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阅读能力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7期   作者:陈宏奎
[导读] 数学阅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学习能力

        陈宏奎
        微山县夏镇街道第一中学  277600
        摘 要:数学阅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学习能力;一般是指对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吸收与掌握的过程;初中生是否具有数学阅读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同时也影响着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本文对数学阅读能力能力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了培养初中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阅读能力;重要意义;教学策略
        引言
        数学阅读能力是学生对教材中所包含的定理,以及公式等有深入的理解。基于新课程深入改革发展的背景下,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革新传统教学形式,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对学生阅读方式的引导。初中阶段大多数学生的专注力较差。在课堂中学生总是出现开小差的现象,而出现这一现状最本质的原因是学生对教师所讲知识不理解导致的。对此,教师在新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必须对一些公式及定理作出深入剖析,引导学生能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一、数学阅读能力对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学生形成缜密的逻辑思维,
        加强数学阅读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缜密的逻辑思维,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数学是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课本中的概念,定义,定理都是经过提炼后形成的精华。学生理解时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进行引导,采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要以学生为主,积极引导学生加强思考,引导学生多与其他同学进行互动、交流。这是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关键。   
2.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新教材中,每一册都出现了阅读材料,而阅读材料中的内容与教师的教学任务或者说考试要求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各个教师在处理阅读教材时各不相同,有的点到为止,有的索性不讲,而大多数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阅读能力与习惯都不会去看的。其实这些材料对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3.有助于个别化学习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实际上,一个班里的学生的基础是参差不齐的,教师的授课内容满足不了那些对数学特别有悟性的学生,于是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对他们来说显的格外重要。   
4.有助于数学教科书作用的充分发挥   
        教学过程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教师上课循循诱导,深入浅出,讲完后让学生翻开课本做练习,把教科书当作习题集,这导致教师讲的精彩而有一些学生成绩不理想。实际上,新课标要求我们的老师必须要注意:“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就是国外也是如此。如法国:“初中数学教学大纲”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指出“教师应该关心学生对数学课文的阅读和理解。”
        二、培养初中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
1.开展情境教学法阅读
        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造相应的教学情境,特别是问题情境,不仅可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解决问题,同时也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形成师生互动的学习。创造问题情境要坚持兴趣原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分享一些经典内容,为学生构建多彩的世界来进行教学,从而诱导学生阅读,提高阅读兴趣。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水平。

在数学空间和图形的结合、字母和相关数字的结合以及统计与概率等方面有很多有趣生动的现象,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应用和理解密切相关,这些问题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检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初期阶段才能读懂问题的关键,数学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置问题,将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他们的数学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另外,教师的阅读演示也是非常必要的,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足以迅速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最后掌握数学课程阅读的关键,提高阅读效率。
2.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诱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动机运用多媒体的图文声像效果来吸引学生。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能够将文章转换成直观的画面、真实的场景与动听的音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带给学生多种感官刺激,使教学更加富有色彩与动态感,为枯燥的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让学生感受到教学的轻松与愉悦。同时多媒体更能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与意境等转换成具体可感的画面与场景,从而更能激起学生主动阅读的欲望,使学生展开主动阅读活动。
3.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个性化阅读就是要让学生走出唯师、唯书的条框限制,能够真正地走进文本,能够将文本与学生的认知基础、生活体验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才能基于文本,产生富有个性化的见解。因此要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展开富有个性的学习,就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个性体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学习平台,将文本还原生活、体验生活,再回归于生活,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对文本的肤浅理解,形成个性见解与感悟。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学生,要明确学生不是机器部件,没有整齐划一的特点,他们是一群鲜活的生命。基础知识、认知规律、学习水平与生活阅历等的不同,使得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差异,这决定了他们在理解时自然也产生不同的见解。但是由于学生处于认知初级阶段,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并不能一步到位,而往往是肤浅的甚至是错误的。此时我们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或是对学生失去信心,而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敢于发表意见、敢于展开讨论,促使学生展开自由交流,在充分的交流与讨论中开阔学生的视野,寻找新角度,通过不断地发现差距、修正完善,最终形成深刻的个性见解,达到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与掌握。
4.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大胆地提出新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问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权利。教师的提问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并非教学目的,通过教师的提问诱发学生探究动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发现新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这才是教学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以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勇于挑战,善于质疑,能够提出更多的问题。这才是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核心。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为学生的充分阅读提供时间保证,让学生展开主动思考,还要改变以解决文后问题或解答教师提问为主的单向传递式教学,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广泛交流与讨论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将在阅读中所产生的感受与见解发表出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来说,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数学教学体系。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创设一些课堂情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联系实际生活,创设出切合每堂课的教学情景,创造出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中获取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孙阳.浅析初中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2):151.
        [2]夏冬平.发展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几点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17(20):53-54.
        [3]林笑枚.关于提高初中数学阅读能力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8(84):84.
        [4]张和煌.初中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应注重“四要”[J].考试周刊,2018(83):6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