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大文旅产业 促进文旅融合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曹慧郎 吴康勇
[导读] 摘要:我国经济建设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推动我国各行业的快速发展。
        江山市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浙江省江山市  324100
        摘要:我国经济建设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推动我国各行业的快速发展。党的十九大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壮大文旅产业、促进文旅融合,不仅有利于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满足城市消费需求,而且有利于地区文化的历久弥新、助力地区建设。
        关键词:壮大文旅产业;促进文旅融合
        引言
        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赋予了我国各行业新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加速我国提前进入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点。其中,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迹象越来越明显。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创新,使得两个产业在融合中相互促进和相互发展。
        1基本概念界定
        1.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名词概念,首次出现是在《启蒙辩证法》一书当中。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产业定义为“按照行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和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2000年,又提出“文化产业这个概念是指那些包含创作、生产、销售内容的产业”。在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修订版《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对文化产业有专门的定义,文化产业是为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创造和提供的文化及相关产品和使用文化及相关技术产品的各类文化生产和服务活动的一种集合。2.旅游产业,旅游产业的概念,学者对其界定标准还不统一,但都认为它是紧密围绕着“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等重要因素共同展开的。所以关于旅游产业的概念可以这样定义:“以各类旅游者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利用旅游资源和旅游配套设施,满足和实现旅游者在从事各种旅游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旅游服务需求,实现各类旅游者在其物质、精神层面上共同追求的一种综合性旅游产业。3.产业融合,产业融合是指在受到技术融合的影响作用前提下,不同产业或者是同一产业不同行业之间相互交叉和相互融合渗透,从而最终形成一体化的新技术产业属性或同一新型产业的一种动态融合发展的过程。4.融合路径,在产业融合的过程中,一些先知型的企业在把握和细分各自产业链经济活动的基础上,借助技术创新手段打破原来的两大产业边界,将渗透或覆盖范围扩大到了对方的产业活动领域,再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实际对两大产业活动进行整合、优化、再造,逐步形成一条涵盖两大产业链核心价值活动的新价值链,经历从技术的融合到产品理念、业务融合,再到市场融合,最终实现两大产业融合。这种融合经历从低级向高级、从局域向全域发展的过程。从推进手段看,这种融合既需要有技术创新、消费需求变革、市场竞争需要等内生动力,也需要有政府管制变化、政策调整等外部推力。
        2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
        目前,有一些专家学者对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探究。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融合的背景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会在不同程度上相应的联系起来,形成复杂多样的文化和旅游产业,其目标就是为各类游客创造一种休闲惬意的娱乐方式。在旅游产业的发展的过程中,可以为其他游客的精神生活增加许多丰富多彩的内容,同时也可以促进当地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因此,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顺应了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也能提高区域内的经济水平,同时还可以保留动物栖息的各类生态环境。这两个行业经过日积月累的发展,已然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结构。所以,如果将一方简单地归纳为另一方,则很容易降低其整体的效果。很多人认为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差不多,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旅游的一种形式体现,而后者则是文化中的一种形式体现。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相互影响。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为旅游产业加强基础支撑,更深层次地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则可以在满足各类游客文化需求的同时,扩大一定范围内的影响力。


        3壮大文旅产业;促进文旅融合
        3.1丰富产品供给,促进提质扩容积
        一是激发文旅消费潜能。顺应人们消费心理和市场需求的新变化,推出一批生态旅游、康养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等沉浸式体验型文旅产品。鼓励打造区域性文旅消费中心城市,积极建设国家级、省级文旅消费示范试点城市,推进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推出一批常态化、多元化、特色化的“白天看景、晚上看戏”的文旅产品。二是大力推进“+旅游”。充分运用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乡土文化等特色传统元素和符号,引导动漫演艺、工艺美术、文化娱乐、体育康养等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形成特色浓郁的区域性文化旅游标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基地,推动文旅企业开发特色化、时尚化、生活化旅游文创产品,打造更多高品质文旅项目。三是培育文旅消费新模式。鼓励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等新消费模式,引导文艺演出、文化娱乐、景区景点等场所运用互联网售票、二维码验票,提高文化和旅游场所消费的便捷度,提升人民群众对文旅消费的满意度。
        3.2坚持绿色发展,打造高品质消费体验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就是要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某些地区与国内外发达地区相比较,优势不在车水马龙、高楼林立,而是曲径通幽、青山绿水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因此,某些地区文旅产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数字化转型结合起来,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打造独特的绿色文旅IP品牌。某些地区应该借鉴发达地区文旅产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依托数字技术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旅游经济体系,提升文化旅游产品质量和档次。某些地区近年来一直在探索由单一景区景点的观光游向绿色健康的全域旅游转变。
        3.3提升文化和旅游行业数字化管理和服务能力
        推动数字技术在旅游目的地的应用,提升旅游目的地在行业监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数字化管理能力。打造各地文化和旅游产业数字化监管平台,借助数字技术,准确掌握区域内产业资源分布、企业发展动态、游客消费习惯和行为、区域内客流动向、公共场所的人流情况等的实时掌握,为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制定产业政策、引导产业发展、优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开展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等提供科学参考,从而提升行业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借助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平台,组织开展不同主题、不同从业人员参与的“云培训”,不断提升从业者的专业素养。推进旅游目的地政府部门、文化和旅游企业、相关机构和企业间的数据开放共享,打破数据孤岛,营造良好的数字化发展环境。
        3.4企业宣传渠道要多样化,营销手段要丰富化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营销资源,加大对特色营销、新媒体营销、节庆营销等的利用,充分利用各种节庆活动、微信公众号、微博、微视频的优势;另一方面要结合传统媒体和现代新媒体,扬长避短,激发出各自资源的潜力,从而构建营销策略体系,让更多的人了解真实的地方特色。
        结语
        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是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之后的必然产物,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文化旅游产业就相应地繁荣了起来。人们在进行旅游等活动的同时,既能融入大自然陶冶情操,又能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项新华,祝琰.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29):219.
        [2]王玉霞.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山西农经,2017,(6):20.
        [3]张志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漳州市为例[D].内蒙古财经大学,2018,16(6):34-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