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远志
阳江市江城区埠场镇石滩小学 广东 阳江 529500
摘要:从生命教育理念下教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过于强调教师的“教”、过于注重对权威的理解、过于强调整体划一等问题。教师要进一步落实好生命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要求,结合问题成因,寻找解决方法,制订更为科学的、合理的方案策略,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本文针对该问题,探讨基于生命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关键词:生命教育;小学;语文
一、践行生命教育理念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感受到关爱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将生命教育理念融入到课程中,并以自身为准则,为学生树立起一个良好的榜样,去构建学生的完整生命意识。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不断向学生传递生命意识,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能够感受到充分的关爱。
(二)有利于引导学生热爱生命
在基于生命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丰富自身的教育知识和心理学习知识。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年龄都比较小,又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伴随着学生记忆量的不断增长,逐渐从无意识记忆向有意识记忆转变,从抽象记忆向形象记忆转变。对此,在教师的教学工作中,要明确学生的发展过程,对学生传递科学的生命意识,让学生从小便建立起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生命理念的优势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生命教育理念已经完全融入了小学教育工作中。小学语文的教材设置,也体现了大量的生命教育资源。由此可见,小学语文生命教育教学的展开,有着十分充足的条件。相比于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学,语文学科有着更强烈的人文性和生命教育性,其开展生命教育教学也更加便捷合理。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萌芽阶段,也是学生价值观形成和人生观建立的初步阶段,这更需要生命教育来协助学生更好的成长。
三、生命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前文分析可得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理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独特性。但是从目前的小学语文生命理念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仍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生命理念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一)过于强调教师的“教”
虽然新课程改革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但是纵观当前整体的小学教育环境,仍处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机制下,生命理念教育也是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方法,由教师参照教材进行照本宣读,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在这样一种模式下,忽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的思维互动,学生很难充分感知生命理念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二)过于注重对权威的理解
过于注重权威理解,主要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都是针对相关的辅助教材来展开教学的,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真实情况,也没有有效关注学生的视角。生命理念教育中的生命意义阐述,也只是权威性的阐述,学生无法在过于权威的教学中形成属于自己的有效理解,也使得生命教育无法切实落实到实处。
(三)过于强调整体划一
过于强调整齐划一,是当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简言之便是语文课程中,无论是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还是教学评价,都在追求统一,从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极容易在过于统一的氛围中阻碍学生的独特发展,从限制了教育的多元化。
四、基于生命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策略
(一)挖掘教材内容,融入生命教育理念
从小学语文的教材设置来看,其往往包含了众多有关生命教育理念的内容,这些内容也都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生命教育理念的关键载体。对此,需要教师进一步明确生命教育的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挖掘,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其进行体会和探索,从而在学生心中建立起对生命教育的理解,让学生更好地把握生命教育的意义。但是考虑到学生的年龄较小,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都十分有限。因此,在教师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挖掘的过程中,也要照顾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来做好引导工作,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够理解生命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去感知生命的价值,从而形成对生命的尊重。比如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选择时,可以侧重于一些趣味性和教育性兼具的文章。
在他们身上都反映着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在这一过程中,更好地落实对学生的生命教育。
(二)基于课内教学,融入生命教育理念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理念可以选择在语文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进行融入,包括阅读环节、写作环节等。以阅读教学为例,主要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期间,制订合理的生命教育目标,选择恰当的阅读内容,并结合实际情况来导入视频和图片,从而为学生创造出一个积极的阅读环境,并让学生在阅读的环境中,更好地感受阅读的内容,更好地感受内容中所透露的生命教学理念,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的伟大和庄严。
(三)注重课外实践,融入生命教育理念
在基于生命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教师也要多去关注课外实践,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体验,强化学生的感悟。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来到操场上去看一看操场上的花花草草。这些花花草草同样是生命,它们将最美的自己献给了春夏,又在秋冬凋落,周而复始,年复一年。这些植物虽然每次都会凋落,也都会在凋落后重新燃起新的生命,绽发出最美的自己。教师通过这些存在于学生生活中的真实的生命,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对生命教育的感悟,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尊重每一个细小的生命,以及养成对大自然的热爱。
此外,在课余时间,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多去为父母分担家务,多去向父母表达我们的爱意。生命的意义,即在于内心的感悟,要将内心的感悟表达出来,让他人知道我们的关心和我们的爱。在中国人的教育观念中,往往不擅长说爱,尤其是对待我们的父母。很多人大都是步入了社会后,经历了社会的残酷,才认识到父母的艰辛,但是仍不敢开口向父母表达。对此,教师便要从学生时期就进行教育,要引导学生从言语和行为上表达我们对父母的爱,成为一个孝顺的好孩子。学生也只有先去认真对待那些关爱我们自己的生命,才能够发现更多的生命,才能够真正落实生命教育理念,提高教育的质量。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基于生命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挖掘教材内容,融入生命教育理念;基于课内教学,融入生命教育理念;注重课外实践,融入生命教育理念等一系列措施来达到教学目的。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出发,针对目前生命教育理念下教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问题成因,找寻解决方法,制订更为科学、合理的方案策略,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胡有范.试论基于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课外语文,2016(11):143.
[2]?马进.探究基于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求知导刊,2016(20):88.
[3]?姚威.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优势分析[J].魅力中国,2016(40):63.
[4]安云燕.基于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探讨[J].教育革新,2019(11):43.
[5]周雯.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9(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