学,教师要对教材中每一个单元的主题有深刻的认识,深度挖掘其内涵。只有充分了解了教材中的主题和内容,才能够把握好每一个单元阅读教学的基调。教师要能够明确每一个单元教学需要达成的目标,围绕着目标进行内容的安排。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时,里面涉及的文本都和童年往事有关,而这一单元也要求学生可以掌握文章情感表达,能够把事情的重点写具体。教师在教学时就需要围绕着童年主题和情感表达的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可以借助几篇文章对比学习,掌握分析文章思想情感的方法,同时要能够为学生提供几篇类似主题的文本,比如这一单元的第二课《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阅读这本书中其他关于描写祖父的片段,通过这样的教学帮助学生涉猎更多相似的主题文本。又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时,这一单元主要涉及了人物描写的阅读知识点,所以教师要结合给出的几篇文章让学生学习人物描写方法和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帮助学生掌握这个阅读知识点。总而言之,为了进一步开展单元整合阅读教学,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能够明确每个单元主题和教学目标,然后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开展整合教学活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开展单元综合阅读是一种必然趋势,能够促进阅读教学整体质量的提升,对提升学生阅读意识和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值得广大语文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展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汤岚.落实语文要素推进单元教学——浅析语文要素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落地的教学策略[J].智力,2020(20):95-96.
[2]方玲.语文要素统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阅读策略单元与普通阅读单元的比较[J].全国优秀作文选(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2019(06):59-63.
[3]黄文杼.借助关键语句落实语文要素——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阅读要素”教学解读[J].小学教学(语文版),2019(0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