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浅谈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7期   作者:陈涛
[导读] 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下,各个学校都在努力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陈涛
        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老君小学      726200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下,各个学校都在努力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积极完善和改进教学模式。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成绩与思维能力。如今,这一方法已在广大中小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的运用情况展开分析,研究其应用于数学教学中的意义,并提出相关意见。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课堂    应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能使小学数学课堂走向高效。如今,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各所学校都开始积极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小学数学的教学需要学生有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积极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交流,让学生互相传输知识,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将数学难点解决。通过实际的教学情况得知,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使学生受益无穷,可有效推动学生之间交流以及合作,让他们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实现同时进步。        
        一、小组合作学习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小学数学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初始阶段。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小组学习时,每个学习成员都有相应的学习任务,评判学习水平也要以小组为对象,不再是单方面通过学生个体进行评价来看。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但多人的智慧却是无限的。在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经常会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如果学生一个人在思考问题,他们可能思考很久也无法想出答案,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集思广益,很快便能得到的答案。而且,在分配小组时,一个小组中肯定会存在数学学习水平高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就能带动其他学生的数学学习。        
        (二)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数学学习一般的学生能得到其他同学的帮助,这样一来,他们能有效增强自身的数学学习动力。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可促进组内全体成员数学成绩的提高。        
        不仅如此,小组间的学生也可以展开学习上的竞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发言、作业完成情况等给小组评分,表现良好的小组给予一定程度上的奖励,这样一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热情便会得到极大的增强,学生会充满学习的动力,从而展开更加积极有效的数学学习。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策略        
        (一)实施优化分组教学        
        数学教师要想使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发挥出最大限度的作用,就必须要重视一点,那就是进行合理的分组。数学教师在分小组时,应该根据班级中的人数进行合理的分配。学生另外,教师必须要在每个小组中选出一名学生担任组长,组长必须要学习成绩好,而且愿意帮助他们,具有团队的凝聚力,这样一来,组长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向组内学生布置作业,还能够团结成员,充分发挥出小组的合作学习能力。        
        (二)仔细策划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        
        数学教师在分配完小组的成员之后,应该为小组合作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这就需要数学教师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不能够由自己占据课堂的主要位置.而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小组讨论时间和师生活动时间。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在这一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思考,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知识的灌输。        
        小组合作学习的真正价值在于小组全体成员展开对同一个问题的讨论和交流,数学教师必须要向学生布置好自己后一天要讲授的核心问题,这样一来,学生才能够获得明确的学习任务,学生便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展开有针对性的讨论和学习,有效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三)建立健全小组间的评比机制        
        为了有效增强小组的团结力和竞争意识,数学教师必须建立出健全的小组评比机制。以这一评比机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可以有效增强自身的学习动力。教师建立健全的小组评比机制,主要在于组内小组成员的评比和各个小组间的评比。比如,数学教师可以奖励那些上课积极发言和积极完成作业的小组成员,并对这些学生进行加分,对于那些课堂表现不理想、不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的小组成员,教师可适当扣分。同时,数学教师还应该对那些在课堂上赢得竞赛的小组进行奖励和加分。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每天简单总结小组情况,并在每周对小组整体表现作深入的总结,表扬表现良好的小组。在期末综合小组的成绩中,教师应该不同程度的奖励前三名小组。通过这种方式,小组成员的学习热情和组内凝聚力便可以明显的增强,同也能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三、结束语        
        不同的教学方式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优劣也会显现出来。针对这一情况,要求教师在对某一问题或某方面内容进行沟通时,要深入到学生中,对所有小组的实际学习情况认真观察及介入,对所有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情况做到实时掌握,以便及时解决学生困惑,帮助学生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希玲.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的活水源头[J].  新课程(中). 2019(12)
         [2]漆跻遥.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陕西教育(教学版). 2020(06)
         [3]吕春梅.激活生活体验,让小学数学教学回归自然[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22)
         [4]鲁文天.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 2017(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