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军
南关县关坝镇小学 636685
摘要:近年来,虽然农村基层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工具、图书等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多。但是部分地区的农村小学经济水平、教学条件等,与城市小学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且语文是一切学科学习的基础,语文学科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学习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等,从各个方面都有所提高,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农村小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引言
教育本身就是为了培养更多优质的人才,当前对农村地区开展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的重点,提升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一直以来都是教育行业所追寻的目标。而语文学科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其同时也是为学生今后学习奠定基础的关键。有效提升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而言,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对农村小学开展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更好促进学生成长。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师为主导,教学内容单一
部分地区的农村信息传递较慢,而教师受到传统教育影响严重,开展课堂教学期间,所采取的方式,一直以填鸭式教学为主,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而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教导,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学生也能学习到相关知识点,但是阻碍了学生想象力、好奇心的发展。而且教师教授的方式过于单调、无趣,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自制力较差,很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影响,如若教师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长此以往,学生逐渐会对学习知识失去兴趣,而学生无法跟上学生的思维,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学条件较差、学生家庭条件较差
部分农村地区经济比较落后,同时也到教育落后,而且不具备优质的教师团队,甚至是一个教师身兼数职,即便经过专业训练且各个方面优秀的教师,大多数不愿意留在农村地区任教,从而导致农村地区的教师,大部分都是年纪偏大的教师,虽然这部分教师也一直在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努力学习新的教学模式与思想,但是学校本身教学条件较差,即便学习新的教学模式,还是会被以往的教学结构所框架,以及环境等各个因素所影响,很难真正将素质教育的作用发挥出来。由于这部分地区经济水平较差,学生中很多家庭经济水平普遍偏低,而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同样较差,即便学生能够上课,但是家长也无法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只能单纯地依靠学生自身的努力。而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由于农村经济水平偏低,家长很少能给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大部分都是通过课堂上的时间获取,课余时间都需要做家务、农活等,一味地依靠课堂上的时间,在课后不进行课后练习,虽然能够学习到相关知识,但并不能开阔学生的眼界,而只能局限于课本与教师的教育。
二、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对策
(一)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
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为了能够在规定时间完成自身的教学内容,所使用的教学模式,大部分都是以教师作为主导,而考查学生是否真正将知识记住,只能通过考试,或是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但是素质教育中,教师应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且教师应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教学方案,创建优质教学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教师激发学生对学习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师所组织的教学活动中,而学生能够主动地向教师提出问题,而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做好引导者的身份,培养学生学会总结与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无法将问题解答出来的时候,教师需要合理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虽然能有效提升语文教学模式,但其还是存在一些缺点,不管是哪种教学模式,都有其优点与缺点,所以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需要充分了解各类教学模式的优缺点,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等各个方面,在结合每一节课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不可一直采取一种教学模式,这样很容易抑制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而且还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另外,教学本身并不是教师一味地教导,而是需要学生与教师是共同努力,教师优质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所创建的教学活动,只有双方共同努力与发展,这样才能及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效果,还能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此外,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不仅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是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打下基础。习惯主要是人的心理,存在一种顽强的且巨大的力量,而且处于农村的学生,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而言具有促进作用,而且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因此,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期间,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习惯,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些不良的习惯,让学生掌握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三、农村语文教学的注意事项
教学本身可以分成教与学两个部分,教师教导学生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合理地制定教学方案,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的性格、能力等各个方面都有所不同,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学生,与城市学生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教师教导学生期间,应根据不同学生,合理制定教学模式,或是使用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的情况,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帮助、竞争等,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帮助教师实现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语文教师要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不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学习新的教学方法,还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即合理且多元化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对学习知识的积极性,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姜玉生.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课外语文,2017(21):90.
[2]谢金华.关于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若干思考[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7(04):51-52.
[3]张丛.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研究[J].中华少年,2016(1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