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文科
靖西市靖西中学
摘要:书面表达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考验学生单词掌握程度、语法应用能力、思维逻辑能力等板块的重要环节,在考试中也占了很大的比重。农村学生相比城市里的学生基本都是初中才开始接触英语,所以在学习的时候会有一定困难,如何改变农村高中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是所有一线教师都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培养农村高中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教育;高中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农村高中英语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尤其是书面表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因此也逐步引起了重视。不过在当前的农村高中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忽视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导致学生在考试的时候丢分较多,学生的英语水平也得不到提高,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作为教师,一定要紧跟时代,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英语综合能力。
一、加强学生词、句、段的应用能力
(一)提高学生单词量
单词是英语的基础,尤其是书面表达更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词汇量,能够通过单词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但是由于很多学生的词汇量不足,在写作的时候常常是有想法,但是写不出来,因此,想要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首先就要提高学生的单词量。在高中英语学习中,很多学生在记单词的时候依旧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这种方法即使当时记住了,但如果不及时巩固就会忘记,并没有实质性效果。而英语词典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解析单词,在教学生记单词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词典来记单词,不仅便于理解,还能加深记忆。
(二)提高学生语法水平
在有了一定的词汇量之后,教师就要注重对学生语法能力的培养,书面表达能力除了需要学生表达想法,还要求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具备一定语言逻辑能力。在当前的高中英语书面表达中,很多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会直接用中式语法表达英语,句子结构更加偏向于中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记住固定的句型搭配,尤其是时态和语态的变化。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熟读课文的每个段落,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听写或默写,一方面能够锻炼学生的听力,另一方面还可以锻炼学生的书写速度和书写格式。
最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坚持每天翻译几个句子,反复地练习,以此来培养学生写句的能力。
二、重视范文的作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大部分的创作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重视起优秀范文的作用,让学生先从模仿开始,然后再试着表达自己的思想。很多范文都有着高级词汇、高级句型,整个文章的结构也是极其优秀的,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用范文的模式来写一写日记,或者在不改变句型和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改写,学生在进行立意、选材、构篇的时候能够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也能学习到新的写作方法,逐步提升书面表达能力。对于范文,教师一方面可以带着学生逐字逐句地进行分析,教导学生如何在自己的书面表达中使用优秀句型,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进行背诵,在写作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进行套用。
三、注重细节,及时进行点评,让学生明白优缺点
高中生的性格活泼,虽然对外界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但是由于意识还未完全发展成熟,在进行书面表达的时候往往不会注意细节,还是会出现一些小错误,作为教师一定要仔细检查学生的书写是否正确,表达是否准确。例如首字母是否大写,在单词中的字母顺序是否使用正确,标点符号、时态是否正确等。细节决定成败,要想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教师一定要仔细检查,一方面是避免学生发生重复性的错误,另一方面是能够及时地改善教学方法,进行针对性教学,逐步地提升学生书面表达水平。
虽然高中英语的书面表达题都规定了一定的范围,但寻根到底也是一个创作的过程,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创作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一个关键,作为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创作进行点评,教师的点评对学生的进步起着关键性作用,只有当学生明白自己的优缺点,才能进行改正,得到进步。除了指出学生的错误,教师还应该看到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避免让学生在负面评价中失去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综上所述,书面表达是高中英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考试中的占比也较高,但在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稍微有点薄弱,尤其是农村学校的高中生。作为教师一定要紧跟时代步伐,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首先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词汇量,重视学生对语法的应用,了解学生是否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其次,教师要重视范文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并学习。最后,教师要注重学生书写细节,及时进行点评,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优缺点,以此来逐步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嗣鸾.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策略研究[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16(04),24:257.
[2]王丽云.提升农村高中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探究[J].读天下:综合,2020(000),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