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教学反思及实践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赵波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占据语文的半壁江山位置,

        赵波
        长武县实验小学 71360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占据语文的半壁江山位置,一直都是教学中的重难点,所以应该充分重视写作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写作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应该及时反思教学,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探究和分析,积极寻找相应的措施,提高语文作文指导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教学反思
        前言:
        目前,在小学高段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着学生普遍兴趣不高,没有积极性等问题。在新课程改革下的今天,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写作能力,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小学语文高段阶段,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进行了教学分析。
        一、目前语文作文指导教学的现状
        近些年,学生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和老师都依靠成绩来判断学生的好坏,将学习成绩摆在第一位,而孩子还处于极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阶段,但此时学校的学习压力让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在作文教学中就被很明显的表现出来,老师经常采用讲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一味的灌输,直接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写作,并强制孩子这么做去获得高分,这将使得孩子无处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降低孩子学习的积极性,逐渐失去写作的乐趣,导致所写作文内容空洞,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缺乏真情实感的流露,从而使得教学效率降低,影响孩子的发展[1]。
        二、对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教学的反思
        对学生而言,学好语文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作文正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让学生将自己所思所想借助作文充分表达出来,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想象能力、创作能力[2]。教师可以通过作文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儿童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促使孩子积极创作,进而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如果孩子一味的接受老师按部就班的灌输教学,将会抹杀孩子的天性和创造力,从而缺乏写作兴趣,孩子为了完成写作而写作,导致所写作文缺乏活力,失去真正的意义,那么想要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更是难上加难[3]。
        三、提升小学作文指导的教学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还在不断发展,不断成长,存在阶段性、差异性、不平衡性等特点,正是由于这些特点造就了独一无二的学生,使他们在性格、爱好、情感上千差万别,所以教师要根据孩子的差异性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个性化指导,提高对每一位学生的关注,保护孩子的创造力,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激发写作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总结经验,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引进新的教学理念,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创作空间。
        在作文写作中也可以采用分组教学的方法,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让他们畅所欲言,寻找更多的灵感,产生更多的写作思路,提升写作能力[4]。


        (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写作水平,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建立良好的写作习惯,丰富孩子的情感世界。在写作期间,教师不要局限于优秀范文,限制孩子的写作思路,应该让孩子从多角度思考,激发孩子的创作潜力,不断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风格[5]。总之,教师要丰富写作教学形式,保持学生对写作的兴趣,独立思考和创作,提高写作趣味性。
        (三)参与课外实践扩展写作思路
        只有经过日积月累和丰富的人生阅历,方能写出有水平有内涵的文章。而小学生的年龄还小,人生阅历简单,所以教师在孩子的日常学习中应该多读课外书,积累写作素材,多参加课外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阅历,才能提高写作能力[6]。除此之外,还应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边读边思考做好读书笔记,勤动脑多思考,将好词好句积累在专门的笔记本中,经常翻阅反复研读,领会其中的意义,方便日后写作时为自己所用,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在教学期间,教师也应该不断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将课堂学习与生活相结合,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同时提升内在修养,让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今后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四)学会合理评价学生
        由于学生还小,比较注重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所以对于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全面具体,更要恰到好处,善于灵活运用评价,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对于作文的点评要起到正向积极的鼓励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思维想象力,丰富孩子情感世界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学能够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提高孩子创作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优秀的品格。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为学生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注重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采用新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多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给予学生一定的作文指导,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不断总结教学实践,在作文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发挥教师作为引路人的功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写作机会,为今后的作文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万云鹏.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作文指导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173.
        [2]郭艳艳.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创新策略探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5):37-38.
        [3]范国栋.个性化指导,秀出精彩——小学语文作文个性化教学指导研究[J].才智,2020(11):85.
        [4]尹秀玲.小学高段作文指导的教学方法浅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2):235.
        [5]郭秀凤.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方法的创新分析与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155.
        [6]龚炜.浅论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教学反思及措施[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3):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