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成都 610081
摘要:河湖划界是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治水方针基础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依法划定河湖管理范围,明确河湖管理边界线,科学合理编制岸线利用规划,有助于全面推动河长制从“有名”向“有实”“有效”转变。本文以新龙县达曲河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阐述达曲河管理范围线划界的技术流程,为其他同类项目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河湖划界;河湖管理范围;技术
1.概述
长期以来,河流、湖库保护范围边界不清,导致侵占保护范围、破坏水利设施等现象时有发生,人水争地的矛盾日益突出,不仅干扰了正常的水事秩序,也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安全运行。河湖与水利工程是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资源保护的重要载体,是服务民生、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准确划定河湖管理范围,明确管理界线,设立界桩标志,建立信息共享系统,加快构建范围明确、权属清晰、责任落实的河湖管理与保护体系。结合河湖长制工作,严格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管控,强化岸线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加强河湖管理对于保障防洪、供水、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河道概况
新龙县隶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甘孜州中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属川西山原和橫断山脉地接触带。新龙县东与炉霍县、道孚县相连,南与雅江县、理塘县接壤,西与白玉县毗邻,北与甘孜县分界,西北与德格县相接,地跨北纬30°23'~31932'、东经99°37'~100°54'。新龙县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拨5992米,最低点海拨2760米。达曲河总长62km,流域面积1047km2,河道平均比降22.34‰,共流经甘孜州新龙县、甘孜县2个县。本次划界河段位于新龙县,全长33.47km,流域面积561.5km2。
3.技术流程
3.1准备工作
测区为山地地形,人口稀疏,起降场地选择应现场踏勘,收集已有资料,根据测区地形概况进行航摄分区并计算航高等。
3.2控制测量
对于四川省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服务平台(SCCORS)信号覆盖的测区,可采用CORS信号直接发展图根控制测量。对于无(SCCORS)信号覆盖的测图区域,需布测基本控制网,基础控制点布设数量须≥3点,并和高等级控制点进行联测。
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达曲河流域范围内四川省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服务平台(SCCORS)信号基本覆盖,可采用四川省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服务平台(SCCORS)提供的实时网络数据作为基础控制数据,坐标系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系统为大地高,经数据中心解算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即可。
因此采用网络SCCORS信号直接发展图根控制测量及像片控制点测量,共布设图根控制点104个,像片控制点46个。由于大地高高程不能满足该测区对高程系统的要求。选取周边若干个图根控制点、像片控制点的大地高高程,请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将这些图根控制点、像片控制点的大地高高程,转换成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高程。然后根据这些像控点的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高程,将其它图根控制点、像控点的大地高采用七参数改算成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高程,高程拟合中误差0.03米,符合高程精度要求。
3.3大断面测量
大每隔300-500米布设一条大断面,断面原则上和河道呈正交状态;大断面测量可采用航测法和全野外结合水下测量,并控制地形和河道水边线的转折点,水面以下部分采用水下地形测量的方法,其余部分采用航测法或全野外测量法;遇电站或水库等拦河大坝时坝上及坝下50-100米处需各加测一条大断面,并且加测坝顶断面,如遇跨河大桥、渡槽、管桥等跨河建筑物时,应加测跨河建筑物断面;岸上坡度较大的河段,断面高程测致水边线以上不少于15米,岸上坡度较为平缓的河段,断面平距测致水边线外不少于250米;水下测量点相邻点间距不少于15米,水深发现异常处应进行加密测绘。共测量76条断面。
3.4航空摄影
本次项目采用大疆无人机无进行航空摄影,在项目区域的附近选取起降场地,并选择合适的天气进行航空摄影。航线设计为航向重叠80%,航向最少不小于50%,旁向重叠60%,旁向最少不小于40%;按照1:2000地形图要求,地面分辨率应优于10cm,无人机航高设为400m。
3.5空三加密及DEM、DOM成果生产
采用航天远景DATMatrix数字摄影测量处理系统,通过光束区域网整体平差,得到加密点坐标成果及相片外方位元素。航天远景系统中,导入空三成果恢复立体模型,利用系统的自动匹配功能,生成高精度的数字表面模型(DSM),并设置参数进行保留山体、去除房屋、提取水域等,同时导入采集的特征点、线文件,对DSM进行修正得到反映地面特征的DTM数据;对模型DTM进行编辑及自动拼接生产作业区域DEM数据。
利用DEM成果对原始影像进行正射纠正,通过自动生成的镶嵌线对整个测区的模型正射影像进行无缝拼接,对测区DOM进行调色处理,之后按照项目技术要求进行1:2000分幅裁切、图廓整饰,形成标准分幅DEM、DOM各36幅。
3.6.1:2000数字线化地图制作
在MapMatrix软件中,采用空三自动恢复模型进行立体测图。按照本项目要求的1:2000地形图和其他相关的技术要求,在立体采集环境下得到各类地形要素,最后生成地形图文件。将采集得到的地形图与生成的正射影像图叠加形成调绘底图,在野外现场进行调绘,在调绘结束之后进行内业编辑,两者交互得到最终的全要素1:2000数字线划地图。数字线划数据采集输出后进行相应的格式转换,统一分层与编码,然后再利用AutoCADR2007环境下的CASS9.0软件统一进行内业编辑,形成最终的DWG格式地形图。在地形图基础上,根据给定的横断线,得到断面需要的高程数据,在CASS9.0中绘制断面图。
3.7绘制河道管理范围线
根据划界原则,对于有堤防的行洪河道,可根据护堤地宽度,对堤脚线进行相应偏移后作为有堤防河段的管理范围;对于有已批复的治导线成果的行洪河段,可作为无堤段的河道管理范围线。对于无相关批复成果的河段,可根据本次推算的相应洪水标准的洪水淹没范围,结合历史洪水调查成果、村庄分布,合理确定无堤段的行洪河道管理范围。对于无堤防的排沥河道可结合遥感影像底图和断面测量成果,绘制河口线,并根据相应的划界原则,确定无堤防排沥河道的管理范围线。
将已测好的1:2000地形图和断面图作为工作底图进行内业划界,按照相关标准在工作底图上划定曲达河管理范围界线,完成管理范围线布置,在一定间隔和拐点处预布界址点,外业埋设界桩,根据工作底图上提取的界址点坐标进行管理界线放样,并根据现场实际进行微调埋置界桩,实测坐标,最后再内业调整,根据最终外业定桩的界线坐标,在CASS9.0中修正地形图上的管理范围界线。
4.结束语
河道划界是依法管理河道的重要基础,开展河道管理范围的划定及标界工作,对于明确具体河段管理主体及责任;保障防洪工程安全运行和河道行洪的安全管理;维护河流健康生态、加强涉河建设项目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震.宁夏河湖水域岸线划界确权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实践探索[J].中国水利,2019(14):24-25+20.
[2]崔怀森,李向新,郭晓乐.现代化无人机技术在河湖划界方面的应用[J].软件,2020,41(10):187-190.
[3]河湖管理范围划定调研组.河湖管理范围划定的做法经验与政策建议[J].水利发展研究,2020,20(3):24-26
作者简介
刘坤(1995-),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工程测量与大地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