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思考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7期   作者:付力
[导读] 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学生观让我们知道,学生是独立的人

        付力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习家店小学 442700
        摘要: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学生观让我们知道,学生是独立的人,每一个学生均有其自己本身的独特性,所以在教学环节中,老师要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利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对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完全自由的发展。本文具体阐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开展分层教学,希望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分层教学;实践研究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分层
        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实际情况是分层教学的首要条件,老师唯有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够合理有效地为学生制定课程目标、分配课后作业。而老师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的途径很多,课堂教学就是最直接的一种,而一般说来,真正体现学生学习具体情况的依然是课堂测验。所以,在开展分层教学以前,老师就可以出一张符合绝大多数学生能力的数学基础考卷对学生开展测验,并依据学生的考试分数将学生划分为维持、进步和加油3个层次,随后依据每一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寻找最适宜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比如在对《倍数与因数》进行学习时,因为该课程是以乘法、除法作为基础的,所以在教学前,老师可以先针对乘法和除法进行一次课堂训练。然后根据学生的训练成绩分成三个层,其中,维持小组为训练成绩超过90的学生,进步小组则为总分超过了80分的同学,而低于80分的则为加油小组。老师在对课程内容进行讲解以后,可为各小组的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习题,让学生尝试进行练习。在这当中,老师要求维持小组利用因数和倍数的关系,对相关应用题进行解答;进步组的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思考和探索,找到解答某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办法;加油小组的任务则是由学生之间相互出题,然后各自找到对方题目中的因数和倍数。通过这样的方法,使每个层级的学生都能获得有效锻炼,理解、掌握自己能力范围以内的内容,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
二、根据教学目标分层
        在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后,老师要根据每一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定制不同的教学目标。因为维持小组的学生数学基础优良,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力较强,对数学知识的接受程度较高,所以他们可试着自己探讨研究数学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进步小组的学生数学基础比较好,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力也许比维持小组的学生弱一点,因此在教学重难点内容时,老师可适度地对他们开展辅导,之后再让他们自己吸收消化。跟维持小组和进步小组的学生相比较,加油小组的学生数学基础比较差,逻辑思维能力也较为局限,所以在数学教学的环节中,当维持小组和进步小组全部都在研究分析教学重难点内容时,老师可先让他们打牢数学基础,如此一来也能够为他们以后学习重点难点内容打下扎实的根基。
        比如在对《行程问题》进行教学时,老师可以要求维持小组的学生需要对较为复杂的行程应用题进行解答,比如学校到家里的距离是5000米,小明每天骑自己车上下学,如果是在顺风的情况下,他从学校到家里需要花费15分钟,而如果逆风的话,每分钟比顺风时少骑30米,问逆风需要多少时间?而对进步小组的题目,老师可以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题目,比如小明每天坚持跑步,如果他每分钟跑400米,每天需要花费5分钟,而如果他每分钟跑500米的话,就只需要花费4分钟,这天,小明想用3分钟跑完全程,他每分钟需要跑多少米?而对于加油小组的学生,老师可以给出较为基础的行程题,比如:从小红家步行到学校一共需要20分钟,小红每分钟步行可以步行50米,请问小红家离学校有多远?借助这样的方法,使不同层级的学生都能获得训练,从而完成不同的教学目标,即使教学进度正常推进,同时,又可以使所有的学生都获得知识,得到进步,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根据教学方式进行分组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对学生进行分层的方法很多,除去上述的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分层和对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外,老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方式实施分层,例如,在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进行教学时,针对加油组的学生,老师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可以使用较为详细的、具体的方式进行,在教学中可以借助有关的教学教具,使学生可以通过对图形的观察,自己经过思考和探索获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而对于进步组以及维持组的学生来说,老师则可以选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对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进行比较,通过对比的方法,获得解答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这样的方法,不但可以满足不同层级学生各自的需要,同时,也使得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实质性的进步。
结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应用分层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结合不同的学习要求和目标给予恰当的调整,使教学可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并将其细化到每一堂课堂教学中,使全体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所需的知识,真正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率。
参考文献:
[1]许芝丽.关于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
[2]胡玉霞.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