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7期   作者:江波
[导读] 在符合数学思维发展的教学工具中,思维导图的应用效果在近年来逐渐显现

        江波
        湖南省长沙市大同古汉城小学 410000
        摘要:在符合数学思维发展的教学工具中,思维导图的应用效果在近年来逐渐显现,且广受教育者所推及。除此之外,更是有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构建与理解掌握。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的教学期间,依据小学生年龄段的认知发展,则可将思维导图适当融入其中,以借此展开教学应用,促进其数学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高段教学
        引言:
        由于数学的抽象与逻辑性对于小学生的学习理解具有较强的难度,因而在创新课堂的教学设计中,思维导图的应用亦能够帮助学生解决这一学习问题。在具体教学应用期间,教师可借此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学习理解等,以增强其数学的学习效率。
        一、活跃教学氛围
        随着小学生年级的递增,数学知识的难度及抽象性亦是随之增加,在此基础上,数学的教学对于高年级阶段的小学生而言则形成一定的乏味与困境。基于此,为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兴趣的培养则需加以重视,使得学生能够在兴趣的影响作用下积极融入课堂学习,进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成效,增添课堂氛围。在此过程中,教师则可采用思维导图构建具有趣味形式的数学课堂,以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1]。例如,在五年级“可能性”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则可为学生构建不同的“可能性”情境游戏,进而组建不同的小组,并让各个小组利用思维导图,让情境中存在的可能性一一列举,比一比哪个小组列举的多。如此一来,学生的兴趣则得以有效被调动,同时,在思维导图的作用下,亦是有效推进了学生思维的发散,从而提升课堂氛围,优化教学效率。
        二、构建知识脉络
在课堂教学期间,思维导图亦可作为教师的教学辅助工具进行教学应用,以借助这一工具,让学生逐渐形成更为完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以培养其在课堂学习中有效形成一定的思维框架,进而提升其数学知识学习的效率。同时,课堂中思维导图的应用亦能够使得学生在课后展开有效复习,从而深刻掌握数学知识内容,实现学习的有效性[2]。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联想并发散其思维能力,以促使其在总结归纳中逐渐完善知识内容,并在这一新颖的学习模式下,提高对于知识的记忆与构建。例如,在“多边形的面积”中,可将以往学习过的相关图形知识的面积计算,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出来,并通过推理思考,进而促使学生逐渐探析多边形面积的极端方法。

在此期间,可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利用思维导图实现知识的推理与探索,进而促进学生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得课堂教学效率亦能够得以有效推进。
        三、拓展解题思路
在五年级教材中设计了“简易方程”“植树问题”等具有一定难度的应用类知识题目,且目前大多数小学生对于数学的畏惧心理主要以应用题为主导,对于小学生存在一定的学习以及解题难度,其不仅涉及数学模型、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亦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夯实的基础知识等,从而在分析探索中逐渐解决问题。然而这一过程并非所有小学生都能够有效达到,基于此,教师则可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开发学生的思维、辅助学生分析问题、探求多种解题模式等,以帮助学生拓展解题思路,掌握多种解题方法。例如,在“植树问题”中,教师则可将具体的问题呈现给学生,可先不让学生思考题目,先引导其进行审题,并将题目中的数据信息提炼并罗列至思维导图中,进而让学生依据数据信息联系相关的数学知识并体现思维导图中,使其在有效分析的基础上展开思考。在此过程中,可以小组探究的模式展开教学,让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看法及解题思路,进而再由教师作以整合归纳,并体现于思维导图中,引导学生逐一分析,进而总结出具体的技巧方法,以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进一步设计同类型题目,让学生结合已构建的思维导图利用多种方法进行解题,以促使学生掌握一题多解、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知识复习巩固
教师亦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并使用思维导图的方法,以促使其亦能够在课后自主学习使用,以促进其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需注重引导学生一同绘制思维导图,使其在此期间逐渐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与应用方法。比如,在课堂结束之际,教师则可将本届课程的知识内容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思维导图,以促使学生亦能够在课后利用其绘制知识网,帮助自身梳理知识内容,使其数学知识更加的完整,具有明确的结构体系,使得学生能够通过思维导图一目了然知识的重难点与主次之分,从而提高其数学的学习效率,实现知识的高效率复习。
        五、结束语
        在现代社会的教育资源不断发展扩充的时代,教师要充分利用相应资源工具,以作为教学的辅助性资源展开教学,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从而提升教学的质量效率。在此过程中,针对高年级小学数学,教师则可将思维导入加以利用,以应用于课堂氛围的营造、知识体系的构建、复习指导等方面,全面推进其数学的学习发展,使其在知识掌握的基础上,促进其思维及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田素梅. 分析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的应用[C]// 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论文集. 2020.
[2] 张得志, 黄志武.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新课程(上), 20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