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
罗定市附城街中心小学527200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合作学习往往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提取和强化合作学习中的思辨因素可以使小学生更加重视,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批判性思维能力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努力探索合作学习背景下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实践表明,合作学习与批判性思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模式;思辨能力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当然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学习模式。但对于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合作学习模式,人们往往把重点放在合作学习上,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而不重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我认为,思辨能力应该是合作学习的核心,小学数学教学是重点,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在合作学习模式下进行。
一、小数教学中思辨能力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思辨能力是小学数学学习的思维基础,但不是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思辨能力,所以有必要做一个介绍,思辨能力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主要体现在分析、判断、推理等属于思维领域的活动中,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鉴别力是指辨别和分析的能力,鉴别力的对象是小学数学中的数学关系,思辨能力本质上属于思维领域,但它与学生的数学学习乃至数学发展密切相关生活经历。比如,人们常说,知道烫手只是生活经验(或认知经验),只知道火的温度很高,不再把手靠近烫手的物体是思维,也就是思辨能力。
二、合作学习模式下思辨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启发式思辨 开拓探讨宽度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学生的思辨能力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计划,引导学生的思辨能力方向。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学生形成思辨意识后,教师要有意识地扩大思辨的广度,横向连接数学认知,从而形成思辨的理论支撑,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例如:在学习《垂线和平行线》时,我们可以不直接进入主体,而是用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例如,光线、线段和直线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有学生说光线是不连续的线;有学生说线段不可能无限延伸到两边;有学生说直线无限延伸是不合理的。听完学生的讨论后,教师发现学生的讨论内容偏离了方向。作为课堂教学的领导者,教师要及时把握讨论的方向。例如,直线段、直线和直线段是虚拟的,不存在。我们应该注意观察生活,特别是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这样,在我们的指导下,学生能了解了学习的重点,并联系生活进行了讨论。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因此在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上也多有不足。进行生活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并且,关联到生活进行讨论,满足新课程的需要,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二)评价思辨,挖掘数理探讨深度
在课堂教学中,在课堂讨论中,不管什么情况下学生都想得到我们的支持。我们的评价对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新课标要求教师采取多种评价方法,我们应多用积极的语言激励学生,多给学生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思辨意识,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实施思辨教学后,我们除了要把握好思辨教学的方向,同时还需要拓展思辨教学的深度,对其中的数学的核心价值进行挖掘。由于课堂教学资源有限这一客观情况,就需要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使思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使思辨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在学习统计图表时,我们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组制作条形图。在展览过程中,一些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如:条形不垂直、比例不准确、条型过于粗等。被展示的小组就会对他们的意见有争执。学生们在讨论过程中,课堂气氛会非常活跃。这时,老师不应急于下结论,而应让学生讨论、争论,让学生对条形图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时,我们再对学生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长处,指出不足,并及时纠正,做好教师点评和学生互评工作,并对点评进行总结。我们发现,经过老师的认可,学生的讨论热情更高,辩论意识更强。在讨论和思考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教学质量也得到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自觉运用思辨式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升学习质量与效率。
(三)始终坚持实践出真知
我们的所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事物都与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小数点、距离的计算、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等,我们都可以借助时间的模式来展开教学,因为这类方式可以强化学生在知识点上的理解,让学生的思辨能力可以在现实生活中获得一定的锻炼机会。当我们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章内容的时候,第一步就是要对教学目标进行预设,也就是需要让学生熟悉并掌握“元”、“角”、“分”这几个单位,并且能熟练运算这几个单位彼此之间的换算方法,从而培养其的思辨能力。
比如,我们可以问,同学们,你们平时在家里有帮爸爸妈妈买菜吗?那么你们认识人民币吗?你们会进行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吗?那有学生就会说,我有时候会帮妈妈买菜的,但是钱都是妈妈付的,所以我不认识人民币啊。我们可以说,好吧,没关系,那老师今天会给你们布置一个小作业,你们回家帮爸爸妈妈买菜,然后学习如何兑换不同面额的人民币,问爸爸妈妈如何兑换不同单位的人民币。下节课我要抽查一下。学生将非常积极地参与购物活动。在下一节课上,老师可以让学生们谈谈他们在平台上的购物经历,告诉他们买了什么,每道菜的价格是多少。这时,学生们会非常高兴地告诉全班同学他们所经历的一切。这样可以使学生通过实践掌握人民币的相关知识。他在买菜过程中经历的生意或多退少补的钱,都会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最终让学生在这个知识点上的记忆更加得深刻,最终我们可以获得理想得教学成果。
通过对学生思辨意识的培养,将思辨思维运用到课堂教学中,除了可以达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要求,同时也顺应了未来数学的发展方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自觉引导学生思辨,引导学生思辨,科学评价学生。特别是教师要注重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地多姿多彩。
参考文献:
[1]黄春雷. 浅谈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模式下思辨能力培养的内在机制[J]. 内蒙古教育:B, 2015, 000(012):71-71.
[2]丁成亚.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模式下思辨能力的培养[J]. 科普童话:新课堂, 2016(18):36.
[3]温敏. 浅谈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模式下思辨能力的培养[J]. 神州(上旬刊), 2020, 000(01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