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应强化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7期   作者:刘梅
[导读] 古往今来,人类文化的交流和发展,都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进行

        刘梅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少华中学714100
        【摘要】古往今来,人类文化的交流和发展,都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进行。语言文字不但是人类文明交流的载体,更可以让人们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这个方面来讲,语文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伴随着学生从小学开始一直到高中毕业,在长达十二年的学生生活中,都离不开语文。而在当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大部分学校逐渐显露出了语文教学的缺点和不足,有些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单纯的文字输出,这其实是错误的,我们应该注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强化学生思维的教学。本文就如何加强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强化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    强化   思维能力   培养  探讨
        【正文】在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也号召全国人民要坚定文化自信,这也就促使语文科目在初中教学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想培育出优秀的语文学生,只是单纯的教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注重学生的学,学生怎么学,就是要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上努力建立开放的自由的学习氛围,不断提出问题,让学生的脑筋一直在思考,使学生学得透,学得深。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的作用
        初中的语文教学和小学的语文教学还不太一样,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可能主要侧重于让学生学会拼音、生字和诵读,没有进一步的理解课文教材的更深一层的意义。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成长也会到一个新阶段,往往学生已经可以对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或多或少的有着更深一层的理解,虽然有时还理解的不是很透彻,或者方向有偏差,但还是对所学文章有所感悟的,在语文课堂上强化学生思维能力就是在学生对文章有所理解的过程起到辅助,指引的作用,让学生思考的方向不会偏,理解的深度不再浅显。另一方面,学生在初中的学习阶段正是加强自己的学习方法的重要时期,让学生勤于动脑,也有助于学生在长大后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文学创作者的重要基础。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强化思维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2.1通诗歌部分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在进行到诗歌内容的教学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诗歌,思考摸索诗歌中的文字传达出来的人物作者思想感情和情景,使学生通过思考,体会到作者的思想和情怀,形成自己的思想,乃至进一步对生活和世界有着自己的思想体会。而在现如今大多数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多是采用死记硬背达到教学目标的方式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方法限制了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让学生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课文的字面意思,使学生的脑子不进行思考,久而久之,也导致学生潜移默化的形成了在学习语文课程中不愿意动脑思考的不好的学习习惯,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所以,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诗歌部分的教学时,要多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进行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先让学生诵读后,就开始对这节课程进行讲解,包括其中不懂的词句的解释等,在讲解完字面意思后,教师可以对学生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古诗词都是中国古代的诗人、文学家的优秀作品,具有很高的思考价值,也是作者当时的心情和思想的集中体现,现在请大家认真思考,自由想象,想象当时的作者是什么样的一种心情呢,请大家开动脑筋,自由想象吧?”这时,学生就会对古诗词的内容和作者开始思考,这样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2.2联系生活实际,把课程跟实际生活相结合
        文学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也是在描写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事情。教师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上要把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既能调动了学生对所学内容和语文课程的兴趣,也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和思考课文。
        例如在进行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四单元第十三课《背影》的教学时,朱自清的这篇文章朴实无华,但是正是真实的文字描写让读者读过后觉得“父亲”形象跃然在纸上,父亲的步伐,父亲的形象在朱自清先生的描写下栩栩如生,这种真实的描写就因为平时对生活的细微的观察,教师在课上带领学生学习后,可以让学生在平时中观察自己的父亲,父亲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无不透露着对家庭的责任,对子女的疼爱,并以此为题,自己独立创作一篇描写自己父亲的作品。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自然而然的得到提高。
        【结束语】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并且切实可行的。这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新时代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选择。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努力,学生积极参与,双方同向发力,才会使初中学生在语文课上的思维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马学平.初中语文教学应强化思维能力的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1(10):117-118.
        [2]吴彤.初中语文教学应强化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